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歸一忙是因,
一閒更是值千金;
飢時吃飯慵時睡,
萬事切莫放在心!
——仿范成大《偶至東堂》一首
前幾天,老韓的門診上來了位阿姨,症狀是胃脘脹悶、食慾不振、乏力懶言、睡眠不安。仔細診治之後,我為她開出了處方,並囑咐她調暢情志,不要暴飲暴食、飢飽失常。
臨走的時候,阿姨問我:“韓醫生,我吃飯應該注意什麼呢?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我隨口說道:“阿姨,您喜歡吃什麼就吃什麼!”話一出口,我就看到阿姨的臉色變得沮喪起來……
我趕緊糾正,對她說:“阿姨,我的意思是您這個病不用特殊忌口,吃什麼都行,就是不要一次吃得太多,也不要飢一頓飽一頓,其它隨您的意!”聽到我這樣說,她的臉上才又有了笑意!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人們害怕聽到醫生說“想吃點啥就吃點啥”,似乎醫生這樣一說,病人就要沒救了!殊不知,絕大多數情況下,如果你聽到醫生這樣對你說,不僅不用害怕,反而應該高興,因為這表示你的身體並無大礙。
前幾天寫了一篇文章:秋天睏倦、身痛口苦、食慾不振……這個方子也許能解決你的問題
裡面介紹了一個方子叫作昇陽益胃湯,它的創立者李杲在介紹這個方子的時候,曾經說過一句話:“若喜食,初一二日不可飽食,恐胃再傷,以藥力尚少,胃氣不得轉運升發也。須薄滋味之食,或美食,助其藥力,益升浮之氣,而滋其胃氣也,慎不可淡食,以損藥力,而助邪氣之降沉也。可以小役形體,使胃與藥得轉運升發,慎勿大勞役,使復傷。若脾胃得安靜尤佳。若胃氣少覺強壯,少食果,以助谷藥之力。”
其中介紹了服用昇陽益胃湯的一個注意事項就是——服藥的同時,可以吃一些味道鮮美的或者自己喜歡的食物,來滋養胃氣。胃氣恢復一些的時候,甚至還可以吃一點水果。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時候,醫生會讓你“想吃點啥就吃點啥”的原因了!
也許有的人會問,你們中醫不是特別講究“忌口”嗎?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的,為什麼現在又變了呢?
其實,忌口本身是沒錯的!比如脾胃虛弱、運化無力的病人,平時儘量避免油膩、辛辣、肥甘、生冷,這些都是對的,很多病人也真的能做到嚴格遵守。
可是,如果病程較久、禁食太過,卻是有害的。《黃帝內經》裡說:“安谷者昌”,如果我們讓患者長時間的清淡飲食,胃氣得不到充潤和引導,患者也就得不到充足的營養;藥物得不到充分的吸收,也就難以發揮作用。
所以,這個時候,就要適當地用一些鮮美的食物引導和激發胃氣,否則就有氣虛的風險。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張子和曾經說過:“使病者而進五穀者,真得補之道也。”所以,治病用藥以不敗胃為首要。但凡重病服藥後能進食,病情就能逐漸好轉;如果服藥後食慾下降,則是病情加重的先兆,必須注意預防!
日本有位漢方醫(也就是日本的中醫),名字叫作淺田慄園,他寫的《杏林雜話》裡曾經記載過一個病例:一個農夫患水腫,吃了很久的藥都沒有效果,於是在他的方子里加了青芋(即芋頭),同時告訴他平時也可以多吃點青芋。結果,很快農夫的病就好了。
原因就在於,農夫從小生長在山裡,最常吃的就是青芋。此次生病之後,看了很多醫生,每個醫生都要他嚴格忌口,結果導致了脾胃失度,不能很好的吸收藥力,所以病情才拖了這麼久。此時,用他喜愛吃的青芋,稍稍引發一下胃氣,藥力得到了發揮,病也就好了!
因此,當醫生對你說“想吃點啥就吃點啥”的時候,你應該由衷地高興,這意味著你的病沒有什麼大問題!退一萬步講,就算你的身體真的無可救藥了,“想吃點啥吃點啥”這樣的話,估計也是講給你的家屬聽,十有八九你是聽不到的!
所以,不要聽風就是雨,真的沒什麼好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