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痛風性腎病,與痺症中的痛風如何區別?
痛風性腎病,是尿酸鹽結晶在腎臟沉積,引起腎損傷導致腎的間質性炎症和尿酸結石由此形成痛風性腎病。
痛風性腎病是在痛風疾病的基礎上進展而來,則痛風性腎病的基本病機也必然以這個為基礎延續而來,這也是區別於其他慢性腎臟疾病的主要關鍵點。
痛風是以脾腎虧虛為本,濁邪瘀血為標,溼濁久羈不解,鬱結化生火毒所致,痛風性腎病也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濁邪、瘀血鬱聚腎絡,精氣氣化和固藏功能喪失而精氣下洩而導致的。
縱觀痛風性腎病的整個發病過程,濁邪(尿酸)作為始動因素並貫穿全程,因為實邪阻滯而導致脾氣更加虧損,具有因實致虛的病機特點,這也是區別於其他腎臟疾病的所特有的病機特點。
痛風性腎病早期與中醫熱痺證有哪些區別?
痛風性腎病早期表現為尿液的濃縮功能下降,出現夜尿增多。痛風性腎病早期為脾虛運化水溼失司,內生溼濁積聚於中焦,聚而為痰,久蘊化熱,溼熱鬱結,則溼濁、溼熱之邪都可以流注於下焦煎灼陰液,從而尿中雜質一開始為尿混濁。
痛風性腎病急性期出現的關節紅腫熱痛症狀,與中醫熱痺症狀極為相似,都是溼熱痺阻證,但二者病機不同,可臨床發展,轉歸卻顯著不同。
痛風性腎病,病生在體內;而熱痺是身體內虛但感受外邪而發;這個不同就決定了兩個疾病在臨床治療上的顯著差異。熱痺可以清熱解毒,但痛風性腎病則要顧及體內溼濁、痰瘀內生、脾腎虧虛這一基本病機。
痛風性腎病後期有哪些典型症狀?
痛風性腎病前期多為溼熱、濁邪壅盛,盤踞中下二焦,阻滯氣血執行,導致脾胃運化失司和腎臟氣化功能不足,則清熱洩濁後脾腎正氣自復。
但痛風性腎病後期則不然,久病傷脾傷腎,脾腎自身功能呢已經明顯衰退,出現倦怠乏力,腰痠體困,納差等虛損狀態,這會導致溼熱、濁瘀等諸邪更難氣化排洩導致邪實更盛,這時即使加大祛邪力度,效果卻不佳,甚至越祛邪而邪更甚,而培補脾腎正氣後邪氣反而容易消除。
痛風性腎病後期因為久病入絡,溼熱、濁瘀之邪耗氣傷陰,導致氣陰兩虛;陰損及陽,導致陰陽兩虛,脾腎陽虛,水液運化失常而出現水腫;久病不愈則損傷腎臟,腎元衰竭,氣化不利,不能通調水道,則分清別濁衰弱,導致濁毒瘀積。從而痛風性腎病常表現為虛實夾雜、病機複雜。
因此,對於痛風性腎病後期,要辨虛實,虛則辨脾腎氣虛、氣陰兩虛、脾腎陽虛、肝腎陰虛。實則辨溼濁、溼熱、痰瘀的不同,分而治之。
尿毒症終末期的中藥調理方法
處於脾腎虛衰、溼濁滯留證痛風性尿毒症終末期,會出現少尿、噁心、嘔吐等症狀,治療原則是通腑洩濁方法,方用溫腎解毒湯,組方(詳細組方應平臺要求略去克重,感興趣可關注@中醫科院藥學博士私信)由砂仁、六月雪、白朮、炮附子、半夏、紫蘇、黨參、黃連、丹參、生大黃、米仁根組成。
我們的目標是:尿酸不再高,痛風不會犯,遠離痛風石。
為了讓風友形成日常有效降尿酸,預防痛風發作,給自己的生活、飲食、用藥、運動有個好習慣,在2022年開啟痛風健康千名援助計劃,和風友一起科學有效降尿酸避免痛風發作,如果你正處於尿酸高痛風反覆發作困境,可關注@中醫科院藥學博士後私信回覆“報名”留言報名,為您一對一解困答疑,科學有效降尿酸,遠離痛風疾病。
本文參考文獻(圖文來源於網路,侵刪):2019年第21期《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誌》韓世笵等文章《中醫治療脾腎兩虛型痛風的研究進展》。
尿酸高、痛風,不吃藥降尿酸,非藥物降尿酸遠離痛風,請訂閱專欄《解碼尿酸高痛風,送中藥辯治20方》。
更多關於口腔扁平苔蘚的乾貨科普,可訂閱專欄《與口腔扁平苔蘚說byebye》。
如有婦科疾病、私處白斑瘙癢,可訂閱專欄《解碼私處白斑瘙癢?詳解中醫治方》
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 收藏,轉發,不知道怎麼治療痛風、口腔潰瘍、口腔扁平苔蘚,婦科私密疾病,可訂閱上述專欄,歡迎關注!
寫作是一種修行,度己度人
有緣人可以打賞
要想走得快,就一個人走;
要想走得遠,就一群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