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說明狗狗為什麼忠誠之前,我十分有必要介紹一個基因疾病,那就是威廉姆斯綜合症。
威廉姆斯綜合症:是一種罕見的遺傳疾患,患者神經發育異常,行為舉止異常興奮,語言能力相對其他智慧障礙疾病患者好(例如,與智慧相當的唐氏症病患相比),不懼怕陌生人,有禮貌且個性外向,特別熱愛音樂與歌唱、玩聲音、害怕尖銳或巨大的聲音,敏於覺察他人情緒及喜歡使用艱澀的用詞。
這有點像所謂的社交牛逼症和瘋狗梗的狀態。
簡單來說,患有威廉姆斯綜合症的人,通常會表現出對其他人更加友好的行為,並且也更易察覺其他人情緒的變化。
威廉斯氏綜合徵是一種遺傳疾病,是因為第7對染色體的長臂中25-28個基因被刪除而發生。
為此,科學家對狗狗做了幾個相關必要的試驗。
第一次試驗:
生物學家布里奇特.馮.霍爾德特和她的同事們檢查了225只狼的DNA和來自85個品種的912只狗的DNA。他們試圖從這項實驗中發現,狗脫離了狼這個群體後,有沒有新的DNA出現,或者缺失的DNA部分。
它們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基因叫做WBSCR17,表明它或者附近的其他基因在狗的進化中很重要,而這枚基因,位於威廉姆斯綜合症患者缺失的序列附近,於是科學家們又對WBSCR17周圍的區域,進行了更加仔細的研究。
第二次試驗:
他們測試了18只狗和10頭狼的友善度,它們在人類照料者的定期關注下成長,並且不定期實驗“在一米的半徑範圍內,狗和狼對困境的反應”。
實驗結果出來後,區別很明顯。由於狼族和人類的相處時間更少,無論是否有人在身邊,狼都更加努力的、獨立的解決它們的困境。而狗更善於與人交際,面對困境,如果有人在身邊,狗的第一反應是傾向於向人求助,只有在狗獨立一狗的情況下,狗才會嘗試專注於解決自己的困境。所以就平均而言,狗雖然比狼更善於交際。
第三次試驗:
它們從中挑選了16只狗和8只狼,進行了又一次的DNA檢測,除了WBSCR17基因外,他們還發現了額外兩種基因,也都在威廉姆斯綜合症附近。
這些基因變異主要在友善的狗和狼中被發現,雖然,友好等性格特徵可能由成百上千個基因決定,但這三個基因似乎在控制和學習人類社會行為中有著驚人的作用。
第四次試驗:
研究人員又測試了來自13個品種的201只狗的這三個基因,他們發現,在不同的品種之間,對人類更加友好的狗狗的DNA變異模式也都相似。
然後進一步推進這個試驗,人類想搞明白狗到底能不能聽懂人類的社交語言和行為暗示。
研究人員將食物裝進不透明的器皿中,並且放在狗狗無法利用嗅覺探知到的地方。然後問狗狗食物在哪裡?
實驗人員,用手指向裝有食物的器皿,根據提示,狗通常很快就能夠找到食物的存放地點。
但是同樣的測試,貓和黑猩猩根本就不搭理人類!
這表明了,狗和人類在共同發展的過程中是唯一一個在骨子(基因)裡學會人類社交語言的動物。
所以,不僅是我們選擇了狗狗,同樣狗狗也反過來選擇了人類。
舔狗這個梗,看似荒唐,實則還真的細思極恐,狗狗的忠誠換來的也是部分人類對它們甚至比對自己的同類、甚至家人還要好,所以不要再說狗狗蠢,它們的生存智慧,也是細思極恐的,有點像“最聰明的獵人往往是以獵物的形式出現”這種味道了。
狗狗的具體馴化過程在科學界仍然是一個謎,沒人知道狗狗是如何首次進入人類社會的,但很顯然,狗狗的祖先有一種“預謀”的智慧隱藏在狗狗與人類的關係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