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媽媽圈裡流行這樣一句話:“養兒操心一陣子,養女兒操心一輩子”。
真是說到了父母心坎裡。
《養育女孩》一書中說:要想養育出強大的女孩,要給她們正確的愛,同時要對抗那些可能將她們拉入低谷的力量。
養女方知世道險!
如果你有女兒,一定要早點告訴她,這5種情況下不要善良,要勇敢說“不”。
#01
陌生人找你求助,請拒絕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個片段。
一個媽媽在診所裡看病,兩個女孩在外面玩兒。這時,一個拎了很多東西的中年男人走向女孩,滿臉誠懇地問:
“小傢伙,我是對面那家店的採購員,你能去店裡叫個人來幫我拿東西嗎?”
出乎意料的是,這兩個孩子立馬拒絕:“我是個小孩,你為什麼要找我幫忙?”
男人正要“解釋”,看到有人從診所裡出來,慌慌張張地走了。
我覺得女孩做得非常正確。
但如果我們把這個故事講給女兒聽,她可能會覺得,怎麼能這樣呢?大人不是常說要做一個善良、樂於助人的孩子嗎?
你可以這樣給孩子說:
“寶貝,如果大人遇到解決不了的困難,一定會尋求成年人幫忙的,而不是找比他還弱小的孩子。”
孩子的世界是天真無邪的,我們不願讓他們看太多陰暗面。
但也要讓她知道,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尤其當自己處於弱勢,對方處於強勢的時候,不要輕易幫助他。
#02
有人帶你去封閉空間,大膽說“不”
知乎網友,說過自己小時候的一段經歷:
上完課,天都快黑透了,迎面就碰上一對男女,女的大概四十多歲,男的感覺像個高中生。
兩個人把我攔住,說她兒子來參加同學會,現在天晚了,想買作業本寫作業,問我哪裡有賣作業本的。
我就指了一下說,你拐過這個彎就有個小學,小學門口有好幾個文具店,可以去那裡買。
那女的又說,天有點晚了,自己又不太熟悉路,可以幫忙帶個路嗎?我開車,你指路,好嗎?
這位網友下意識覺得不對勁,說自己要趕緊回家了,然後騎著腳踏車就趕緊狂奔,想想就好後怕。
有太多悲劇的發生,都是從把孩子引導到封閉場所開始的。
因為在在公共場所,壞人會所有顧忌,而在封閉的空間,他們的惡會被無限放大,做出難以想象的事。
所以,一定記得告訴女兒:
當有陌生人邀請你去他的房子、車子甚至是家裡、店裡等封閉場所幫忙時,在沒有家長的陪同下,都要拒絕。
#03
經常向你索取東西的人,請拒絕
朋友家女兒,品學兼優,是老師家長眼中的優秀孩子。
有一天放學回家,整個人悶悶不樂的。
原來是她的同桌,經常向她“求助”。
不是忘了帶筆,就是看上了她的新橡皮,甚至還“要求”她從家裡帶吃的……
一次兩次還行,時間久了,女兒就很情願給。同桌還說她小氣。
“可是媽媽,如果我不給她,就真的是一個小氣,不受歡迎的孩子了嗎?”女孩問道。
孩子,這是你的東西,要不要給,你自己說了算,別人都不能強迫你分享。
雖然媽媽經常說,助人為樂是美德,但這種人不能慣,因為他們不會心存感恩,你的善良在他那就是理所當然。
我之前看過一個動畫片。
主角糖豆人,善良,寬宏大度,經常把身上的糖果分享給別人。
她以為,自己的付出,可以換來別人的喜歡。
沒想到,被“喂”大的是胃口,而不是善意。
越來越多的人,習慣向她索取。
短短几分鐘的影片,道盡了“善良沒有底線”的辛酸。
正如作家柏邦妮說的那樣:“善良是很珍貴的,但若善良沒有長出牙齒,那就是軟弱。”
所以,女兒,請記住,不傷害別人是教養,但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
#04
在學校有人欺負你,說“不”
曾經有一篇文章刷爆朋友圈《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凌說NO》,說的是一個男孩被同學欺負,把廁所的垃圾簍扣在了他的頭上。家長找到學校,要求懲戒施暴的孩子,學校卻說這只是一個過分的玩笑。
可就是這麼一個“玩笑”,毀掉了孩子的一生,他得了急性應激障礙,可能一生都無法治癒。
霸凌看似離我們很遠,但我們要提前教孩子如何應對,畢竟霸凌一旦發生,有了第一次,如果不加以扭轉,就有無數次。
希望永遠用不上,但一旦用上,可能就能改變孩子一生。
女兒,不管遇到什麼壞事情,不要有顧慮,爸爸媽媽永遠會為你撐腰。
難過了,被欺負了,你只負責告訴我,而我負責保護你。
#05
先保護自己,再幫助別人
作為一個女孩子,你的力量有限。
當出現天災人禍的時候,請先保全自己的生命,不給救援添麻煩。
你可以通知警察或者專業救援部門,讓他們來用更專業的能力救援他人。
我們母女一場,我有兩次自私。
未經你允許,就把你帶到這世界,是第一次。
要求你不能私自離開這世界,是第二次。
我的寶貝女兒,
你如玫瑰美好溫柔,
但也需要有刺保護,
我最珍貴的女兒,
爸爸媽媽媽媽對你的愛很長很深,
但我們不能陪伴和保護你一輩子,
未來的許多路都要你自己走,
希望你永遠記得媽媽今天的這些話。
今生今世,我不求你大富大貴顯耀,只願你平平安安到老。
願每個女孩,
一生努力,一生被愛;
溫暖、清醒,勇敢、智慧。
作者:溫安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版權歸洪恩教育所有,轉載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