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戶們都清楚,羊群一年最少要驅兩次蟲,分別在春季和秋季。因為春秋季節寄生蟲比較多,尤其是野外放牧的羊群更容易感染寄生蟲。如果羊群的驅蟲工作做得不及時、徹底,很容易影響羊只得健康生長,最終影響養殖收益。下面我們就聊一聊春季羊群驅蟲的那些事。
一、驅蟲方法:
1、體內驅蟲法:主要是透過口服或肌注藥物驅除羊體內的胃腸道蠕蟲(線蟲、絛蟲及吸蟲)。
(1)敵百蟲
敵百蟲是國內廣泛應用的廣譜驅蟲藥。內服可配成2%~3%水溶液灌服,劑量為綿羊0.07~0.1克/千克體重,山羊0.05~0.07克/千克體重,治療羊鼻蠅蛆病,按綿羊0.1克/千克體重,頸部皮下注射。外用,1%~2%水溶液,區域性塗擦或噴灑,可防治蜂、蜻、蝨等。殺滅蚊、蠅、朦等外寄生蟲,可用0.1%~0.5%溶液噴灑環境。
(2)丙硫咪唑
對羊群常見胃腸道線蟲、肺線蟲、肝片吸蟲和絛蟲均有效。預防性驅蟲,10~15毫克/千克體重,1次口服,對吸蟲、絛蟲、線蟲都有驅殺作用。胃腸道線蟲的驅除,10~20毫克/千克體重,1次口服。絛蟲的驅除,10~16毫克/千克體重,1次口服。
(3)伊維菌素
用於驅除羊多種線蟲和體外寄生蟲,對成蟲、幼蟲均有高效;毒性和副作用很小。預防和治療均按0.2毫克/千克體重,內服或皮下注射,必要時間隔7~10天,再用藥1次。
(4)左旋咪唑
主要用於畜禽的消化道線蟲病。內服、混飼、皮下或肌內注射等給藥均可,不同給藥途徑的驅蟲效果相同。內服8~10毫克/千克體重,溶入水中灌服或者混入飼料中喂服;皮下或肌內注射,8~10毫克/千克體重,配成5%的注射液。
2、體外驅蟲法:主要是透過塗擦藥物及注射藥物的方法來防治羊體表的蟎、蜱、蝨等。
當羊體區域性出現疥癬等面板病時,可採用區域性塗抹法治療;但當羊體普遍發生疥癬病或用於預防疥蟎病時,可採用藥浴法。
羊藥浴的方法:
藥浴可在剪毛後7~10天,選擇晴朗天風天氣,選用高效、低毒的藥物,並稀釋到合理的濃度,常用的藥浴液有:0.1%~0.2%的殺蟲脒水溶液,或1%的敵百蟲水溶液,或0.05%的辛硫磷溶液,或按每千克水含80~200毫克速滅菊酯的水溶液。藥浴液溫度保持在30℃左右。規模羊場可建藥浴池,藥浴池長10~15米,深80~100釐米,底寬30~60釐米,上寬60~100釐米,要要臨近水源,以利排放水。
浴前讓羊停食8小時,給以充足飲水;藥浴應先對少數羊進行試浴,如無不良現象發生時,再大批次進行藥浴。浴時先浴健康羊,後浴病羊;每隻羊的藥浴時間大約為1~2分鐘。藥浴時,頭部常露出水面,須有專人用木棍把羊頭按入藥液中2~3次,充分洗浴頭部。浴後將羊趕至6~8小時後方可喂料,羊毛幹後才可放牧。藥浴的當天,可對羊舍進行徹底、全面的消毒。要特別注意3月齡以下的羔羊及懷孕2個月以下的母羊不可藥浴。
3、體內外驅蟲法:主要是利用肌注藥物後防治羊體內外寄生蟲,是目前常用的驅蟲方法。
體內外驅蟲法主要是利用肌注藥物後防治體內外寄生蟲,使用伊維菌素注射液(每千克體重0.2千克,皮下注射)。
上面是常規的羊群驅蟲方案,對於個別嚴重擁有寄生蟲的羊圈,應該用塗抹法治療,可以把伊維菌素配製成溶液噴塗在患處,7天用藥一次,直到長出新毛。配製溶液的比例看患病面板的面積而定。同時清理羊圈,在羊圈裡噴農用辛硫磷溶液,以絕後患。辛硫磷可以殺滅附著於羊圈的大多數寄生蟲與蟲卵,每年可以針對春季和秋季做兩次。
春季羊群驅蟲是每年季節性驅蟲的其中一次,對於羊群來說,有病沒病防治為主,做好這次的驅蟲,讓羊群健康成長,才是提高養殖效益,不斷增加養殖技術的根本。
二、驅蟲誤區
1、不要盲目選購驅蟲藥,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為羊只選擇更合適的驅蟲藥,並注意用量,確保能更安全地給羊驅蟲。
2、驅完蟲後記得清糞便,把羊只近期所產的糞便全部清理掉,並做好相應的消毒殺菌工作,給羊只提供更優質安全的環境。
3、不要統一驅蟲,驅蟲藥用量小,羊只的進食情況不同,所以能吸收的驅蟲藥量也不同,達不到更好地集體驅蟲的效果,還是要針對情況來決定。
以上就是為大家總結的幾點羊驅蟲的方法和技巧,透過以上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此也有更多的瞭解,幫助羊只能更高質量地生長,所以大家一定要及時給羊驅蟲,減少羊疾病的投入。
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