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戒》是我大學時期最喜歡的電影。工作十年了,這兩天又想起了它,在網上找了資源來看。看電影的時候我沒有關彈幕,結果讓我非常鬧心。每當出現弗羅多的戲份,彈幕上一片“最沒用的就是弗羅多”、“主角太廢柴了”、“山姆才是主角”、“看到弗羅多就煩”、“弗羅多太沒用了”……還有貢獻不文明用語的,就不一一列舉了。
鬧心的同時,我也納悶兒,為什麼這麼多人看不懂弗羅多的強大?看不到他的貢獻?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弗羅多是否真的這麼廢柴。
首先,魔戒三部曲的故事主線,是魔王索倫積蓄力量,想要重新在中土大陸興風作浪,他的意志力在魔多凝聚成一個巨眼,巨眼所望之處,都是他的控制範圍。這種控制甚至還可以透過帕藍提爾晶石,從一個接觸者,傳遞到另一個接觸者那裡。魔王有一顆帕藍提爾晶石,在白袍巫師薩魯曼那裡,也有一顆帕藍提爾晶石。白袍巫師薩魯曼叛變,是否是魔王透過帕藍提爾晶石控制的,不好說。但是在艾辛格被樹人攻陷後,這顆帕藍提爾晶石到了甘道夫手裡,霍位元人皮聘因為好奇,觸摸了這顆晶石,就遭受到了魔王的意志力拷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可以看出魔王的意志力之強大。
魔戒
但是光靠這顆巨眼,魔王什麼也做不了,他被限制在摩多。他需要獲得形體,才可以自由行動,並且獲取自己完整的力量。要達到這個目標,他必須獲得魔戒。
一旦魔戒回到魔王的手中,整個中土世界等來的,將會是魔王的黑暗統治。因此,中土大陸的巫師、精靈、矮人和人類,他們要做的,就是團結一致,阻止魔王獲得魔戒。
但是魔戒是魔王所鑄,不光含有巨大的力量,也包含魔王的一部分意志力。魔王召喚魔戒,魔戒積極響應。幾十年前,魔戒就感知到召喚,拋棄了它的前主人,也就是咯嚕姆,被比爾博帶回了哈比屯,靜靜等待機會。如果魔戒不被銷燬,可以說,被任何種族的個體拿到,都難逃它的蠱惑。除了霍位元人,能夠對抗的時間長一點。因此,在瑞文戴爾,巫師、精靈、矮人和人類的首領開了會,討論決定,必須要摧毀魔戒。而魔戒只能在末日火山才能摧毀,也就是需要有人帶著魔戒,回到魔王的眼皮子底下,將魔戒投入火熱的岩漿中。
這次與會人員都是各個種族的首領,可以說都英勇無比,但是大家聽到這個任務,沒有一個主動站出來說想去,反而吵成一團。弗羅多這時候挺身而出,主動提出,自己來完成這個任務。其他首領則保護他,組成了一支九人的魔戒遠征軍。
魔戒遠征軍
為什麼網友都覺得弗羅多沒用?
一是覺得他幹啥啥不行,前期八個照顧他一個,後期也是山姆揹著重重的行李,照顧他的飲食起居,看起來弱得一批。我不得不說,魔戒看起來小小一個,其實是重重的負擔。故事的開始,魔王的意志力已經發展得非常強大了,他獲得魔戒的意願也是空前強烈,並且與日俱增的。這種情況下,揹負魔戒,當然不可能像咯嚕姆一樣,幾百年不出事,也不可能像比爾博一樣,幾十年不出事兒。更何況,他們是向著魔多前進,魔王和魔戒的距離越近,弗羅多就要承受越大的精神壓力,這是無形的重負。所以弗羅多到後期看起來虛弱無比,容易讓觀眾覺得他沒用。可惜觀眾沒有看到虛弱後面的強大意志力。
看不到我的勇敢,嚶嚶嚶
二是觀眾覺得取道莫里亞是弗羅多的主意,這個決定害死了深受喜愛的甘道夫,因此,在後面的情節中對他都沒有好感。且不說這趟旅程本就兇險無比,他們是被薩魯曼堵得實在沒有出路了,才選擇的莫里亞這條路。甘道夫雖然害怕矮人在莫里亞挖得太深,挖出了炎魔,但他也深知,自己現在的力量,沒有辦法對抗薩魯曼。甘道夫非常智慧,但也有他不知道如何解決的困難。在面對這樣的困難的時候,他選擇相信他看中的那個人,這是他的直覺。有時候,直覺也是一個人的智慧結晶,只是你無法在大腦中將它清晰描繪出來而已。就像《霍位元人》中,甘道夫選擇比爾博進行冒險一樣。為什麼選擇比爾博,他也說不清。比爾博前期的表現也很差,幾次差點丟了命,但他都選擇相信比爾博。事後也證明他的選擇沒有錯,比爾博獲得了矮人的信任,順利完成了自己的任務。這次他選擇相信弗羅多,也是出於對自己直覺的信任,當然也不排除“這趟旅程,總有人要作出犧牲”的覺悟。甘道夫有這個覺悟,但觀眾沒有,他們只在意自己喜歡的角色領盒飯了,誰害死的誰負責。甚至在博羅米爾領盒飯的時候,都有彈幕罵弗羅多,這不純純的冤枉嗎?再說了,弗羅多也是聰明人,甘道夫有的覺悟,他一樣有,他知道自己面臨的極有可能是死亡,但他還是勇敢向前,試問那些彈幕上的噴子,幾人有這個覺悟?
三是涉及到弗羅多的戲份,確實沒有什麼看點。弗羅多在三部曲中,大部分時間,就是和山姆在路上走,後面加了咯嚕姆引路。一路兇險,但壓抑,觀感不佳。比起其他人的戲份,打怪升級後的甘道夫、男人味爆棚的阿拉貢、顏值擔當精靈王子、搞笑擔當矮人吉姆利,他們都非常有魅力,且領著觀眾,一戰接一戰地過關。
精靈王子
第一部中有最後同盟之戰,第二部有聖盔谷之戰,第三部有米那斯提利斯保衛戰、帕蘭諾會戰和黑門之戰,都是大場面,讓人熱血沸騰。到了弗羅多這裡,電影的顏色就變得灰暗,全是光禿禿的岩石,連雲都是灰黑色的,節奏也慢很多。所以,很多性急的觀眾就開始不耐煩。其實,有伏才有起,有慢才有快,人心浮躁,已經有這麼多人不懂得欣賞電影的節奏了。我相信,罵弗羅多的觀眾,多半兩倍速看電影。而且大家不要忘了,弗羅多的任務是核心任務,其他人打得再精彩,都是輔助。
四是到了末日火山,弗羅多最終沒有抵抗住魔戒的誘惑,戴上了魔戒。
最後的關頭
山姆在旁邊的絕望催促,更使彈幕一邊倒地支援山姆,而不是弗羅多。他們忘了,弗羅多已經受了魔戒長時間的侵蝕,早就虛弱不堪。魔戒感應到毀滅,它的求生欲和影響力都空前強大。弗羅多在這個時候終於承受不住,並不讓人意外。讓人意外的是彈幕裡觀眾的不寬容。《魔戒》裡,沒有絕對的主角,每個人都不可或缺,大家都在儘自己所能,相互成就。
《魔戒》動人的地方很多,我當年看了一遍又一遍。後來還看了原著,電影也算深度還原了。當然觀看電影,不能強求每個人都和我的感受一樣,但是,彈幕讓我感覺到了背後觀眾的浮躁和膚淺。靜下心來,用一倍速看影史經典,不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