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中秋節了,窗外蟲鳴聲聲,和數家燈火一起攪亂了月亮灑下的清輝,也攪動了我的思緒,泛起一些和中秋有關的趣事。
第一件趣事也許是和很多人一樣吧——聽爺爺講月宮的故事。
小時候每年中秋晚餐過後,我、弟弟和爺爺各搬一把竹椅子到屋前坪上(屋前平地,沒有圍牆),在竹椅吱扭吱扭的聲音中坐下。此時,月在中天,月光從屋前苦楝樹的枝葉間落下,映出斑駁樹影,清風吹過,樹影搖曳。
爺爺用緩慢的語調說起古老的傳說,他說月亮上有漂亮的嫦娥和可愛的玉兔,有犯錯的吳剛和他從古代砍到現代的桂花樹,月亮上那些黑色的就是桂花樹。我和弟弟就一起抬著頭,睜大眼睛,好像這樣就能看到月亮上的一切。但我們是萬萬不敢像讀課文那樣指著月亮細細檢視的,因為指月亮會被割耳朵,這是被屋後鄰居家的第二個兒子證實的(長大後才知道他的耳朵是得了凍瘡)。
小時候就是這樣,對神秘力量充滿好奇與敬畏,這大概也是童趣的一種吧。
第二件趣事和外婆有關,倒不是那首“跟著月亮走到外婆橋”的兒歌,而是我給外婆買月餅。
那是我第一次給長輩買月餅,中秋晚上跟外婆打電話時,外婆像孩子一樣跟我描述她吃月餅的情形。
“你買的月餅跟街上的不一樣,裡面的餡都不一樣,很甜,不膩人。我咬開一個,哎喲,是綠豆。你外公咬了一個說是板栗,我嚐了一下,覺得是花生,他硬要說是板栗。不曉得剩下的是什麼餡。”外婆的話語裡有快樂和期待。
外婆從小就很疼我和弟弟,在外婆家的時光都是快樂的,這些快樂是外公外婆給予的,而我一直都是受贈者。那年中秋是我第一次贈與他們快樂,這讓我感受到成長的趣味。
第三件趣事發生在桂林。
那是一個月朗風清的中秋夜,我和老公帶著月餅和青梅酒爬到屋頂賞月,難免“風雅”一番,遙想李白邀月共舞,感慨“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又不免說起月中嫦娥,恰在此時,一隻白色兔子一蹦一跳地朝我們而來。
那一刻,我們如在夢中,不知是自己喝醉了,還是玉兔下凡了。就在我們恍惚時,“玉兔”已到我們跟前,我們對視一眼,小心翼翼地伸手摸了摸它的頭,光滑柔順順滑,有微微溫暖。
“玉兔”吃了我們的月餅,陪我們賞了會月,然後跳進了隔壁的閣樓。
後來我也數次在白天遇到它,原來它是鄰居家養的兔子。理智告訴我,那天晚上的“玉兔”就是它,一隻凡間的小白兔。可是每每想起那一晚,我總更願意相信它來自於遙遠的月宮,一時貪玩,來到人間,讓我這幸運的凡人得以一見仙容。
走過的歲月越來越多,攢下的記憶也越來越多,趁著這樣的時刻,擷取其中的幾件,也算給這一個中秋攢下一件趣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