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節,昨天下午在西湖邊騎著單車時,腦子裡不斷地搜尋關於近幾年中秋節的回憶,似乎恍如隔世。
雖說中秋節是個傳統意義上的團圓節日,但這幾年漂泊在外,“團圓”的概念確實是淡漠了,每一天都只是個普通日子,生活啊,把我們捶打得過個節,都要特意地去賦予儀式感,吃塊月餅,便是中秋了。
二十多年來,唯一一次一個人過中秋,是15年離家上大學的那一年。早上一覺醒來,發現手機主機板燒了,手機維修店也修不了,自己一個人搭乘公交車去市區買手機。那時候入學不過十來天,新校區在荒無人煙的郊區,對於從未真正出過遠門的人,獨立去完成一件事是有難度的,何況是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
一個人沒有手機,又不認識路,揣著一千塊錢,兜兜轉轉又來來回回,委屈、心酸、無助都有,這是成長的第一課。幾經周折買好了新手機後,在一馬路的陝西老麵館含淚吃了碗魚香肉絲蓋澆飯。以至於後來大二搬去了老校區,時常路過那家麵館時,我都會想起當年那個有點落魄的我,我也感謝那家店在中秋節“收留”了我,雖然我付了錢,可能因為日子特殊的原因,我對面館有了一些特別的回憶,後來做了很多次回頭客,儘管她家飯菜味道一般般。
還記得那晚的月亮特別圓,和室友坐在操場上看月亮,在異鄉的土地看異鄉的月亮。躺在操場上時,方聞學長QQ問我在哪,要過來給我送月餅,是一塊綠色的抹茶月餅。我還記得當時調侃他為什麼會想起給我月餅,他說這是你離家的第一個中秋節,怕你難過,我想學長大約是不記得這件事了。
方聞學長是校園某協會的編輯部部長,第一次見面是在一食堂門口,他給我塞傳單,不像其他學長學姐強烈推銷,而是淡淡說了句:“學妹,加我們社團吧?”他個子不是很高,戴個眼鏡,看上去很斯文,本來手上已經有一個社團了,但因為學長顏值的親和力,我想都沒想便答應了。
方聞學長組織的每次會議我都有去,平時看起來溫文爾雅不怎麼說話的人,真正做起事來,認真嚴謹,這樣的人讓我忍不住去靠近,他的領導組織能力都很強,也會告訴學弟學妹一些過來人的經驗,但每次點到為止,絕不多話,導致我每次開會,聽他講話都有種在上課的錯覺。
大學我總共參加了兩次社團的比賽,每次比賽前他都有鼓勵我,讓我嘗試開啟自己,一些小細節真的很溫暖。“中華好詩詞”決賽的前幾天他跟我說他一定會去看我比賽,事實上,我也很想他來,但最終他因為一些事耽誤了,我拿了冠軍後,一方面為了給我慶祝,一方面因為自己沒有到場的歉意,他送了我一本嚴歌苓的《床畔》。
學長是個不太喜歡社交的人,大學後來的歲月裡,每次見他都是匆匆來匆匆去的模樣,大都是在圖書館。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那天在圖書館的書架間偶遇,他在找尋一本林語堂的散文,外面下著小雨,他隨手提著一把長柄黑傘,像極了幹部的樣子。
畢業的時候,和他留了一張合影。這兩年來再沒見過他,甚至沒有去問他過得好不好,偶爾看到他發動態,都是工作日常。
很多事情隨著歲月的累積,我已漸漸忘卻,可是當寫下文字一點點去追溯回那些曾遇見過的人和事,是那樣的美好。大學四年,有很多學長學姐引著我一步步往前走,雖然一些情感只是短時期的,但情意我全部放在了心裡,青春歲月裡的你們,都要好啊。
最後的最後,希望大家中秋節快樂,愛我的以及我愛的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