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週五買入洋河後,本週洋河受「神秘資金」影響,連續上漲5天,周漲幅7.44%,這擇時能力不得拿出來大吹特吹一番?
但是讀者們先別激動,我想說的是我「完全沒有任何的擇時能力」,僅僅是當價格到達買入區間時買入,而後續無論走勢如何,都不屬於我的預測範疇......
換個角度,如果我真能每週都復刻這種神奇表現,一週7.44%,一年40倍,那麼,請叫我羅菲特。
閒白扯完了,來聊聊今兒的正題「騰訊控股」的三個事。
01 《平臺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
本週二(1月18日)發改委、監管總局等九部門聯合發文《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於推動平臺經濟規範健康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原文比較長,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在發改委官網搜尋。或者檢視下圖,是我總結出我認為比較重要的部分。如果感覺思維導圖也有些長的話,分支中的序號是我按照重要性排序的,可以按照順序檢視。本文僅說一些影響最大的部分。
《意見》主要內容就是,指導這些搞平臺的,哪些不能做、最好去做啥。
《意見》中鼓勵的方向是:技術創新;讓利小微商戶;行業公平競爭;在人工智慧、雲計算、處理器等方向上多投入,推進技術進步。
簡而言之。你們這些搞平臺的,不能依仗著自己霸佔了公域流量後,不思進取。每天不想著技術進步,幫國家早日實現富強民主;反而盯著國內這些新興企業,強迫他們選山頭,要不就搞他們。
未來,你們不但不能搞他們,還要給這些新興企業支援,大家發展起來一起幫助國家富強民主。
從國家的層面來看,肯定是好事,有助於國家科技行業的持續發展。
從騰訊的角度來看,肯定是壞事,意味著未來無法簡單地依託於平臺,在競爭中佔據大量優勢了。
但是投資,一定要警惕成為「精神資本家」,無論買了多少,屁股還是要做在國家和人民這一邊。
雖然從短期看,騰訊無法用壟斷地位去更容易地賺錢了;但長期經濟持續發展,大家一起將蛋糕總額做大,每個人分到的也會越來越多。
「反壟斷」這匹狼斷斷續續地喊了一年多,這次終於來了。《意見》系統地規定了企業後續的發展方向,企業也有個標準,雖然算不上是利好,但這匹狼看來威脅不大,還是可以制服的。
現在騰訊的價格已經充分地反映了「反壟斷」的利空,所以我的結論不變:現在的騰訊依舊是,普通投資者可以賺到的最容易的錢。
02 騰訊分紅京東股票
這部分沒什麼說的,簡單聊聊除權吧。本次騰訊派發京東股票,股權登記日是1月19日,也就是截止當天收盤,只要你持有了騰訊的股票,每21股就分給你一股京東的股票。
當天京東收盤價格為281.4港幣,所以對應騰訊每股除權金額為(281.4/21)13.4港幣。
此時,使用任意股票軟體檢視「前復權」和「不復權」兩個價格,就會發現存在13.4港幣的價差。
不復權
前復權
我曾在《7個維度解析騰訊半年報》中使用過一種最悲觀的估值法,扣除騰訊投資價值,計算其餘業務目前的市盈率。
原本只是一種計算騰訊估值很低的思考方式,但如果騰訊真的搞出了分紅持有股票的玩法,那麼上述的估值方法就有了很大的現實意義。
現在騰訊市值37139億,如果後續真的將持有股票都分了,騰訊本身的業務依舊便宜的離譜,一個保持著20%——30%利潤持續增長的公司,給到不足15倍市盈率,真的是想想就能笑醒
這時候有人說了,你騰訊佔比都這麼高了,就算股價低你也無法加倉,有啥可高興的。彆著急,看完第3部分你就懂了。
03 回購登出的本質
自本輪騰訊開始回購股票以來,已累計回購1041.32萬股,總金額47.94億港幣,回購均價460.38港幣。(有一說一,騰訊這個加倉水平比我是高多了......)明細見下圖。
藉著騰訊回購,我們來聊聊回購登出意味著什麼?對股東一定是有利的嗎?
公司將流通股回購,然後登出,可以減少股本總量,從而使得每個人在持股數不變的情況下,份額變大了。
原本公司有1萬股,你有其中的1股,佔比0.01%。現在公司登出了2000股,你仍然持有1股,佔比就上升為了0.0125%。
那麼公司回購登出對股東來說,一定是好事嗎?今天我們來定量地聊一聊這個問題。
先假設一個公司的基礎條件如下:
假設公司今年拿出50億回購登出,每股價格為1250萬元,則共可以買到400萬股,最終使得股本減少0.04億。
而後賬上現金減少50億,假設公司現金收益率為4%,扣除所得稅後,這部分現金可以為公司帶來(50*4%*75%)1.5億淨利潤。
假設其他情況不變,則減少的這部分現金,會降低公司1.5億的淨利潤,在市盈率不變的情況下,反映到市值上,則使得公司市值下降為1212.5億。(見下圖)
此時假設你持有1000萬股公司股票,雖然公司市值變小了,但是你持股比例變高了。
最終持股市值從原來的125萬,增長為了126.3萬。(見下圖)
這樣看來,公司回購登出就一定是好事嗎?也不一定,因為公司還有一種選擇,分紅。
公司可以選擇將這些錢分紅給全體股東,由這些股東自行決定是否購買自己公司的股票。
由於A股和港股適用不同的所得稅率情況,因此下圖分開計算兩種所得稅影響下,投資者自行加倉的市值變動。
經過對比可以發現,只要投資者會將分紅再購入股票,那麼還是回購登出更合適一些。
原因是,分紅再投入雖然增加了持股數,但淨利潤的下降,反過來影響了股價;公司回購登出,雖然淨利潤也下降了,但是股本減少,使得相同市盈率的情況下,公司股價上升。
所以,公司回購登出到底是否有利於投資者,取決於投資者收到同等金額的分紅,是否會加倉。如果加倉,那麼就有利於投資者;如果不加倉,則不利於投資者。
由於港股通分紅有20%的利潤,實際情況會不一樣一些。如果投資者收到分紅,會以低於市場價20%的價位加倉,那麼港股的回購就是有利於投資者的;反之,則是不利於投資者。
對應到騰訊的回購情況,公司回購均價為460港幣,也就相當於將同等的錢分紅給我,然後又讓我以368港幣的價格加倉了。
這就是想想都能笑醒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