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下方卡片,關注我
為人父母,常有各種焦慮:
當孩子考了倒數第一名,家長應該怎麼辦?
當孩子進入叛逆期,家長應該怎麼和他更好地溝通?
當家裡的教育理念不一致,孩子究竟應該聽誰的?
……
育兒是一門科學,想要培養出健康優秀的孩子,就要遵循科學的育兒方法。
心理學家根據孩子的成長特點總結了培養優秀孩子的規律,繪製出7幅漫畫,相信能讓你有所啟發。
每當你為如何養好一個孩子感到迷茫時,不妨拿出來看看,學習下這幾種家庭的教育方式。
01 媽媽被尊重的家庭
只有一塊鐘錶時,人們可以準確地知道時間;當擁有兩塊或者兩塊以上的鐘表時,反而會讓看錶的人產生困惑,失去對準確時間的判斷和信心。
同理,一個家裡也只能有一套教養方式。當大人的態度不統一,孩子也會產生混亂,甚至看人辦事,在寵溺他的人面前表現得格外任性。
一個家裡如果媽媽是主要的教育者角色,在討論教養方式的時候,決定權就應當交給媽媽。
媽媽說的就一定是對的嗎?
當然不是。但不可否認的是,媽媽往往是對孩子教育最上心的一個。
也許她的一些觀點不是絕對正確,但是我們需要給她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一起尋求更好的解決方式。
養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這種尊重,不是甩鍋給媽媽,讓她承擔所有責任和義務,而是聽她的意見,貫徹執行她的理念,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
就算認為媽媽說得不對,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和她唱反調,這樣最終傷害的是孩子的成長。
02 善於正面反饋的家庭
參與者被要求可以在大腦裡想象任何東西,但就是不可以想到白熊。
實驗結束之後,所有人都承認,自己的腦海裡浮現出了白熊的形象。
“不要想白熊”在參與者的耳朵裡成了一種訊號,越是不允許去想它,反而越是會想到它。
養育孩子也是一樣,孩子們都有一個和父母對著幹的階段,你越是強調不讓他做什麼,反而越容易誘發他內心的牴觸情緒。
父母可以嘗試減少否定詞,減少催促和命令語氣,將“不行”“不可以”等否定詞,換成一種正面的陳述性的詞彙。
比如,把“不要躺著看書,對眼睛不好”換成“坐著看書,對眼睛好”。
比如,把“你快點,別總是磨磨蹭蹭”換成“上學時間要到了,檢查一下東西都收拾好了嗎?”
生活中,父母多用積極、正向的語言,孩子也更容易接收到正向的訊號。
03 能控制情緒的家庭
一位父親,在公司無緣無故受到了老闆的批評,回到家就跟妻子吵了一架。
憤怒的妻子,轉身又把正在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了一頓。
孩子心裡窩火,狠狠踢了身邊的貓一腳。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踢貓效應”。
人在情緒低落的時候,身上的負能量會隨著關係鏈條依次傳遞,每個人都是踢貓效應鏈條上的一環。那些無辜的弱小者,很容易成為最終的犧牲品。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當然會有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但也有很多時候,其實並不是孩子的錯,而是大人自己帶著情緒,讓孩子充當了無辜的“貓”。
情緒上來了,就容易在無意間說出傷人的狠話。當感覺到自己控制不住情緒時,可以試一試“衛生間時間”——衝到衛生間,關上門,深呼吸,照一照鏡子,看看盛怒之下的自己是不是特別掙獰。
最好等壞情緒過去之後,再教育孩子。
04 經常鼓勵的家庭
生活中常有這樣一種現象:在對人提要求時,如果一開始就提很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絕;而如果先提一個小要求,對方同意後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則更容易達到目標,這種現象被稱為“門檻效應”。
門檻效應可以很好地運用到親子教育中。
一個男孩考了倒數第一名,本以為回到家後會被狠狠批評,可爸爸不但沒有批評,反而對他說:“恭喜你,從此你沒有負擔了!”
男孩不明白,爸爸是氣糊徐了嗎?
爸爸說:“你想啊,你現在是最後一名,你再也不會退步了。你只要往前跑,就一定會進步。”
在爸爸的鼓勵之下,男孩很快升到了倒數第二名,接著是倒數第十、正數第二……漸漸超過了越來越多的人。
其實孩子們之間的差距並不大,有時他們只是缺少鼓勵和信心。作為家長,請不要心急,幫助孩子設立小目標,待他們達成後及時地肯定和鼓勵;然後逐漸提高要求,幫助孩子找回自信,體會每一次進步的喜悅。
05 批評有度的家庭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聽牧師演講,最初感覺牧師講得很好,很受感動,打算捐款;
10分鐘後,牧師還沒講完,他開始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些零錢;
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決定不捐了。
當演講終於結束開始募捐時,過於氣憤的他不僅分文未捐,還從盤子裡偷走了2元錢。
刺激過多、過久,容易讓人產生逆反心理,導致偏離於正常思想的行為發生,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
同理,當孩子犯錯時,父母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多次重複對同一件事進行批評,容易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最後產生反感。被“逼急”了,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逆反心理。
家長對孩子的批評不要超過限度,犯一次錯,認真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建議不要只是簡單重複。可以試試換一個角度,換一種說法。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總是被揪住不放。
06 給孩子機會贏的家庭
科學家將兩隻小白鼠,放入一個只能供一隻小白鼠透過的管道中。兩隻小白鼠面對面前進,一隻想要透過,就需要將另一隻推出管道。
研究人員用鐳射刺激處於弱勢的小白鼠的前額葉腦區突觸,之後奇蹟發生了,弱勢白鼠成功將另一隻推出了管道。
接下來,每當得到研究人員的外部助力時,弱勢白鼠都能取得勝利。
更讓人驚訝的是,當研究人員停止提供幫助,弱勢白鼠依舊可以靠自己的力量獲勝。
這表明,前期人為刺激下的勝利改變了小白鼠的大腦連線,幫助它完成了逆襲。成功的體驗,可以助力後面更多的成功。
如果我們想要孩子持續進步,除了鼓勵,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擁有勝利的體驗,而且勝利的次數,越多越好。
可以從孩子喜歡、擅長的事做起幫助他們體驗成功。當孩子面臨失敗、受挫時,給他們積極的心理暗示,喚醒他們對勝利的渴望,從而發揮勝利者效應。
07 樂觀積極的家庭
1989年,杭州一位小學老師周武參加畢業學生聚會,他發現那些混得好的學生,當年的成績並不出色,相反,當年成績突出的學生卻成就平平。
於是,他用了10年時間,追蹤調查15位學生,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小學時班級前5名的學生,進入中學後名次後移的佔43% ;
小學時7-15名的學生,進入中學後名次前移的比例竟佔81.2%。
他得出結論:第十名比第一名更有出息。這個說法得到了很多老師的認可,有人甚至說,如果你的孩子是第一名,那麼別讓他那麼努力,退到第十名,將來更有出息。
這種說法當然不夠科學,卻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發,那就是孩子的成績是動態變化的。現在成績不好,並不代表將來不好,更不等於未來沒出息。
家長不妨將眼光放得長遠一些,不管孩子目前處在第幾名,都有希望,關鍵在於後程發力。
看過一句話:毀掉一個孩子,擊敗他一次就夠了。
這是很多父母容易忽略的地方。
孩子不夠“好”,為了讓他變好,所以要批評他,罵他吼他,打擊他。
但育兒路上,我們和孩子的關係,不是敵人,而是隊友,是師生,是引路人和追隨者,是同一條船上的命運共同體,永遠不要和困難站在一起,打敗自己的孩子。
好的親子關係,應當是這樣:
和孩子站在一起,欣賞他的閃光點,接納他的不足,允許他的脆弱,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對他的未來,永遠心懷寬容與希望。
雞娃不如雞自己!精英家長匯聚的自雞群,想加入可掃下面二維碼。付費群非誠勿擾,只歡迎愛學習愛分享的朋友。想看我的朋友圈,也掃這個。
記得“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