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原創稿
日前,由電建地產投資開發,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的成都洺悅御府(一期)“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簡稱:被動房)專案,正式獲得國際公認最權威專業研究和認證機構德國被動房研究所(簡稱:PHI)認證。據悉,這也是西南地區建築領域首次填補該領域空白和獲最高國際殊榮。
據中國社會總能耗調查報告顯示:在包括建築、工業、交通在內的三大耗能行業中,建築能耗佔比高達40%,位居第一。為此,世界銀行預計,到2030年,全球70%的減排潛力將來自建築節能領域。因此,具有綠色建築升級版被譽為“會呼吸”綠色建築的被動房因需而生,它透過地面、外牆體、屋面、門窗、優異的保溫隔熱效能,結合高效熱回收功能的新風系統運作,使室內始終保持在適宜的環境當中,免受風、霜、雨、雪、霧霾、天氣汙染的侵蝕,極大程度上減少建築損耗,具有“舒適、健康、節能”的特點,在德國、奧地利、瑞士等國際建築領域迅速推廣。近年來,我國河北、山東等地也有數個建成使用被動房技術成功案例。據預測,如果我國房屋全面採用被動房技術,可節省40%左右社會終端能耗,並大幅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不僅如此,被動房技術還能徹底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比普通建築節省90%以上能源。
據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建築分局局長何競學介紹:被動房絕非各種技術、材料的簡單疊加,它是一項涵蓋設計與施工、材料裝置、監督檢測、運營保障於一體的高科技系統整合。因此,為創新探索實踐西南地區氣候適應型的被動房技術應用,水電五局本著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理念,以洺悅御府專案為西南地區首個被動房突破口,專門成立技術攻關團隊確保方案可行、技術引數可靠和整體實施有效,並對施工過程中防水隔汽膜、透汽膜粘接等重點工序工藝引數和重難點不斷進行試驗、論證和最佳化;與此同時,還多次邀請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研院等專家進行指導、交流,在技術細節處理、工藝最佳化等方面給出關鍵意見和把握突破重點。
洺悅御府專案於2018年4月開工建設。經過3年探索與努力,水電五局順利完成西南地區第一個被動房施工技術工法、公司企業標準,專利技術,成功探索出被動房技術主、被動式關鍵技術、施工、檢測和驗收關鍵技術;完成了被動房質量控制體系,填補當前西南地區氣候區被動房領域空白,並使該項技術快速形成行業領域核心競爭力。德國被動房研究所作為被動房創始者,是目前國際公認最權威專業研究和認證機構,有著非常嚴格的規範計算、設計、材料、檢測等要求以及嚴謹的認證體系。自專案啟動以來,雙方經過大量的見面溝通、視訊會議、電子郵件以及資料模擬計算、材料選用、測試結果、現場施工質量等嚴格評審,洺悅御府專案一期14棟樓最終一次性全部透過PHI認證,從而為我國西南地區研究、探索、實踐與推廣該技術提供了較為典型的實踐性案例。(陳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