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會脫實向虛嗎?會去工業化嗎?
工信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認為中國工業和製造業佔GDP的比重這些年出現了過早過快下降的情況。中國工業佔比,從2006年42%的高峰,一路跌到2019年的32%,同期製造業佔比由32.5%降到27.7%。
李毅中認為,27.7%,這是韓國現在的水平,韓國是在1995年實現工業化的,我們要到2035年才能實現基本工業化,韓國現在人均GDP是3萬美金,我國現在是1萬美金。因此,李毅中提問,中國工業和製造業佔GDP的比重是不是降得太早太快了?隨後,李毅中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建議,以改善這一趨勢。
那麼問題來了,中國經濟真的會脫實向虛嗎?真的會去工業化嗎?
我的答案是:不會!我所說的不會,不是我個人的主觀願望,不是我個人的主觀臆想,而是經濟規律決定的,只要中國遵循經濟規律發展經濟,只要中國有遵循經濟規律發展經濟的大國領導力,中國經濟就不會脫實向虛,就不會去工業化。
如果從西方經濟學來看,如果是從比較優勢的理論來看,如果是從西方發達工業國所走過的工業化道路來看,中國是有可能脫實向虛的,而且中國工業產值佔經濟的比重降低了,似乎去工業化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大家對此有所擔憂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如果是從馬克思所揭示的經濟規律來看,如果是從《資本論》的邏輯來看,如果是從中國的工業人口規模來看,中國經濟是不會脫實向虛的,是不會去工業化的。
從這個意義上來分析中國經濟走向,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是不一樣的,中國是共產黨領導的,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是以《資本論》的理論邏輯來指導中國經濟實踐的,中國是有強大組織動員能力的大國領導力的,因此中國經濟不僅不會去工業化,反而會更進一步,未來會形成工業化得到持續加強的發展趨勢。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西方發達國家會去工業化?為什麼中國就不會去工業化呢?中國真就這麼特殊嗎?難道在西方發達國家身上非常靈驗的去工業化規律,在中國身上就失靈了嗎?去工業化這一規律,到底是工業化程序中的一般規律,還是特殊情況下的特殊規律呢?如果中國真的不會去工業化的話,那麼中國與西方國家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就是中國擁有十億級的工業人口,因此只有中國能構建起現代經濟意義的完整工業體系;而其他所有的發達工業國,工業人口大多不到億級,即使是工業人口最多的美國,也不過是3億工業人口。注意,我說的是工業人口,像印度有13億人口,但印度人口的大部分還是農業人口,其工業人口最多不超過2億。
工業人口不是足夠多,自然就不足以構建完整工業體系,構建一個現代意義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級別的完整工業體系,已經需要十億級工業人口了。這是工業革命程序不斷前進的客觀要求,現在正處於第三次工業革命後期,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初期的歷史節點上,需要十億級工業人口,第三次工業革命初期需要億級工業人口,第二次工業革命初期需要千萬級工業人口,第一次工業革命初期需要百萬級工業人口。
完整工業體系是完整工業社會縮影的典型體現。世界經濟,自然是一個完整的可以自我演化的工業社會,但在世界經濟的演化中,摻雜了太多政治、軍事、宗教、文化、歷史、地理等干擾因素,因此考察世界經濟來研究經濟規律是非常困難的。但是,由於完整工業體系是工業社會縮影的典型體現,所以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的經濟演化,基本上就能體現出工業社會經濟演化的一般規律來,從而針對工業化現代經濟的理論研究就可以簡化下來了,就可以簡化為把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作為經濟研究的典型地點了。
因此,沒有足夠多工業人口構建起現代意義的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不管這樣的國家是多還是少,其共性是經濟學意義上的一般規律、普遍規律嗎?
所有西方發達工業國,都沒有條件構建現代意義的完整工業體系,雖然這在世界各國來說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但是這在經濟學意義上,卻是工業社會的特殊情況,他們所共有的去工業化現象,只是工業社會的特殊情況下的特殊規律,而不是經濟學意義上工業社會的一般規律。
因此從經濟學意義上來說,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的經濟規律,才是工業社會的一般規律,而不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從經濟學意義上來說,其共同特徵是有特色的,是工業社會的特殊情況。
其實在我看來,西方發達工業國所共有的去工業化現象,並不是真正在去工業化,而是因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後,現代工業體系日趨複雜,需要的工業人口越來越多,而西方任一國家都無法滿足這一客觀條件,從而不得不只選擇保留少數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在工業化上變得深度增加了,但廣度減少了。因此由於西方國家先行工業化了,但都受限於人口數量的不足,所以隨著工業體系日趨複雜,就不得不由越來越多的國家共同構建完整工業體系,因此也就形成了共同的演化趨勢,這就是產業轉移,這就是全球化。
發達工業國在產業轉移中,自然是保留利潤高的中高階產業,勞動密集型的中低端產業自然是會先轉移出去的,即使這樣,任一西方發達工業國的人口還是不足以支撐,因此就算是中高階產業,也只能是有選擇的保留。至於選擇保留哪些中高階產業,至於中低端產業都轉移到哪些發展中國家,於是就形成了比較優勢理論,就有了人口紅利的說法兒。
而中國與西方發達工業國相比,就顯得有些特殊了。中國有14億人口,而且中國還有足夠強大的組織領導力,產業轉移到中國有多少,就可以把多少農業人口轉化為工業人口,來承接這些轉移進來的產業。而印度就是缺乏組織領導力,雖然人口條件滿足了,但是領導力卻不夠,因此還是難以承接產業轉移,儘管西方國家想扶持印度抗衡中國,但卻怎麼都扶不起來。
也就是說,在國情上,在工業人口上,中國是鶴立雞群的,是特殊的;但是在經濟學意義上,在工業社會縮影的典型代表上,中國經濟就是經濟學一般了,中國經濟的演化規律就是經濟學的一般規律了。
所以,在我看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其中的“中國特色”這四個字,不是中國太特殊了,而是西方發達國家都不能滿足構建工業社會完整經濟體系的一般條件,只有中國有能力滿足,這才顯得中國有特色了,而在經濟學意義上,應該是中國所概括出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才應該是經濟學的一般規律,中國經濟的演化趨勢才是工業社會演化趨勢的一般規律。
上述邏輯,源自於馬克思《資本論》的理論邏輯。我是以商品生產總過程正規化重新解讀《資本論》的,商品生產總過程,就是從自然界獲取原材料開始,經過一系列的生產過程,生產出最終商品可供消費,消費後再開啟下一輪的再生產過程,這種周而復的生產過程就是商品生產總過程。
商品生產總過程正規化中的商品,是抽象的商品,可以簡單理解為是所有商品的抽象化。而所有商品的生產總過程,自然也就包括了所有的工業門類。
在聯合國所定義的工業門類中,是這樣劃分的,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當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如果我們從商品生產總過程正規化來重新解讀《資本論》,就可以在邏輯上從商品生產總過程推匯出完整工業體系,就可以推匯出中國經濟在經濟學理論一般的意義了。而學術界對《資本論》的解讀,還是從蘇聯正規化來解讀的,還是從生產關係批判的邏輯來解讀的。
而具有經濟學一般意義的中國經濟,已經開始演化出新經濟規律了,就是產業鏈聚集的縣域經濟模式。其他發達工業國,因為工業人口不足,任何商品生產的產業鏈都是不全的,因此也就演化不出產業鏈聚集的縣域經濟模式。即使美國在底特律有汽車產業的相對聚集,但也因工業人口的不足,卻不能支撐起完整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鏈。而汽車零部件所涉及行業的複雜性,如果要構建起完整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鏈,其實就相當於構建起一個完整工業體系了,這就不是隨便一個國家就能做到的事情了。
換句話說,如果中國遵循馬克思所揭示的經濟規律來發展經濟,遵循加快商品生產總過程的運動速度的邏輯來發展經濟,將產業鏈聚集的縣域經濟模式複製推廣到儘可能多的行業,中國經濟就不會脫實向虛,就不會去工業化。
縣域經濟模式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浙江義烏的小商品市場。
再如,江蘇省丹陽市是“中國眼鏡之都”,是世界最大鏡片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眼鏡產品集散地和中國眼鏡生產基地,鏡架年產量1億多副,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鏡片年產量4億多副,約佔全國的75%、世界的40%左右。湖南邵東的打火機,每年產量超過百億隻,佔據世界打火機市場產量的70%。浙江省溫州市下轄的永嘉縣,不僅是中國紐扣之都,也是中國玩具之都。
要知道,在中國的縣域經濟模式中,之所以能以如此質優價廉的商品進入世界市場,不是因為這些縣域範圍的人們工資低,反而他們的工資在中國經濟中是相對較高的,更高過了東南業國家,高過了越南、印度等國,所以西方經濟學中的產業轉移理論就解釋不了了,沒有低工資的比較優勢,怎麼可能生產出這麼質優價廉的商品呢?解釋不了啊,這不科學啊。
如果我們從商品生產總過程的邏輯來分析縣域經濟,這就是比產業轉移更加契合經濟規律的新發展模式了。在商品的生產成本中,除了人工成本之外,還有原材料成本、資本週轉的成本等等,其中原材料的生產成本中,實際上也包括了資本週轉的成本。
也就是說,在產業轉移模式中,除了減少了人工成本之外,除了減少了部分原材料成本之外,但由於增加了零部件的運輸距離與時間,從而就增加了資本週轉的成本,而且因為長距離長週期供應鏈所帶來的不確定性,這種跨國貿易所帶來的不確定性,都需要增大庫存週轉量,實際上都增加了資本週轉的成本。
而產業鏈聚集的縣域經濟模式,則因為同一商品的產業鏈相對聚集在同一縣域範圍內生產,在一縣範圍內可以隨時購買到絕大部分零部件,大家都是熟人,都有信用,記賬月結就可以先賒購零部件了,所以整個產業鏈條上一系列企業總和的資本週轉總成本就大大降低了,從而使得商品生產總過程中的生產總成本降低了,但這種降低成本的方式,不是單一企業能做到的事情,是需要產業鏈聚集共同協作才能做到的,而這就需要地方政府的組織領導力了,從而在這一系列企業之間的協作連線才能更為順暢,當然更為順暢的前提,是還需要中國那樣的完整工業體系作為物質基礎。
而西方經濟學,研究的是稀缺資源的合理配置,考察物件是單一企業,並不是從總過程的邏輯來考察產業鏈上一系列企業是怎麼運轉的。因此在西方經濟學範疇,就解釋不了這種產業鏈聚集所帶來的生產總過程中資本週轉成本降低的新現象了,所以就解釋不清中國模式了。
說到這裡,我就又給出了我對中國縣域經濟模式的理論解釋。我是從《資本論》的邏輯來解釋的,我是以商品生產總過程正規化重新解讀《資本論》,從而解釋產業鏈聚集的縣域經濟模式的。
也就是說,只要中國遵循馬克思所揭示的經濟規律來發展經濟,遵循加快商品生產總過程的運動速度的邏輯來發展經濟,將產業鏈聚集的縣域經濟模式複製推廣到儘可能多的行業,中國經濟就不會脫實向虛,就不會去工業化。
好,這期影片就先講到這裡,我們只做有思想有內容的影片,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