印度自1947年獨立後,不斷蠶食我國領土。
1962年10月20日,忍無可忍的我國人民解放軍被迫自衛反擊,至11月21日,我軍收復了德讓宗、打隴宗、邦迪拉及其以南鷹窠山口等幾個山口,基本恢復了中印邊界傳統習慣線。
東段瓦弄等方向反擊作戰部隊攻佔瓦弄、梅楚卡、塔克辛等地區。西段新疆邊防部隊同時向入侵的印軍實施反擊,清除了印軍設在中國境內所有侵略據點。
粉碎了印軍的入侵圖謀後,我國在當日(11月21日)單方面宣佈停火,退兵,交還所獲印度物資、戰俘,並再次呼籲和平談判。
戰勝一方主動後撤,並交還繳獲物資,遣返戰俘,這在世界戰爭史上都是沒有過的事。
但我們的善意卻被印度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描述為是對印度的侮辱,進一步煽動了印度普通民眾的仇華心理。
嚴重不顧事實的“科倫坡建議”
中國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而被迫自衛反擊,卻引起國際上很多國家的錯誤理解。甚至有些第三世界國家不分是非對錯,施壓中國。
1962年12月10日至12日,錫蘭(斯里蘭卡)召集印尼、阿聯、迦納、柬埔寨、緬甸在首都科倫坡開會,商討中印局勢。
中國曾一度把重啟談判的希望寄於六國的調解,然而六國後來的表現卻不盡人意。
一開始,印度自恃有美國和蘇聯兩大強國的支援,是沒把這六個小國放在眼裡的,所以拒絕六國的停戰呼籲。
但尼赫魯後來看六國都偏向於同情他,就改變了主意,並派人前往六國遊說,居然起了效果。
12月10日,六國在科倫坡開會,會議商討原則是不提建議,不提條件,就是透過輿論的方式使兩國停火、談判。
但在印度的攛掇下,大會很快就變了味,搞出了一個所謂的“科倫坡建議”。
該“建議”大意是:中國軍隊先後退至11月7日時的位置,再無條件後退20公里。印度軍隊不僅不用後退,還可以以民政點的方式繼續前進,把中國軍隊讓出來的地方再次進行佔領。
也就是說,印度雖然靠軍事侵略的手段失敗了,但是可以透過這種“和平”方式再變相地侵略回來。
可以說這一個所謂的建議,不僅違背了六國會議的初衷,等於對中印之間的衝突進行了干預,而且明顯偏袒了印方。
讓步太多讓印度心存幻想
這種不講道理的“調解”中國政府和人民肯定不會答應。
所以當週恩來總理從班達拉奈剋夫人口中得知這個荒唐的建議後,十分氣憤。
但他還是保持著基本的外交理節:“你們怎麼能得出這麼一個結論?你們這麼做罔顧事實,出賣了中國人民的利益和感情,去無原則討好印度以及印度背後的勢力。”
在發生衝突後,我國三次提出談判,印度三次拒絕。我們主動停火,印度覺得我們不敢打,沒實力打。所以貪得無厭。如果當初,我們不退還他的裝備,不遣返他們計程車兵,也許他們就不敢像現在這樣肆無忌憚。
後來,周恩來總理在不同場合又一次告誡六國:你們的這個“建議”不但無助於幫助兩國實現停火,而且是在縱容印度犯更大的錯。
印尼外長蘇班德里約說:“這件事讓我們臉紅,我們這個建議在事實上完全不能夠站住腳,明明中國已經退讓得足夠多,但我們卻要求中國繼續退讓,我們的行為已經到了無理甚至蠻橫的地步。”
但接下來,印尼外長蘇班德里約話鋒一轉,又開始對中國進行道德綁架:
中國政府能夠主動停火和主動後撤,這一點值得我們每個國家敬佩,但是我們都是小國,從根子上就害怕身邊的大國,所以在作出判斷時,總是不自覺地偏向小國,而從不去考慮事實發生的對與錯,因為印度與中國相比,確實小了點。如果中國和我們一樣都是小國,那麼我們肯定不會做出這樣的建議。所以請中國理解我們的想法,再作出讓步,以便能早日實現談判。
這時,印度也一反戰前咄咄逼人的姿態,伏低做小,在六國面前哭訴,裝受害者。而真正的受害者中國為此所遭受的損失,六國卻視而不見。
周恩來總理已經很生氣:“你們如何去討好印度,我們管不著,但是我們決不會聽從你們的要挾,置我國人民的利益和感情不顧,去屈從印度的訛詐。”
雖然我國對他們這個荒唐的“科倫坡建議”不滿,但為了大局,毛主席還是對班達拉奈剋夫人很客氣,並說:“現在看來,朋友們的奔走還省不了!”
兩點解釋再表誠意
在反覆權衡之下,為了國際環境大局,為了與印度重歸和平,我國又做出了罕見讓步,周恩來總理在1月4日對班達拉奈剋夫人說:“我們再讓一步!”
中國可以再退20公里,印度可以不退,但是不能進!
能達到這樣的一個成果,班達拉奈剋夫人當時很感動,並答應將向印度如實反映中國的立場。
中國政府為什麼選擇一再讓步
毫無疑問,整個自衛反擊戰中,我軍一直牢牢掌握著主動權,那麼我國為什麼要在佔據明顯優勢的情況下一再讓步呢?
第一,我國與印度同為第三世界國家,曾一同反抗法西斯侵略,有著共同的友誼基礎和相對一致的價值觀,更應該攜手共同前進。不應該把仇恨結得更深。
第二,雖然我軍勢如破竹節節勝利,但攻下的地域自然條件惡劣,再加上交通、裝備等各方面原因,後勤保障很難跟上,將來再起較大戰事,很難堅守,不如撤退。
第三,當時國際環境原因,與印度交惡,會在第三世界國家中失去朋友。
鑑於此,我國不願意把戰爭引向更大規模,才以戰促和,想把中印雙方都拉到談判桌前。
對於我國的考慮,印度總理尼赫魯心知肚明,他的底牌是已經得到美國的武器援助和公開聲援,並且美國的航空母艦編隊已經開到了孟加拉灣,公然向我國施壓。
在這種情況下,尼赫魯才有恃無恐,毫不讓步,綁架六國會議,逼我國妥協,妄圖兵不血刃再度佔領我國領土。
所以,當班達拉奈剋夫人去新德里與尼赫魯會見後,果然又變卦了,她又一次發表宣告,中國必須往後退,而印度可以繼續往前進,建議不能改變。
並且,班達拉奈剋夫人還寫信給周恩來總理,竟然“勸告”中國應無條件接受建議。到此為止,六國扮演的角色已經不再是一個調解人,而是親自下場幫印度找場子了。
尼赫魯一看時機已到,馬上高調宣佈接受調解,這時相當於把皮球踢給了中國。
然而,示好並不代表軟弱,看著機關算盡的印度上竄下跳,不可一世,2月21日,周恩來總理致對班達拉奈剋夫人說:“表示中國政府不再一味謀求和平談判,可以等條件成熟了再說。中國等得起!”換句話說,不再相信六國的調停!
在3月4日致尼赫魯的信中,周恩來總理也不再強調舉行談判的迫切性,而是表示願意“耗著!”
又是一次雙方比拼膽量的時候
不能夠實現談判,即意味著雙方隨時都會在邊境線上動手。再動手意味著就是中印之間的全面戰爭了。
這又是一次豪賭,尼赫魯膽怯了,他滿以為靠著美國的軍事援助和軍事施壓會迫使中國就範,但他低估了中國人民保衛領土的決心。同時他也搞不清楚,當印度與中國打起來的時候,美國會不會出兵幫他。
所以當中國政府表示“可以耗著”時,實際上等於又把球踢回來了。
談與不談,你自己看著辦!尼赫魯不敢賭了。
軍事鬥爭中得不到的,靠談判也不會得到
處於尷尬境地尼赫魯快氣瘋了,再次施壓六國,他以為中國害怕所謂的六國會議。所以班達拉奈剋夫人又一次寫信給周恩來總理,威脅中國讓步。
周恩來總理回信:“我們沒有旁的辦法,只能耐心等待,如果中印不能談判,印度又怎麼做?這個後果,中國承擔得起!”
換句話說,中國不怕!
在兩國之間來回碰壁的六國終於明白,中國先前對他們是尊重而不是害怕。一旦退無可退,也就沒什麼面子好講了。於是在4月27日,六國會議代表宣佈:“中印兩國之間的事,應該由兩國自己去決定。”
換句話說就是:“這事我們管不了,不管了!”
至此,這份所謂“建議”的命運也就壽終正寢了。而我國透過一再讓步表示誠意,也贏得了第三世界和不結盟運動國家的支援。
1964年5月26日,輸掉了戰爭與輿論,更輸掉了印度人支援的戰爭狂人尼赫魯,在不甘中離世。從此中印邊境半個多世紀無戰事。
在這場外交鬥爭中,周恩來總理代表我國政府與躲在六國背後的印度鬥智鬥勇,堅守基本底線,展顯最大誠意,有理,有利,有節,一步步撕開印度假談判、真侵略的面具。然後果斷一招制敵:既然談判不能夠舉行,那麼就耗著。談,我們歡迎;打,我們不怕!
把選擇題留給印度。把輿論焦點引向印度,避免了我們在外交上被孤立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