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僅佔北美硬木產量的2%,但黑胡桃在國內的名聲一直很響,甚至被認為是北美硬木的代表樹種。特別是當前兩萬多的售價,令其成為國標紅木之外的市場新“貴”。在聊黑胡桃木之前,請允許我先回答吃貨們的一個常見問題:北美黑胡桃與我們熟知的核桃有什麼關係呢?能吃嗎?
下面我們就簡單聊一下這事,最後仍然回到我們本行,深入聊聊北美黑胡桃這種木材。
網上很容易就可以找到相關圖片,從葉與果的外形上看,我們很容易可以得出結論,黑胡桃實際上就是一種核桃。但是,從果實本體上看,黑胡桃與我們熟悉的核桃實際上還有一定的差別,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黑胡桃應該介於國內的野核桃與家核桃之間的一個品種。
我們知道,在中國,大部分核桃樹都是作為一種經濟作物而由人工種植的,那麼北美黑胡桃是什麼情況呢?
實際上,在北美確實有黑胡桃農場這種模式存在,但僅佔全美黑胡桃資源的1%不到,而以獲取堅果為目的的種植園僅佔黑胡桃種植園中的很小一部分。原因很簡單,黑胡桃果難加工又不好吃。
據親身體驗過的人表示,黑胡桃果仁雖然營養豐富,但果殼堅硬,內隔膜發達,果仁剝取非常困難,只能得到碎仁。更讓人無法忍受的是,費半天勁剝出來的果仁還有一股怪味,口感也比不上普通核桃。多數時候,會將黑胡桃果仁碎作為冰淇淋的澆頭,或者磨製成粉來出售。按照美國黑核桃育種專家 Keithe Woeste博士的說法,黑胡桃只宜作為生態林和防護林及“四旁”綠化樹種發展,或者老老實實的長著,然後被砍倒再裁成木板。
所以,吃貨們要失望了,黑胡桃這東西能吃,但不好吃。也正是這個原因,雖然胡桃堅果產量很少,但市場更小。
我們再聊聊黑胡桃農場。在美國,黑胡桃天然林95%以上都掌握在個人手中,但只有1%是以農場形式存在。為什麼絕大部分個人林地都不能稱之為農場呢?那是因為,只有以投資為目的,採用農林結合的經營模式的黑胡桃種植園,我們才能稱之為農場。
在這些種植園內,黑胡桃樹被分成兩茬間種,以較寬的行距種植,每英畝約 100 棵樹,行間種植其他作物,比如牧草,或者覆盆子或藍莓等高價值作物。這樣一來,每個農場就會有四種產品:胡桃堅果、畜肉、水果,以及不斷間伐而產生的木材。
與山地林場相比,農場裡的黑胡桃樹能夠得到更好的養護,從而產生更大的價值。下圖左側為一個有47年種植歷史的種植園,而右側則是一個有30年曆史的林地,明顯缺乏間伐和維護。
好在,黑胡桃木本身的價值較高,不論是規整的板材,還是花紋繁雜的亂材,都可以得到不同的應用。
布魯斯·湯普森 (Bruce Thompson)在《盈利的黑胡桃》一書中寫道:成熟的黑胡桃林,僅木材價值就可以達到約每英畝十萬美元左右。在投資專家的嘴中,黑胡桃更成為投資佳選,宣稱一棵黑胡桃樹的平均年回報率為 14%,並且在收穫前無需繳稅!
這個說法顯然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咱不懂,所以也不敢亂說。不過據說,在美國有一些“胡桃樹賊”,喜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去偷盜胡桃樹,甚至在一些難以到達的地方動用了直升機!
那為什麼國內不引進種植呢?具體原因目前還不清楚。不過有一些事實,比如黑胡桃樹生長緩慢,生長週期很長。在良好的土壤立地條件下,至少生長40年以後才能利用,而產生最高價值的時間則是100年後。用這些資料作為旁證,也許令我們可以稍加臆測其中的原因吧。
補充點黑胡桃木的冷知識:
1、我們所熟知的棕褐色木質其實是黑胡桃木的芯材,而它的邊材則是白色的。有人喜歡這種明顯的黑白對比,但這顯然不是大多數人的選擇。所以,美國人發明了燻蒸染色技術,在大約110度的溫度下蒸煮木材,可以將白色的邊材染成與芯材相近的顏色,雖然仍可以看出來,但至少不那麼明顯。
2、最好的黑胡桃木是科羅拉多黑胡桃,產自俄勒岡州南部和加利福尼亞州北部。這種胡桃木是在加州黑胡桃樹上嫁接了歐洲黑胡桃而產生的。這種黑胡桃木以絢麗的花紋而著稱,坊間傳說的金瘤紋黑胡桃就是這種木材中的極品,可以用來當樂器面板。
3、北美擁有另一種商業胡桃木Juglans cinerea,由於顏色更淺,通常被稱為白鬍桃。因為其柔軟輕便,所以通常作為雕刻用材使用。哦對了,這種果實更像是中國的山核桃,尖細厚皮沒啥用處。
4、除了北美胡桃木以外,還有一種生長在南美洲的胡桃 (Juglas neotropica)。雖然它的外觀和用途與北美黑胡桃很像,但它的纖維更粗。
5、除了黑胡桃以外,我還用過一種偏棕的木材,賣家稱之為美國楸木。這種木材比北美黑胡桃顏色淺,木質也偏糠,更麻煩的是來回戧茬,刨子不帶壓蓋的話一刨一個坑,所有方向都一樣。始終不知道這種木材的學名,後來在木材市場看到一種非洲黑胡桃,嚴重懷疑是同一種木材。
好了,關於黑胡桃的話題就聊到這裡。我是老嚴,關注我,聊聊木頭背後的故事。
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