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穀雨
文/紅顏瘦
今日穀雨,很應景地落了雨,不大,卻也像模像樣地淅瀝了一天,似乎旨在證明農諺有術。作為“雨生百穀”的穀雨,人們好像更喜歡稱之為“報喜雨”。其實,雖耳濡目染五十旬,卻依然不妨礙我對這些二十四節氣的陌生,好在現在的手機功能強大到無法遁形,每一個節氣都赫然在目,讓我這等不知今夕何夕之人,少了許多犯迷糊的機率,更遑論度日無算的節日了。
下雨天,四方皆漏,可供靜思,適合追憶,適合一杯咖啡在手,遙憶從前——即便只是在一些走丟的文字裡徘徊。
雨天路滑,不小心在時間的翻手雲覆手雨裡跌了一跤,有疼,紙背上輕描淡寫地掠過。
彼時的思想,用此一時的心來讀,早已有了關山萬里不可越的遙。鏽跡斑斑的,又豈止歲月之黃。這才發覺,一些漸行漸遠漸無書的記憶,是需要靠文字慢慢救贖慢慢喚醒的。它們偏安一隅,或閃閃發光,或隱而不語,或意在言外,或清風在耳……哪怕它們是淺顯的、稚嫩的、甚而是矛盾的,掙扎的,也是別有一分望帝春心託杜鵑樣可親可懷的。過去與現在無心插柳,得到和失去此消彼長,綠喜和紅怨陰差陽錯,真知與謬論一牆之鄰,當時移世往,可與時間比肩的,除了這依稀往夢似曾見的記憶,還能感念些什麼?文字因此,才有了其存在的意義吧。
雖拙文昏昏,幸其茶昭昭。用了新買的小熊煮茶器煮了紅茶餵養情緒,不知是心理作用的暗示,還是確乎其實,一下午的穀雨時光,淨在這種餘香滿腮的聲色茶饜中安撫記憶,打撈過往了。眼前的書,雖看得不甚專注,但也在讀書是門檻最低的“高貴”舉動中,觀天地,見眾生,見他人,亦見自己。心情之窮一旦到了極致,鄭重便因此生髮,它不止保了茶的溫,也讓我這顆泛著煙塵色的心,有了一點坦然而從容的鮮活。這些無處寄身的情懷,也可謂今日穀雨的底色。
窗外,雨依然不著邊際地下著,似乎只是為了肯定今日穀雨之身份。人生難免各種陰魂不散的困擾,我用一種近乎促狹的心態與筆觸,成全握手為敬的穀雨也成全苟安一旁的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