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2月17日電 (記者 孫自法)80萬年前,以廣西百色盆地史前手斧人群為代表的中國南方手斧人群,他們是如何生活的?周圍環境對他們產生哪些影響?這也是古人類學界長期以來聚焦的熱點議題。
中國科學家團隊最新合作研究表明,百色盆地古人類採取短距離流動方式和小範圍的覓食與棲息策略,他們的手斧原料均為就近取材,手斧製作普遍簡單,工具攜帶率較低,活動範圍較為有限。
百色盆地大型工具不同部位加工程度。S次級加工;P初級加工;C石皮;N未加工工具腹面;I難以確定者。 中科院古脊椎所 供圖
這項古人類研究重要進展的成果論文,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李浩與復旦大學張萌、貴州大學雷蕾、廣西民族大學李大偉等合作完成,近日在國際專業學術期刊《考古科學雜誌:報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線上發表。
論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訊作者李浩副研究員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介紹說,手斧石器工業是中國舊石器時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手斧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聚焦該技術人群的生存方式與適應行為逐漸成為當前研究的主題。目前,世界上大多數手斧遺址發現於熱帶或亞熱帶草原地區以及中緯度溫帶地區,而百色盆地手斧遺址處於中國南亞熱帶溼熱季雨林環境下,這對於豐富學界對手斧人群環境適應行為與生存策略的認識具有重要意義。
百色盆地發現的部分手斧標本。a-d以礫石為毛坯,e以大石片為毛坯;a為單面加工,b-e為兩面加工。 中科院古脊椎所 供圖
基於此,合作團隊在最新研究中,嘗試利用宏觀生態學方法,對末次盛冰期(距今約2.5萬-1.8萬年)和當代氣候條件下的資料透過專業計算,產生多個定量生態指標,進而復原和類比手斧人群生活時期百色盆地的環境與資源狀況。他們採用定量生態模擬指標與石器技術指標相結合的方法,初步探討了廣西百色盆地史前手斧人群的流動方式與棲息策略。
本次研究發現,即使在冰期階段(以末次盛冰期為模擬和類比物件),百色盆地仍表現出全年性的植被生長季節(11-12個月)、較高的有效溫度(12.75-15.25攝氏度)和月降水量變異係數,以及相對更高的淨地表生產力值等特徵。這些指標整體反映出即使在更新世冰期階段,百色盆地也具備長期、穩定的資源供應條件,從而為古人類採取短距離流動方式和小範圍的覓食和棲息策略提供了資源保障。另外,從石器技術來看,百色盆地手斧原料均為就近取材,手斧製作普遍缺少通體削薄和再修理過程,指示了較低的工具攜帶率,間接反映出古人類的活動範圍較為有限。
李浩表示,這項最新研究既為理解百色盆地手斧人群的生存適應行為提供新方法和新視角,也為進一步推動中國不同區域手斧人群行為研究提供重要思路和參考。在此基礎上,合作團隊後續將進一步收集和補充相關氣候資料,重建高精度區域性古生態環境背景,以期更深入揭示遠古人類的生存與環境適應行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