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虎極光面世初期,憑藉出色的顏值以及相對入門的售價,可謂火遍大江南北,甚至還要加價提車。發展到新一代車型,國產後的價格更接地氣,同時還加長了軸距,解決了後排空間這個痛點。
而今天試駕的這臺路虎攬勝極光L插混版,還擁有電機的加持,意味著日後使用成本更低,同時還能直上綠牌,不僅免購置稅,還省了拍牌費用。從昔日漂洋過海,到如今更懂國人,你們想要的,它也許都能滿足你。
顏值依然線上
令“原汁原味黨”看到“L”字就嗤之以鼻的,很大程度因為許多車型加長後,車身比例瞬間不協調了。
但極光作為路虎的吸金產品,設計師自然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結果就是如果你不仔細盯著C柱的“L”字看,其實無論從哪個角度,都很難判斷是否長軸版,除非旁邊停著一臺標軸版吧,由此可見“手術”是相當成功的。
那麼如何判斷這是一臺插電式混動版呢?抱歉,外觀提供的線索依然極少,只是在尾門左側出現了一個“P300e”的銘牌,以及左側增加了個充電口。當然,懸掛著的綠牌還是輕鬆出賣了它。
而且這個充電口還內有乾坤。普通車型只需做防雨水處理,但這臺極光L插混版的快慢充電插口,用上了鎖緊卡扣以及一整圈密封環,最大限度避免深度涉水時,水灌進插口裡,從細節也能看出路虎品牌的態度以及設計冗餘。
總的來看,無論是加長軸距還是增加了電池電機,都絲毫沒有改變極光L插混版那時尚優雅的氣質,然而這兩者帶來的好處,可是讓人十分驚喜。
三缸引擎與電機搭配
這臺極光L插混版採用了橫置三缸渦輪引擎+後電機的組合,共同組成四驅系統,綜合最大馬力達到309匹,動力輸出在任何時候都比燃油版更從容,7秒左右即可“破百”。
由於沒有傳動軸的存在,所以這套四驅理論上傳動效率更高,響應速度更快。而油箱、電池組和電機在前後軸之間,大概位於後座下方。儘管整備質量超過2.2噸,對於這種體型的SUV來講嚴重“發福”,但不可忽略的是,因為整車配重比燃油版更合理,加上隨傳隨到的扭矩和動力,日常開起來竟然更隨心所欲,讓人覺得引數騙了自己。
高效混動,不僅為了綠牌
估計很多人還是不能接受40多萬元的車用三缸引擎,那麼實際表現如何呢?體驗下來,只有在越野模式的怠速時,能感覺到些許抖動,但絕大部分情況都會將使用者“矇騙”過去,因為只要不是切換到越野模式,其餘的怠速狀態下引擎都不會工作。
在日常行駛時,它可切換三種模式,分別是混動、純電和保電模式。混動模式下的動力最強,也最全能,適合中、長途出行以及各種路況使用,系統會根據當前情況自主決定用電還是燒油。
純電模式很容易理解,就是引擎不會介入,如果日常短途通勤,基本上花銷和純電動車一樣。不過由於電池包容量有限,最高續航僅為56km,夠不夠用就因人而異啦。我覺得家裡或公司有“每天一充”的條件,也沒什麼問題。
而保電模式適合長時間高速巡航,優先使用引擎驅動,同時也會給電池充電並維持,但理論上不會將其充滿,為的只是保留電量以應對接下來的城市擁堵路況。
雖然純電行駛的里程不長,好在這臺極光L插混版的油箱也不小,達到56.5升,滿電滿油狀態下的綜合續航挺可觀的,最重要的是完全沒有續航焦慮。
入門不代表廉價
這裡指的是“廉價感”,雖然極光是路虎攬勝系列的入門款車型,但這臺極光L插混版無論是配置上,還是開起來都完全沒有廉價感。
先看看整體的NVH表現,環境隔音和底盤隔音,在豪華品牌中型SUV裡都表現上乘。輪胎用的是倍耐力SCORPION ZERO,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蠍子胎,而且還是全季節胎,意味著路況和環境相容性很強,包括雨雪天氣。
由於整備質量不輕,所以當這臺1.5T引擎介入時,轉速需要拉得比較高,即使在3-4千轉的情況下,引擎噪聲和震動都能有效隔絕,比豐田、本田那些混動安靜多了,而且聲音質感不顯廉價。
據官方稱,國產加長後的極光L針對國內路況將懸架進行了調整,這款插混版也不例外,變得更軟了,但即便如此,入座後排,車輪碾過油漆塗成的減速帶或坑窪路面時,能感覺到避震器初段阻尼較強,簡單理解就是路感過於明顯,細碎震動不少,好在質感還是保持高階的。
終於補齊短板了
無論是初代還是第二代極光,標軸版的後排腿部空間基本上沒比高爾夫寬敞多少,經過加長後,效果有了質的改變。
這臺極光L插混版的後排並不會因為底下有電池而讓步,整體坐姿非常舒坦,而腿部空間甚至比得上奧迪Q5L了。不僅腿部空間寬裕,坐墊也進行了加長,大腿承託和支撐很足。試駕車還選配了航空頭枕,能穩固乘客頭部,堪稱睡覺神器。
再來簡單回顧下內飾吧,極光L插混版只有一款車型,配置基本拉滿,另外還有幾個選裝包提供給客戶。黑白雙拼的座椅搭配上大面積的鋼琴黑,顯得非常整潔優雅,既沒有全黑那麼沉悶,也不會有棕色略顯老氣。
路虎表示,在以追求螢幕越多越好的年代,他們仍堅持好用至上的原則,所以採用了實體按鍵旋鈕+液晶顯示的組合,我個人確實也非常認可,畢竟日常行車路況複雜,一些常用的功能還是配合實體鍵為妙。
同級越野好手
隨後我還駕駛了同樣為插混車型的發現運動版進行了越野體驗,鑑於它們的整體平臺和動力配置幾乎相同,只在外形內飾上有差異,兩者間的表現應該有很高參考價值。
雖說兩款車型都屬於城市SUV,但路虎的傳統不能丟,那就是同級一流的越野能力。需要說明的是,進行越野駕駛的所有極光L插混版和發現運動版插混版,均採用原裝公路胎。
在面對低附著力路面爬坡時,這套電控四驅系統反應極快,基本上任何一個車輪打滑,另外的車輪馬上獲得捉地力。同時在電機充沛扭矩的加持下,整個爬坡過程也是異常輕鬆,發動機甚至都很少超過2000轉。
它們標配路虎第二代智慧全地形反饋系統,最大涉水深度為600mm,最小離地間隙超過200mm,這組資料已經讓對手汗顏,而離去角和接近角也比競品更大。本以為加長後的極光L插混版,其透過角會吃虧,但面對一般難度的越野路況,也絲毫不畏懼。
寫在最後
在它身上,我彷彿看到了多數消費者對於一臺車的縮影,首先是SUV,然後有大空間、高顏值、精緻感,最好還是豪華品牌,同時必須省油和不能太貴。雖然同級裡滿足以上條件的車並不少,但毫無疑問,極光L插混版在它們當中,實屬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