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母(川貝母、象貝母)
[歌訣]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癰肺痿,開鬱除煩。
[譯註]貝母味甘苦,性微寒。它是清熱化痰、潤肺止咳藥,可治咳嗽胸痛、咳吐膿血的肺癰症和肺熱津傷、咳吐濁沫的肺痿症;也可治咳嗽痰黃、口乾咽癢的痰熱咳嗽和陰虛內熱咳痰帶血的虛勞咳嗽。並且還有開鬱解除煩熱的作用,所以又能治因痰熱鬱結而產生的癰腫、凜癘(多生於頸部,為大小不等的核塊)等外症。[應用]用治肺氣喘咳,屬肺癰咳吐膿血、咳嗽胸痛者,常與蘆根、桃仁、冬瓜仁、薏苡仁、魚腥草同用;屬肺,痿津傷而咳吐濁沫者,常與麥冬、人參、半夏、沙參等同用;屬外感風邪或痰熱鬱肺的咳嗽痰黃而稠者,多與知母、黃芩、瓜萎、杏仁等同用;屬肺熱燥咳者,多與沙參、麥冬、款冬、紫菀同用;屬陰虛勞嗽者,又多與麥冬、知母、百部等同用。用治痰熱互結或氣鬱化火而致的心胸鬱悶,常與瓜萎、鬱金、香附等同用。此外,用治寡癘痰核,常與元參、生牡蠣、連翹等同用;而治瘡癰初起,又常與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天花粉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藥同用。(用量用法)5~10克,研末沖服1~2克。
[使用注意]屬寒溼痰嗽者不宜用。反烏頭,不宜同用。〔附)貝母產浙江象山的名“象貝母”,又名“大貝母”、“浙貝母”;產四川省的名“川貝母”。象貝母清火化痰開鬱的力量較大,適用於外感性的痰熱咳嗽和癰腫、稟病等外症;川貝母潤肺止咳的作用較好,適用於虛勞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