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鬼穀道友問:我說錯話得罪人了,如何才能挽回?
我說:很難,早知現在,何必當初呢?
道友又問:如何才能少說錯話?
答案顯而易見——少說話,甚至不說話。阿信當然沒有開玩笑,話多並不是口才好的表現。話越多就越容易說錯話,就越容易的得罪人。因此少說話就少說錯,不說話就不會錯。
阿信美其名曰:大音希聲,無聲勝有聲!
一
前些日子,路過錢穆先生的故居,想起了個典故。
有一天,錢穆與棋王吳清源在一起喝茶。錢穆問:你是下棋的絕頂高手,你覺得這個世界上有不敗的棋局嗎?
吳清源思慮片刻說:恐怕沒有,棋局瞬息萬變,即便是我也沒有必勝的把握。
錢穆說:我有一個秘訣,保證不會輸——不下。
不下就不會輸,彷彿是句廢話。
二
中醫有個“治未病”的理念,與“不下”有異曲同工之妙。相傳,魏文侯問扁鵲:素聞你們三兄弟醫術了得,那麼是否有個高下呢?
扁鵲回道:自然是我兄長醫術最為高明,二哥次之,我排最末。
魏文侯說:恐怕是你是過謙了吧。
扁鵲回道: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我大哥能在病情尚未發作前就施法將病根醫治好。我二哥能在病人發病的時候把病人醫治好。我雖然有名氣,卻只能給生病的人看病。
您也別覺得說扁鵲是故弄玄虛,其實他口中的“治未病”,豈不就是如今的“預防醫學”?正所謂“防範於未然”,把意外排除在發生之前。
自然,說話也要“防範於未然”。
三
下棋不會輸的最好方法是,不下。治病最好的方法是,不醫(不讓疾病發生)。
因此,不說錯話的最好方法是:不說。
這是在胡言亂語?豈敢,阿信只是個研究鬼谷子的民間手藝人,比如鬼谷子說:
關之以捭闔,制之以出入。用捭闔術為嘴巴設一道關卡,說話要把門,控制語言和思想的出入。
比如鬼谷子又說:必豫審其計謀,吉凶大命系焉。說話時一定要有所準備,瞭解各種可能發生的變故,因為關乎到遊說者自己的身家性命。
比如鬼谷子又說:口者機關也,所以關閉情意也。嘴巴是一個機關,是為了“開閉情意”,也就是表達和隱藏內心實情和意圖的。
上述三句話,鬼谷子表達了一個核心思想:管住嘴,如果不懂捭闔術,最好別亂說話,否則害人害己。
四
我們著重講第三句“口者,機關也”,我們為什麼要管好嘴巴這個機關呢?
西漢的劉向說:口者,關也;舌者,機也;出言不當,四馬不能追也。口者,關也;舌者,兵也;出言不當,反自傷也。
這段話翻譯過來就是,嘴巴是門戶的機關,舌頭是發箭的扳機。說出不恰當的話,四匹馬也追不回來了。口是門戶的開關,舌是一種兵器,說出不恰當的話,反而會傷害自己。
劉向對“機關”的描述很形象,這世上有很多人喜歡逞口舌之快,結果說出了話成了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結果因為出言不遜,反而把自己給傷到了。因此,如果你說出的話,不夠合理,不夠恰當,又何必要說話呢?正所謂,貴人語遲,少說為妙,沉默是金!
五
小說《大明王朝1566》裡有句很有意思的話:萬穩萬當,不如一默。任何一句話,你不說出來便是那句話的主人,你說了出來,便是那句話的奴隸。
說話是要負責任的!
相信有道友會說了,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做不到,又能怎麼樣?阿信自然是沒資格教導任何人的,但是鬼谷子有句話不妨一聽:口可以言,不可以食,言有諱忌也。眾口爍金,言有曲故也。
飯能亂吃,話不能亂說,說話是有忌諱的。這不是重點,這句話我們之前已經解讀過了。關鍵是下半句,如果你說錯話了,被別人利用了以後,面對著眾人的詆譭,恐怕你是百口莫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屆時,哪怕是神仙也無可奈何,阿信自然也無可奈何。話是你說出去的,自然要承擔後果,任誰也無能為力。
既然如此,那鬼谷子的說服術又從何說起呢?啞巴怎麼可能說服別人呢?如果你一定要說話,請諸位牢記一句話:
想說話的前提是不說話,讓別人說去。不說話又是為了說好話,想明白再說。
本文由鬼谷信原創出品,更多精彩鬼谷子智慧,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鬼穀道”,為你的謀略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