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智慧汽車成投訴熱點
2月10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公佈了《2021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根據其統計,2021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1044861件,同比增長6.37%,智慧汽車成為投訴新熱點。
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有:新能源汽車出現行駛中斷電、自動駕駛系統失靈等安全問題;充電故障等電池質量問題突出;續航里程縮水;不兌現承諾,比如宣傳使用高效能晶片,實際情況卻非如此等等。
談擎說AI認為,新能源風口浪尖的野蠻生長,缺芯缺電背景下的交付壓力和激烈的市場競爭,是致使智慧汽車質量堪憂的原因。此外,相關行業標準和法規滯後,也讓行業監管難以有效發揮作用。期待車企能夠加強自我約束,監管部門能迅速跟進措施,為新能源行業有序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蘋果要在Apple Car中引入機器學習
據外媒報道,蘋果公司近日披露的一項專利檔案顯示,其正計劃在Apple Car電動汽車中使用“機器學習(ML)”技術,因為當前的處理器速度還不夠快,無法做出一些關鍵的自動駕駛決定。
蘋果在檔案中稱:“直至最近,由於現有硬體和軟體的限制,用於分析車輛外部環境相關的最高計算速度,還不足以在沒有人工指導的情況下,做出重要的駕駛決定。”
談擎說AI認為,新能源汽車賽道玩家已經多到一隻手數不過來了,每一家新造車公司都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宣傳點,但不得不說,高大上的概念基本上都被佔據了。
後面入場的蘋果舉起“機器學習”的大旗,但本質還是人工智慧,一點都不新鮮。不過蘋果憑藉現有產品力和供應鏈能力,Apple Car還是值得期待的。
大眾汽車決定:更多地瞭解中國客戶
近日,大眾汽車公司工會主席丹妮拉·卡瓦洛在接受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的採訪時表示,去年ID.電動車未能實現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目標後,大眾汽車必須更多的瞭解中國市場,以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ID.電動車去年在中國銷售了70625輛新車,未能達成80000~100000輛的銷售目標。
“大眾汽車必須在中國齊心協力,更好地瞭解客戶的需求,尤其是在軟體方面,”卡瓦洛表示。
“對於德國客戶來說,在中控屏上實現卡拉OK功能可能並不重要,但許多中國客戶喜歡這樣的功能,當大眾不提供這些功能時,他們會感到失望,”卡瓦洛告訴《法蘭克福匯報》。
談擎說AI認為,最近一年裡,在ID.系列純電平臺車型上市後,大眾汽車的電動化轉型節奏加快。但德國大眾要想進入品牌和玩家多到內卷的中國市場,做好本土化同樣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