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7世紀的文學思潮
明朝中葉以後陽明心學的流行對正統文學思潮宋明理學產生了極大的挑戰,推動了文學個性思潮的發展。個性思潮實際是一種重視個體價值和個體生命的一種思潮,它似乎與宋明理學倡導的群體價值相對。當時袁宏道曾大聲疾呼:“大丈夫當獨來獨往,自舒其逸耳,豈可逐笑啼世,聽人穿鼻絡首。”甚至出現不少“狂士”放誕不羈,出名教外。
在個性思潮的推動下尊情說流行甚廣,尊情說實際是對當時“存天理,滅人慾”的極端壓抑人思想觀點的反對,尊情說的內涵是肯定人的基本情慾,確定人情慾的合理性,尊重人的基本價值。在個性思潮的影響下尚才智,強調人的獨創精神,倡導有獨特創見的作品。像當時出現的性靈學派更是扛起文學革新的大旗打破了以往“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壟斷局面,倡導抒發胸臆、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原則,使文學觀念遭到一大轉折,同時也促進了通俗文學的發展,讓通俗文學有了靈魂。明朝的個性思潮一直作為潛流向下游湧動,一直到與五四新文學合流。
當個性思潮興起時出現了崇實的思潮。這種思潮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很大關係,明朝中後期,社會政治相對不穩定,內有黨患外有強敵,思想學術界也患了虛病,清初學者顏元也曾感嘆到“人人禪子,家家虛文”思想學術界於是拿出實學這一藥方去醫治虛病。實學主張創作傾向的崇實,文以致用,不虛妄空談,主張博學、致用、實測。明末清初文人志士大多經歷了亡國之痛,經歷了大變革、大動盪,但在這種磨難之中他們仍保持浩然正氣,這種堅貞的氣節與高尚的人格形成了“志士之文”,這同樣與他們高深的學力博覽群書,把不同學問之間相互結合有關係。可以說是“氣節、學力、閱歷”三者的結合形成的堅實的文章。這一時期可以說是個性思潮與實學思潮相互滲透,相互發展。
(二)18世紀的文學思潮
到了清朝中期政治社會環境趨於穩定,為了維護政治社會的穩定,宋明理學又被推上了正統地位,開始學儒重道,提倡經學。最後形成了漢學與宋學之爭,漢學家主張“我注六經”宋學家主張“六經注我”。漢學的研究範圍擴充套件到了整個古典文獻,是“以治群書”漢學佔了整個清代學界大部分,考證學可以說是清代三百年學術思想的結晶體,可以與歷代學術思想相媲美。這時候人文思想同樣暗流湧動,性靈學派正式崛起,開啟了詩學的一道新門,崇尚詩以言情的性靈派與復古派對立,促進了了人文精神的發展,對近代中國文學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人文思潮的發展同樣表現在通俗文學上,像吳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紅樓夢》等通俗小說開始流行,這些作品充滿了人文思潮,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具有特定的社會思潮意義。
(三)19世紀的文學思潮
19世紀是中國社會變革最大的一個世紀,這時的社會變革,政治變革以致影響到文學領域,促使文學發生重大變革。清朝晚期曾經輝煌的泱泱大國一下子跌入屢遭外侮,喪權辱國的屈辱狀態,經世致用思潮發展到“文學救國論”把能否解決現實問題,能否挽救民族危亡作為文學評判的標準,把文學與現實問題結合起來。經世致用思潮與晚明的實學思潮有所不同,明末清初的實學思潮是明末遺民靠道義的支撐在人生的逆境中矢志不二,所以極力推崇“內聖”把內聖至於外王之上,而晚清的經世致用思潮不大講“內聖”而重視“外王”偏重於致用,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質,代表人物有龔自珍,魏源等,當面對民族危亡時,最後經世致用轉變為梁啟超的“文學救國論”試圖利用文學改造社會,改變社會,這時西方思潮傳入“學習西方”同樣成為一個思潮,試圖利用西方的一些東西糾正中國傳統文化的一些弊病。但它仍舊屬於經世致用思潮的範疇。同時西方的民權思想的傳入使中國原本已有的人本思想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不光這些思潮,文學通俗化、復古思潮都有所興起,它們之間相互滲透,相互促進,都在引導中國近代文學的變革。
(四)20世紀文學思潮
五四時期是中國現代社會發展的轉折點,也是中國現代文學思潮的發源點,在以後出現的各種文學思潮都能在這一時期或隱或現找到千絲萬縷的聯絡。五四是承前三個世紀文學思潮啟後面的革命功利文學思潮。這一時期陳獨秀、胡適共舉文學革命的大旗掀起了新文化運動,它的主要目地仍是救國,這一時期有學以致用的實學思潮、有全面學習西方的西化思潮、有非功利性質的“自由主義”、浪漫主義思潮,同時還有受大眾喜歡的通俗文學思潮,這些思潮相互影響,相互滲透不斷的螺旋式向前發展。到了後面一時期就被革命文學和工農兵文學思潮所站潮頭,這不無當時的外部社會政治環境有聯絡,後來後者所佔潮頭的文學思潮一直佔主流一直持續到文革結束。之後文學思潮又開始多元化了。
從現在看近四個世紀的文學思潮發展,它們始終是古與今、中與外、功利與非功利之間的對立,但矛盾之中相互滲透、相互促進,都能形成不同的風景線。文學思潮有時是社會時代背景的反映,有時是感情的流露,有時是情懷的的抒發,不同的文學思潮相互聯絡,相互借鑑,為彌補本身的不足,文學多元化恰好是文化活力的體現,它們匯合在一起恰是鑄成了中國文學這一旗幟。
參考書籍:《近四百年中國文學思潮》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