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老餘,是個老養豬的,以有二十多年的經驗。
老餘年輕時候是位木匠,曾跑柳州西安等地打工,因手藝不怎樣,最終掙不到錢,只得回家種田搞付業。
老餘養豬,最開始從一頭母豬開始。二十年前,他賣回來一頭豬仔,開始留著做母豬……到現在已有些規模。
老餘說,這麼多年的養豬,有甜也有苦,有賺也有虧……但總的來說是不虧的,也從中摸索到一些經驗和規律。
以下就是老餘所謂的規律和經驗:
生豬養殖,每逢低谷,跌到谷底後,離漲就不遠了。前幾個跌漲的輪迴,都是以兩三年為個間隔期限,漲不過三年,跌也不過三年。因為在跌的三年期時間裡,不少養殖戶看淡啦,虧又虧不起,熬也熬不過……只得放棄。這樣一來,在跌的這兩三年一過,剩下也就是能賺錢養殖戶了。也就是經常說的,風雨過後見彩虹。又比如,前有幾年,豬價爆漲,人們看到的只是賺錢的那一刻,個個都跟風,一時間,也就是去年前年,新星養殖戶多起來,大把的投資,認為有好果子吃,結果,甜頭沒吃到,卻迎來當頭一棒,吃上苦頭。這世人呵,都是這樣,愛跟風,見別人賺錢了,都想跟著來分得一杯,可是,卻沒想到,大家都往一條路上擠……所以,古人才有言——逢貴你莫趕,逢賤你莫懶。
在每一個底谷期,又有多少養豬戶被淘汰……本人在每個低谷期算是挺過來了,不但挺過來,而且還很好。這段時間,也就這上半年,恐怕是養豬戶最難熬的所謂“低谷期”了。但是,我不怕,有自己的招——自己家的豬仔自己養,自己種糧喂自己配方的飼料……現在的農村,比過去還好,種不完的土地,買上個微耕機,到處空置的田土都去種,還要選擇土好的,交通便利的地塊。說實話,去年種的包穀基本上夠幾十頭肥豬用,只是小豬仔買點全價飼料,這樣一來,大大地減少了養豬的成本。
再說,我這養豬與其它不同,全部是自產自銷。去年五十多頭肥豬,全是自己殺肉來賣,每逢過節殺上兩頭……在冬臘月,每天殺兩頭,都是附近的人來買,供不應求。還有好多在外的人,打電話把錢付了,還幫他們熏製臘肉,他們回家過年來取……
今年,打算還砌個專門熏製臘肉的窯子,有冬臘月賣不完的肉,用來加工成臘肉,兒子在外的工廠有很多人,兒子回家帶了些臘肉去,給他們嚐嚐,都說好香,都願意銷點……這樣一來,銷路開啟,還沒那麼多來賣的。
不過,養豬關鍵還得看豬肉的質量。我家豬喂的多數是自家種的糧食,並且要淘汰病豬,預防疾病……平時多喂草草藥。還在豬圈裡裝上了監控,兒子說好讓廠裡面的同事看看,豬是怎樣飼養的,長勢如何?
老餘的養豬計劃,說得頭頭是道……友友們,不知他的經驗和計劃是否有用?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