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釣魚的黃金季節,而且是比秋季還要好的季節。從整個春季的角度來看,氣溫從低到高的變化,魚情是逐漸變好的過程。一直到夏至之前,其實都屬於釣魚的旺季。不過還是要注意,春季從早春到晚春氣溫變化較大,對鯽魚藏身的位置會有一定的影響,要找準魚所在的位置,就必須考慮到氣溫變化。低溫、高溫釣深水,不冷不熱釣邊,這只是其中的基本規律而已,當然其中的變化還不止這些。
一、釣點深淺的變化
首先要把春季分階段,驚蟄之前叫早春,清明之後叫晚春,中間這段叫仲春。不過地區不同,氣溫差異較大,其實大致就是氣溫比較低,氣溫不冷不熱,氣溫有點高的三個階段而已。早春階段,魚依然在深水,而且依然在扎堆,此時還是釣深釣遠好一些。經典的釣點就是坡下、水下溝、橋墩和暗草這四類。障礙物要選擇深或者遠的,深水要選擇跟淺水相連的深水。
仲春階段氣溫最為適宜,到了春釣灘的階段。釣淺水要注意“安全”,是魚感覺安全的淺水才行。所以渾濁的灣子、坡上、水下的坎上、水下的臺階、水下的平臺、水草區域、障礙物區域,都是此時釣淺的好選擇;晚春階段,氣溫就比較高了,此時又要逐漸釣深水了,或者就是各種常規的障礙物。所以從深淺的角度來看,是深淺深的變化規律。
二、朝向的變化
朝向的不同,光照的時間和強度不同,會導致不同朝向的區域水溫有稍稍的差距,魚類是逐溫的,稍稍一點的差距也會造成魚分佈的極度不平衡。所以氣溫低的早春階段,最好是釣向陽的方位。氣溫比較是適宜的仲春階段,依然釣向陽,不過並非單純受到水溫因素的影響。此時是水草開始生長的階段,向陽的方位優先生長,相對於背陰的方位來說,這裡的食物會更加豐富一些。到了晚春階段,氣溫較高,水溫總體都不低了,這時候背陰的方位才逐漸有魚。其中也包括樹蔭下、山坡後等背陰的地形。
三、風向的變化
風向也是影響選擇釣點的一個因素,選擇釣位時有避風、順風、逆風之分,是否迎風會導致水溫、溶氧有一定的差別。早春階段,最好是找避風的位置,因為此時氣溫比較低。如果沒避風位置就釣順風位置,千萬不能釣逆風;仲春階段,最好是釣逆風位置,因為逆風位置溶氧豐富、食物充足、水溫涼爽、水質也比較渾濁,逆風會更適合釣較淺的釣點,釣魚諺語說仲春逆風釣全天,因為這個階段逆風可以滿足魚類的所有需求;晚春階段自然還是釣逆風,不過講究風小釣淺水,風大釣深水。
水面的選擇也是不容忽視的,水面大小不同,升溫的快慢有區別,魚情先後有區別,魚的繁殖期也有區別。總體是氣溫從低到高的變化,水面是從小到大的變化,所以要注意在合適的階段,選擇合適大小的水面,這樣春釣就可以很輕鬆了,每次出門都爆護也是有可能的。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