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們分析了,被小白龍燒燬的殿上明珠,原是龍族祖宗留下來的龍珠內丹。這個明珠能被供奉在大殿上,對龍族來說,一定是無比珍貴、無比重要的!那麼正直正義的小白龍,因為被奪嫡,就去燒燬整個龍族的傳家寶?
“殿上明珠”其實就是代表繼承權的“傳國玉璽”
顯然不能這麼膚淺地理解。筆者認為,這個殿上明珠必定不是普通的傳家寶,而是代表龍王王位繼承權的一個信物。
讀過歷史會知道,秦始皇命丞相李斯以和氏璧(一說藍田玉)為原料,鐫刻傳國玉璽,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為中國曆代正統皇帝的證憑。秦之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三國演義》這部小說裡寫了,孫策用父親孫堅留下來的傳國玉璽,換了袁術3000兵馬以此自立。而袁術得到傳國玉璽,便開啟了他登基稱帝的野心,並最終付諸行動。
實際上,“殿上明珠”和“傳國玉璽”一樣,是代表皇(王)位繼承正統合法的信物。
我們再回頭看,當老龍王,支援庶出的摩昂奪走小白龍的繼承權後,怒不可遏又無可奈何的小白龍,只能燒掉代表法統信物的明珠,表明自己的憤怒和不滿。當然了,小白龍只考慮了明珠的法統意義,沒有考慮明珠本身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一個寶物。
現在龍王的正妻是摩昂的母親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小白龍是嫡出,摩昂是庶出,為什麼老龍王支援摩昂奪走小白龍的繼承權呢?
回到原著第十五回,描寫孫悟空和小白龍打鬥的詩:“那個是迷爺孃的業子,這個是欺天將的妖精。”我的第22篇解讀講了,“迷爺孃的業子”應該解釋為“使父母惑亂不安的不肖子弟”。而小白龍成為不肖子弟,讓父母惑亂不安的行為,便是反對父母安排摩昂代替自己成為“太子”這件事。
之前講“嫡長子繼承製”時說過,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不同妻妾所生的子女都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雖然有嫡庶之分,但父親不管選擇誰做接班人,都是自己的兒子。而母親支援的接班人,肯定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可按照原文意思,母親也是同意讓摩昂取代小白龍成為“太子”的。
讓庶出取代嫡出,讓別人取代自己的兒子,這樣的解釋肯定說不通。唯一的解釋就是,這個“迷爺孃”的“娘”,不是小白龍的親媽,而是摩昂的親媽。小白龍的親媽要麼死了,要麼被廢了。
古代講究“母憑子貴”,兒子權力大或者成為繼承人,母親也能跟著富貴;同樣“子憑母貴”,母親是正妻或者母族外戚勢力大,兒子自然能獲得權勢或者繼承權。也就是說,小白龍母親還是正妻的時候,小白龍是嫡長子,擁有理所當然的法統繼承權。當小白龍的母親死了或者被廢,摩昂的母親再吹吹枕邊風,老龍王自然而然地會把繼承權從小白龍手裡拿過來給摩昂。
這個“宮鬥”情景,歷史上數不勝數。這也是為什麼小白龍成了“迷爺孃的業子”,而老龍王支援摩昂奪走小白龍的繼承權了。
燒燬明珠為什麼會觸犯天條?
原文行者道:“你說他是馬哩!他不是凡馬,本是西海龍王敖閏之子,喚名龍馬三太子。只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被他父親告了忤逆,身犯天條,多虧觀音菩薩救了他的性命。”
實際上,西海龍王家族的奪嫡之爭,並不是他們家族內部的事情。因為四海龍王都是玉帝的下屬,屬於朝廷的一方藩王。藩王確立世子,需要向中央報備,得到皇帝的冊封,才擁有最終合法性。很顯然,龍王報備的是摩昂,而不是失去母親支援、勢單力薄的小白龍。小白龍燒燬殿上明珠,反對父親的做法已經不僅僅是家族內部的事情了,而是在挑戰整個天庭的體制。
不接受父親的安排,是不孝;破壞天庭的體制,是不忠。小白龍這麼個“不忠不孝”的人,才會讓玉帝打他三百下,並且要誅殺他。
西海龍王的偏心無情
其實,這件事情最終的走向,還是掌握在龍王手裡的。倘若龍王支援小白龍,那麼這樣奪嫡的事情也不會發生。即使龍王支援摩昂,內部和諧操作,不要上報玉帝,那麼小白龍也不會出現“打了三百,不日遭誅”的最終下場。
原著中,黑河水神被小鼉龍搶了府邸說:“我卻沒奈何,徑往海內告他。原來西海龍王是他的母舅,不准我的狀子,教我讓與他住。我欲啟奏上天,奈何神微職小,不能得見玉帝。今聞得大聖到此,特來參拜投生,萬望大聖與我出力報冤!”
我們可以看出西海龍王是個欺軟怕硬、以權謀私的主。還可以看出來,西海龍王對自己的外甥都比失寵遭誅的小白龍要好。後來小白龍進了取經團隊,西海龍王和摩昂太子也多次出現,但是沒有一次和小白龍對話、主動關心小白龍。這也說明經此一遭,小白龍和西海龍族徹底決裂。原著最後小白龍被封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也是盤繞在山門裡擎天華表柱上,不再和西海有往來!
諷刺當時的嘉靖皇帝得位不正!
那麼,作者在創作《西遊記》時,為啥寫庶出奪嫡這個事情呢?
當年明太祖朱元璋規定,皇位必須由嫡子一脈繼承。明憲宗沒有嫡子,可是明憲宗的父親明英宗卻有兩個嫡子,分別是明憲宗朱見深和崇簡王朱見澤。按照“有嫡立嫡”的原則,朱見澤的嫡孫朱厚燿才是更正統的皇位繼承人。作為庶出的朱厚熜原本和皇位應該是沾不上邊的。所以,朱厚熜在當上皇帝后不久,就迫不及待地發起了“大禮議之爭”,其根本目的不是簡單地要給自己已去世的父親爭個名分,而是要將自己父親這一脈改成正統。
吳承恩諷刺嘉靖後期煉丹求道重用方術之士,本著“恨屋及烏”的心情,自然而然把這段故事寫在了西遊記裡。因為諷刺皇帝,所以只能隱晦地描寫。
本期文章疏通了整個小白龍火燒明珠的前因後果,理清了西海龍族內部的立嗣之爭。然而這樣的內部紛爭,或多或少會有外部勢力參與,天庭這一邊玉帝就參與了,還差點殺了小白龍。那麼佛教有沒有參與呢?且看下集《西遊記28佛道相爭涇河龍王遭誅,望風使舵西海龍王殺子》
歡迎關注“淮下書生”,閱讀觀看更多歷史文學原創文章和影片!
版權宣告:本文及相關影片由淮下書生原創撰寫拍攝,任何平臺個人禁止抄襲搬運,喜歡可以轉發分享點贊評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