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熱,衣衫越穿輕薄。你可知道,歷史上哪個穿衣比較輕薄?答案是六朝。南京歷史上的六朝是被范文瀾、宗白華等學術大家推崇的,一個富於智慧、濃於熱情的時代。南京服飾史學家、江蘇理工學院人文學院客座教授黃強,歷經十年寫作、四年編輯,近期在商務印書館出版了六朝史研究中頗具特色的專著《褒衣灑脫博頻寬——六朝人的衣櫃》,7月4日,他又在1865創意園開講《纖腰廣袖曳長裙——六朝女性服飾》。
在接受南報融媒體記者採訪時,他表示,六朝時期的女性在社會上受約束少,探尋人生追求,在服裝上標新立異,風韻獨特,創造了服飾的新品種。
衫薄映凝膚,輕軟羅紗盛極一時
六朝的南朝女裝上衣緊身貼體,對襟直領,露出比較多的脖頸胸脯,衣袖細窄,到小臂處才變寬大。穿超輕薄衫的羅紗衣料成一時的風氣,梁代詩人沈約《少年新婚中詠》中寫道:“裙開見玉趾,衫薄映凝膚。”
黃強介紹,為了適應南方的氣候,南朝大量採用輕軟細薄的羅紗等精細絲織品作為衣料。在宮廷貴婦中間,穿著輕薄衣料的風氣盛極一時,“追求那種使身體肌膚若隱若現的效果。”
據《東宮舊事》記載,東晉太子納妃時,妃子所著衣裝有白縠白紗裙。縠是一種勻細、輕薄的高階絲織物。紗是薄得近乎透明的絲織品。梁武帝詩曰:“衫輕見跳脫。”跳脫就是婦女手臂上手鐲子,透過衣可見看見鐲子,衣裳是多麼透明自然不言而喻。輕薄的衣服,加上緊湊貼身的新式樣,可以充分體現女子體貌的動人之處。“這種衣服的流行,反映了魏晉以來,由於社會動盪而造成的傳統儒學禮教觀念的大崩潰。女裝的改變,迎合了這種社會思潮的產物。”黃強說。
由於南朝婦女衣裝過於輕薄,一些女子就將多層衣裳組合起來穿,出現了一種新的衣物——抱腰。外形像極短的短裙,穿時圍在腰間,用絲帶繫住。據文獻記載,抱腰是一條綢帶,上下都縫有帶子,穿時將它包裹在腹部繫緊,這就有些像現代婦女的腹帶了。
半袖是風尚,男女通穿飄逸瀟灑
現在人們因天氣炎熱而穿短袖,六朝時期,人們穿的叫做“半袖”,不過是用來當做罩衣穿的。
“古代服裝,並非都是長袖,也有短袖。六朝時期產生了一種很流行的服裝式樣——半袖。這是一種比較短的直領對襟罩衣,袖子很短,只有肩下面短短一截。”黃強說。
《釋名·釋衣裳》中說:“半袖,其袂半,襦而施袖也。”袖長僅為長袖之一半,故稱半袖。半袖在六朝穿著時不分男女,男子有穿半袖的風尚,女子也穿半袖,並且結伴而行,招搖過市。河南鄧縣出土的彩色畫像磚記錄了女性這種穿著習俗,兩位貴婦出遊,身後跟著兩位侍女,貴婦上衣寬鬆,飄帶揚揚,外面套了一件半袖,袖長一半,腰間束著寬頻子,下穿長裙,裙裾隨風飄動,腳蹬高履。兩位侍女也著半袖。“這實物印證了南朝女子是喜歡穿半袖的,因為不分貴賤,又可以展示女性飄逸之美。隋唐以後,半袖演變為半臂,男女通穿,頗為流行。”黃強說。
上儉下豐,裙子曳地下襬寬鬆
衣裙款式上,六朝時期的女性一般上身穿衫、襦,下身穿裙子,上儉下豐,裙子曳地,下襬寬鬆,以達到俊俏瀟灑的美學效果。
當時貴族婦女的服裝雖然還有長裙曳地、寬衣廣袖,但是已經漸漸減少,代之以交領長裙或上衣下裙分裝。裙外腰間加有帶若干飄帶的斜角形、三角形圍腰。此時的襦、衫以瘦小緊身為時尚,衣袖寬窄不一。裙長蓋於腳面。《晉書·五行志》記載:“孫休後,衣服之制上長下短,又積領五六而裳居一二。幹寶曰:‘上饒奢,下儉逼,上有餘下部足之妖也。’”在南京石子崗、幕府山等地出土的六朝侍女陶俑中,可以看到這種服飾的風格。
黃強介紹,衫的形制是無袖端,敞口。當時在中上層社會流行穿衫。襦是一種及於膝上的短外衣。其特點為:對襟,束腰,衣袖寬大,並在袖口、衣襟、下襬綴有不同色的緣飾,下著條紋間色裙,腰間用一塊帛帶系扎。襦分為長襦、短襦,長者不過膝下,短者僅及腰間。
裙在六朝最為流行,有絳紗復裙、丹碧紗紋雙裙、紫碧紗紋雙裙、丹紗杯文羅裙等多種裙。當襦與裙結合起來後,上下連屬,就成了襦裙。裙的服色有絳、紅、碧、紫等多色,品種則有復裙、雙裙、羅裙,質料、顏色、款式各不相同,製作亦精緻。
受胡服影響,漸有短窄趨向
六朝流行寬袖衫,《女史箴圖》中侍女著紅色短襦、寬袖(大袖、廣袖),正如辛延年《羽林郎》所云:“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長裾連理帶,廣袖合歡襦。”南朝梁吳均《與柳惲相贈答》中也說:“纖腰曳廣袖,半額畫長蛾。”但是由於上儉下豐風格的影響,也有窄袖衫的存在。
“六朝時期的服飾開始逐漸受胡服影響,出現短窄的趨向,產生了短襦、窄袖、小口褲(縛褲)等。”黃強告訴記者,南京幕府山東晉墓出土的女俑就是上身著窄袖短襖,下身穿長裙。南朝梁代庾肩吾《南苑還看人》詩云:“細腰宜窄衣,長衩巧挾鬢”,說的就是窄袖衣。
黃強說,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榮。六朝女性追求服飾之美,創造服飾輝煌,固然有彰顯個性,展示美感的因素,也有為“為悅己者榮”的激情與豪邁。“六朝男性率性而動,不拘禮節,六朝女性何嘗不是敢作敢為敢愛的主?廣袖舞翩翩,纖腰更娉婷,薄透時尚美,裙長身姿秀。”
南報融媒體記者 邢虹 受訪者供圖(除標註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