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莉妹妹》在美國出版時,只賣出了456本,作者德萊塞差點為此自殺。
然而第二年,這本小說在英國出版,收穫了讀者和媒體的大量好評,一度賣到脫銷。
如此一來,這本曾被忽視的小說得到了一個在美國重印的機會,而這一次,它很快登上了暢銷書排行榜。
1930年,德萊塞憑藉《嘉莉妹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文學評論家們點評這本書:“雖然有缺陷,卻始終使人愛不釋手。”
《嘉莉妹妹》講述了一個叫嘉莉的農村女孩隻身來到大城市芝加哥謀生的故事。女孩夢想能成為光鮮豔麗的城裡人,但卻被現實狠狠地抽了一耳光。
她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淪為有錢老男人的情婦。可好景不長,男人很快便千金散盡,嘉莉則再次陷入舉步維艱的生活困境……
縱觀嘉莉的一生,實際上為我們敲響了警鐘:所謂捷徑,都是陷阱。
別因一時的虛榮,迷失生活的方向
18歲的嘉莉從農村來到了芝加哥,她幻想著自己能在這裡站穩腳跟,成為一個城裡人。
父母東拼西湊給了她4美元,但這點錢卻只夠她在姐姐家支付一週的租金。
嘉莉還沒來得及四處逛逛,就不得不立馬開始找工作。
芝加哥到處是服裝廠、制帽廠和大飯店,並不缺乏工作機會,但她本身沒有任何技能,所以處處碰壁。
心灰意冷的嘉莉將自己的期望薪資,從一週5塊錢降到4塊5角,就這樣,她終於在一家皮鞋廠找到了工作。
從未早起過的她需要早上6點起床,為了節省車費,步行上下班。
嘉莉在流水線上工作,勞動強度非常大,只要動作慢了一點,身邊便會積攢一大堆鞋子。
這讓她的精神非常緊張,一整天的工作結束後,她累得根本沒有力氣走路,很想坐車回家。
但她負擔不起這筆車費,便只好咬緊牙關,拖著疲累的身子強行走路。
嘉莉每週的收入是4塊5角,付了4塊錢的房租後,就只剩下5角錢用來生活了。她雖然處處節省,但依舊入不敷出。
冬天來了,芝加哥狂風呼嘯,嘉莉沒有錢買冬衣,只能忍著嚴寒去工作,最後一病不起,連工作也丟了。
嘉莉的夢想破滅了,她不相信自己有改變命運的能力。
現在的她,僅僅是活著,就已拼盡全力。
正當她陷入絕望時,她碰到了在火車上有過一面之緣的推銷員杜洛埃。
杜洛埃熱情地請嘉莉吃飯,當他得知嘉莉的窘境後,果斷從錢包裡拿出20美元塞給嘉莉。
杜洛埃的慷慨大方讓嘉莉欣喜若狂,可回到家,姐姐卻大聲斥責她不該拿男人的錢。
第二天,嘉莉和杜洛埃說了和姐姐爭吵的事,杜洛埃讓嘉莉住到自己的房子裡,這樣便不再受姐姐的管束。
當晚,嘉莉就收拾好自己那少得可憐的行李,搬到了杜洛埃的三室一廳,以妻子的名義和他同居了。
嘉莉明白,這個生性放蕩、喜歡和女人調情的男人並不會娶自己。
但好在她也並不愛杜洛埃,她只是再也不想穿著髒兮兮的衣服坐在機器前沒日沒夜地工作了,她要儘快擺脫過去貧窮的日子。
嘉莉受夠了生活的毒打,索性放棄了自我奮鬥,她決定靠被杜洛埃包養來過上體面的生活。
泰國作家察·高吉迪曾說過:“人一旦成為了慾念的奴隸,就萬劫不復了。”
嘉莉在慾念的膨脹中忘記了自己的初衷,她放棄了自我努力的念想,轉而去依附他人。
人生有無數的分岔路口,如果每次都選擇最輕鬆的下坡路,最終會發現無路可選。
走捷徑的念頭一旦產生,就會被命運推向錯誤的方向。
別為享樂的慾望,丟掉自己的尊嚴
嘉莉透過杜洛埃認識了一家頂級酒店的經理赫斯沃,他年近40,是一個純粹的成功人士,在富人區有一棟別墅。
赫斯沃只見了嘉莉一面,就被這個面容姣好、單純天真的女孩吸引了,他下決心要把嘉莉從杜洛埃手裡搶過來。
赫斯沃頻繁約嘉莉看戲劇,幾次明裡暗裡地接觸之後,嘉莉的情感天平失去了平衡。
赫斯沃穿著更有品味,出手也更闊綽。在他身上,嘉莉看到了通往富裕生活的新道路。
就這樣,趁著杜洛埃出差的機會,赫斯沃把嘉莉帶到郊外遊玩。
在一處安靜的田野,赫斯沃握住了嘉莉的手,他告訴嘉莉自己陷入了愛情的苦海,請求嘉莉將自己解救出來。
一個有錢有地位的男人在低聲懇求自己,這讓嘉莉的內心充滿快感,她幻想自己即將擁有更華麗的衣服、更大的豪宅,成為芝加哥真正的名媛。
當赫斯沃的嘴唇貼過來時,她沒有拒絕。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雖然赫斯沃和嘉莉約會時非常小心謹慎,但杜洛埃還是發現了兩人的秘密。
他一氣之下揭露了赫斯沃已經結婚多年的實情,這讓嘉莉的世界天崩地裂,她想要的是一張長期飯票,而赫斯沃是有老婆的人,顯然不能滿足她這一需求。
嘉莉知道,自己可能又要回到原來毫無希望的日子裡了——在嘈雜的車間裡埋頭苦幹,依舊吃不飽穿不暖。
可就在嘉莉沮喪時,赫斯沃把她騙上了出城的火車。
在火車上,赫斯沃不斷請求嘉莉原諒自己隱瞞結婚的事,並保證兩人私奔後,會想辦法離婚。
嘉莉不願做情婦,但她更不願回到過去貧窮的生活。
流著淚猶豫了片刻,她便再一次緊緊抱住了赫斯沃。
茨威格說:“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這世上哪有不付出代價的好事?等價交換才是永遠的社會法則。
嘉莉為了不努力工作就能過上富裕的生活,斷絕了和姐姐一家的聯絡,選擇遠走他鄉。
她丟掉了自己的尊嚴,成了一個見不得光的情婦。
這個世界上最難走的路,就是捷徑。
看似走得快一點,但往往走不遠。
放縱自己的貪念,在慾望的漩渦裡求生,就像飛蛾撲火一樣,雖滿懷期待,卻沒有出路。
別在命運的低谷,喪失奮鬥的勇氣
人算不如天算,每一步都奔著捷徑去的人,從一開始就註定沒有贏面。
嘉莉和赫斯沃輾轉到了紐約,這裡的生活更加奢華,有錢人多如牛毛。
而此時的赫斯沃發現,離開了原來的人脈,他什麼都不是,收入更大不如前。
他們的錢在租了一間小公寓後,就支付不起漂亮的禮服和娛樂活動了。
這樣清貧的日子過了三年,赫斯沃已年過40,頭腦和體力都大不如前。
他所在的酒吧出了一些問題,酒店老闆宣佈破產,解散了所有員工。
如此一來,赫斯沃徹底失業了,他立馬開始找新的工作,但因為年紀太大,沒有人肯僱傭他。
他和嘉莉為了節省房租,不得不搬到一家更小更舊的公寓。
赫斯沃決定節省家裡所有的開支,他們穿回了過去的舊衣服,連食物和日用品也逐漸減少購買。
這樣的生活讓嘉莉感到窒息,她開始後悔了。
當初為了富裕的生活和姐姐斷絕關係,放棄尊嚴做了一箇中年男人的情婦,最後卻落得這般下場。
每逢深夜,嘉莉都忍不住淚流滿面,在這無盡的絕望中,她終於明白,與其等待男人來給她優渥的生活,不如自己出門掙錢,去爭取想要的一切。
哈爾西曾說過:“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若能及時止損,便是最大福報。
嘉莉在一家劇院找到了一個群演的工作,薪水不多,也很辛苦。
但她卻很高興,透過自己的勞動賺來的錢,讓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踏實。
她一改往日的懶散做派,每天刻苦訓練,只要有演出的機會,她都會去參加。
憑藉姣好的容貌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嘉莉的薪水從一週7元漲到了18元。
後來,在某一齣戲中,作為配角的嘉莉憑藉出色的表演豔壓主角,觀眾都被她溫柔的眼神和略帶憂鬱的表情所吸引。
至此,嘉莉一炮而紅,她成了每週40元、有自己專屬化妝間的女明星。
伏爾泰曾說:“人生布滿荊棘,我們只能從那些荊棘上跨過去。”
曾經的嘉莉把人生的希望寄託在男人身上,想傍上一個有錢人,過上幸福的生活。
她在誘惑面前迷失心智,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在慾望面前自甘卑賤,做出了錯誤的選擇。
而命運讓她依賴的男人自身難保,嘉莉的人生也跌入低谷。
經過一系列的變故,嘉莉成熟了,她終於明白,人生海海,依靠誰都沒用。
想要的東西,都要靠自己去爭取;及時止損,永遠有從頭再來的機會。
人生從來是靠自己成全,沒有等來的輝煌,只有拼來的精彩。
人生之路有兩種,擇大門走險路,過窄門而寬途。
有人選擇走“寬門”,後面的路卻越走越窄;有人選擇進“窄門”,後面的路反而越來越寬。
人生總會碰到逆境和挫折,誰也無法避免。
我們能做的,是踏踏實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努力活好當下。
若迷失心智,一心尋找捷徑,換來的頂多是蠅頭小利,結局很可能無路可走。
餘生,願你我都能在正確的道路上熬過無盡的黑暗,迎來黎明的微光。
作者 | 清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圖片 | 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