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小時候,父母是他們的天,是孩子們的靠山;孩子們長大後,又成為父母的依靠和安全感的源泉。
你們春節過後,即將離開父母,返回工作崗位時,父母是不是表現得很無奈和不捨?
老古語:父母在,不遠遊。但是,為了生存,好多人不得不辭別老婆孩子和父母雙親,遠走他鄉去“淘金”。雖然知道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和留守婦女很可憐,但是,為了一家老小的衣食無憂,必須背井離鄉!
但是,今天我分享的不是因為打工跟親人分離,而是遠嫁帶來的分離之苦。
遼寧一個遠嫁的女兒,陪老人過春節,之後準備返回自己遙遠的家。她年邁的老父親哭成淚人,句句錐心:我不能送你,今年過年回來吧!
聽他那有氣無力、哀求的語氣,看著他通紅的雙眼噙滿淚水…我也控制不住哭了,不由地想起自己的老父親!
老人上了年紀,對孩子有依賴。就盼望著自己的孩子們都在身邊生活、工作,能夠天天看到他們,老人才最安心!
我們的父母在世的時候,經常嫌棄我們嫁得太遠;整天希望我們都在老家縣城工作…。唉!他老人家只知道孩子們守著他好,可他不知道孩子們討生活的不容易!
現在看看這位老父親可憐的模樣,感覺自己當年也是辜負了父母的心願。忠孝不能兩全啊!
影片中的老父親哭著說:我不能送你了。看樣子他老人家腿腳行動不便。透過觀察他的精神狀態,老人的身體應該不是很強壯。網友們也明白:也是古稀老人了,看一次少一次!也許老人有預感,他們有可能這是最後一眼!
我不由地深思:父母是什麼時候開始依戀孩子們的呢?
昔日偉岸的老父親,什麼時候變得婆婆媽媽?昔日堅強不屈的老媽,什麼時候變得多情善感?
應該是從他們的身體開始出現健康問題時?是他們精神狀態不如以前時?還是從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開始下降時?父母們慢慢地就變得脆弱、無助和依賴孩子,他們非常渴望孩子們都在身邊。也就是他們生活力不從心、需要人照顧的時候,他們嘴上不說,只捨不得讓孩子們離開!
年輕人不要不理解,更不要不耐煩!其實父母對孩子要求不多,萬不得已他們不會麻煩孩子們的。人都有衰老的時候!他們養咱們小,咱們就應該養他們老!
有朋友感覺到老父親的小女兒對父親不耐煩,比較冷漠。我沒有聽出來,只聽出來女兒的嗓音也在發顫,也是要哭的樣子!哪有女兒不心疼父母的?特別是年邁的老父親哭得像個孩子,女兒最受不了這一幕!
我佩服女兒能夠堅強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一邊帶著哭腔安慰父親,一邊還要無奈地離去。如果我可能比父親哭得還厲害,那就不能走了!
不走,不是辦法。狠心走也不行。只能盡力安撫好老父親!儘量地給父親承諾多來看看他老人家,也是很無奈啊!
友友問:遠嫁的姐妹們,你們後悔了嗎?我承認我後悔了。
世上沒有後悔藥,但是萬事都有兩面性。每個人的遠嫁都不可能是一時衝動,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結果。當時不是為了愛情就是為了工作。
一鳴觀點:
自古忠孝難兩全,顧上愛情,有時候就顧不上親情;顧上工作,有時候就顧不上兒女情長……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作為兒女儘量做到:父母在,不遠遊。因為‘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備註:原創不易,禁止抄襲,違者必究!圖片源於網路,聯絡必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