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聯邦德國於1972年10月11日建交。雙方的建交過程坎坷曲折,但讓人奇怪的是,斷斷續續談了23年,最終簽署的建交公報卻只有一句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政府於一九七二年十月十一日決定建立外交關係並在短期內互派大使。”比1964年中國和法國建交的兩句話公報還更簡短。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一分為二,成為了兩個國家,由於東德屬於社會主義陣營,所以,在建國之初,我國便和東德建立了正式的外交關係。但西德一直都沒有承認新中國。箇中原因,除了西德是二戰戰敗國,靠美國一手扶持,凡重大問題都得唯美國馬首是瞻外,也與當時的國際大環境和兩國的對外政策密切相關。
新中國和德國都是1949年10月建國。在國際事務中,我國一直都堅定地支援同屬社會主義國家的東德,而把西德稱為軍國主義的堡壘,把它看成是帝國主義的幫兇。與此同時,西德則把中國視為西方國家的共同敵人,它不僅積極參與美國發起的對華貿易禁運,1954年在日內瓦舉行國際會議討論朝鮮問題時,還攻擊中國是朝鮮戰爭中的侵略者。
不過,細究起來,西德和中國並無地緣政治上的直接衝突,相互對立主要源於不同陣營的對抗和社會意識形態的不同。再加上剛剛建國,羽翼未豐,立足未穩,西德也不得不追隨美國。不過,在有一件事情上,西德卻頂住了美國的壓力,一直沒有和臺灣建立官方關係。或許這正是當年我國向阿登納政府釋放積極訊號,希望緩和同西德關係的重要原因之一。
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蘇英法首腦在日內瓦開會之後,兩大陣營的關係出現了一絲緩和的跡象。一些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表示願意同西德關係正常化。在此大氣候下,1955年4月7日,毛澤東主席釋出命令,宣佈結束中國與西德之間的戰爭狀態。在當年9月,蘇聯和西德建交之後,周總理在政協會議上所作的報告中再次重申,中國方面歡迎同聯邦德國實現關係正常化。不過,始終未得到西德政府的積極回應。我們從後來的一些資料中得知,西德之所以沒和臺灣建交,並非是為了向新中國示好,而主要是基於以下三個方面的考慮,。
一、西德希望兩德統一,反對有兩個德國存在,因此不願意在國際上授人以柄,讓人覺得西德支援國家分裂、支援“兩個中國”。
二、阿登納政府意識到中國大陸存在著巨大的經濟和政治發展潛力。如果同臺灣建立了外交關係,通往北京的道路就會被堵死。他要為有朝一日可能同新中國發展關係留下餘地。
三、阿登納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他看到了中蘇之間潛在的裂痕和危機。他希望今後可以藉助中蘇對立,來減輕蘇聯對其西部邊境的壓力,甚至想以此讓蘇聯對西德作出某些妥協讓步。
西德當時之所以對中國發出的關係正常化訊號表示拒絕,還有另一層考慮,中國已經同東德建交,如果再與西德建交,會產生事實上承認兩個德國的局面。
儘管西德政府不想同中國建交,但對中國事務卻十分關心。政府外交部時刻關注著中國的國內形勢,特別是中蘇關係的發展情況。
1963年,阿登納下臺後,艾哈德•施羅德上臺執政。西德與中國的關係出現了一些鬆動跡象,雙方的經貿往來有了進一步發展。1964年1月,中法建交之後,施羅德政府便以此為契機,派西德駐瑞士大使館的外交官,到中國駐瑞士大使館和中方秘密會談。從4月到11月,先後舉行了四輪談判,分歧主要集中在“西柏林”問題上,中方不願把西柏林納入協定範圍。後來,因西德方洩密,美國知悉後,百般施壓阻撓,最後西德便打了退堂鼓。
1964年7月,西德再次要求談判,並以保密為由,想改變談判地點,但中方對此反應冷淡,不過,最終還是同意雙方1965年在倫敦會談,這次會談仍是無果而終。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我國的對外關係幾乎處於停滯狀態。自1965年7月19日與非洲的茅利塔尼亞建交後,我國的建交國一直保持在50來個,此後五年多的時間裡,沒有新增一個國家。所以,我國與西德的建交事宜自然也擱置了起來。
1969年10月,勃蘭特上臺,力推同蘇聯東歐國家緩和關係的新東方政策。當時,中國的文化大革命還在繼續,但中國已開始調整文革前期的自我封閉政策。1970年10月13日,加拿大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接著,義大利、奧地利和比利時等一批西歐國家先後同我國建交。英國和荷蘭也分別把同中國的代辦級關係升格為大使級關係,聯合國大會還於1971年10月25日以壓倒性多數恢復了中國的合法席位,併成為擁有否決權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與此同時,基辛格秘密訪華,美國同中國開始互相接近。
這些情況對西德的對華政策產生了重要影響,讓勃蘭特政府感到跟中國關係正常化已勢在必行。但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讓中國非常不滿的事。1970年8月,西德同蘇聯簽訂了《莫斯科條約》。為此,中國對西德軍國主義進行了嚴厲抨擊。
中德建交再一次陷入僵局狀態。那時我國最高決策層佔主流的看法是,西德軍國主義和復仇主義橫行,暫不考慮與它建交。但當時,有一位駐西德的新華社記者,名叫王殊,他透過在西德的採訪,廣交各類人士,瞭解到了許多真實情況。他以翔實的材料和精闢的分析,得出了美蘇爭霸的重點在歐洲,蘇聯的戰略是向西,不是向東的結論。他多次發電報回國內陳述自己的觀點,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視。
1972年7月,王殊突然被召回國,分別受到了毛主席和周總理的接見。
當月,經王殊牽線,原西德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時任聯邦議會外交委員會主席)施羅德訪華,並就兩國建交問題達成了內部諒解。
於是,王殊被中國政府任命為建交談判的中方全權代表,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8輪艱苦談判,1972年9月29日中德雙方代表草簽了建交公報。10月11日,謝爾外長和中國外交部長姬鵬飛在北京正式簽署聯合公報。公報只有一句話: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政府於一九七二年十月十一日決定建立外交關係並在短期內互派大使。”
兩年後,王殊出任中國駐聯邦德國大使。
中德建交後,兩國關係發展十分順利。雙方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都取得了豐碩成果。雖然1989年西德參與了西方的對華制裁,但1990年10月3日,東德併入西德後,科爾政府及時調整了對華政策,制定了以中國為重點的亞洲戰略,中德關係從此進入快車道。自2016年起中國連續六年佔據德國最重要貿易伙伴地位,而中國則連續七年是德國最大進口來源國。2021年1至11月中德雙邊貿易額已高達16000多億人民幣。
作者:紫色丘陵
資料圖片源於網友和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別鳴謝外交部和駐外使領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