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時期,在我國著名的戰鬥英雄中,有一個人物的事蹟至今傳遍大街小巷。他在解放隆化的戰爭中,儘管受到敵人重重阻擊,依然用自己的雙手將炸彈托起,最終炸燬敵人的碉堡。這位英雄便是革命先烈董存瑞,那一年,他正值19歲的年華。而我們今天要說到的人,便是將董存瑞的故事挖掘出來,讓他的事蹟傳遍全國,家喻戶曉的人物——李振軍。
北上延安,加入毛主席麾下
1920年,李振軍出生於湖南鳳凰。湖南這個地方人傑地靈,包括毛主席在內的不少歷史名人都誕生於此。而李振軍的家庭,雖算不上身份顯赫,但也遠比大多數的人要富裕,所以他從小就能夠受到十分良好的中國傳統教育。他的父親還與毛主席的老師徐特立先生是同榜秀才,關係緊密。
李振軍17歲那年,正值青春熱血。日本對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局勢越發嚴峻,中國由此進入全面抗戰階段。在國家存亡的生死關頭,李振軍毅然決定參加革命,並讓父親拜託徐特立先生將自己引薦到毛主席麾下。李振軍帶信一路北上到延安,毛主席見信乃是老師親筆所寫,便接納了李振軍。自此,他正式成為革命戰士,而後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戰被俘,團結苦力反壓迫
抗戰的日子雖然艱苦,但在延安的生活卻充滿無限生機。抗日戰士團結一心,人們也都是平等熱情。為了進一步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思想,李振軍先後在陝北公學和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進行學習。他深刻了解到中國應堅定不移走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為此留在了抗日軍政大學擔任幹事,為提高戰士思想水平而不懈努力。他優異的表現受到組織讚賞,後被安排到晉察冀軍區開展工作。
長期從事抗日宣傳的李振軍,同樣能夠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然而期間不幸遭到俘虜。由於掩護工作做得好,得以保全性命,被押至東北做苦力。被俘的日子,他一刻也沒有放棄出逃的信念。透過發揮自己的政治工作經驗,秘密發動其他東北俘虜掀起暴動。在遊說的過程中,李振軍成為了他們的主心骨。
眾人雖苦日軍的壓榨久矣,但他們表面都裝出順從的樣子以迷惑日軍。晚上又秘密集結在一起,商量出逃的方案。經過數月的精心準備,李振軍找準時機在煤礦內掀起暴動,成功出逃敵人魔掌。
慧眼識人,挖掘眾多英雄事蹟
在軍旅生涯中,李振軍才識才愛才一度傳為佳話。1948年,他擔任董存瑞所在團的政委時,就已發現他是個典型人物,還譜寫了一首曲子讚揚他。在董存瑞犧牲後,他更是洋洋灑灑寫下文章,號召大家向他學習。除此以外,還有許多英雄事蹟,都是靠著他的獨具慧眼挖掘出來的。他強調人才的重要性,不斷強調要留住人才和培養人才,以此自勉和勉勵他人。
新中國成立以後李振軍於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於1960年升任大校,並擔任湖南省軍區副政委,省委書記等職位。他一心為民,積極尋求進步,對湖南省的發展做出極大的貢獻。在敏感年代,他作為湖南省委書記保護了諸多幹部,其中還包括開國元帥葉劍英,但自己最終也沒能逃過迫害。
李振軍於1982年擔任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第一任專職政治委員。由於常年公務繁忙,他常常顧不上自己。加上早年喪偶,無人照顧起居,身體也每況愈下。於是,在鄧穎超的撮合下,李振軍結識了賀龍元帥的女兒賀捷生。後倆人舉辦婚禮結為夫妻。婚後生活非常幸福,一家和樂。
心繫國家的李振軍,於2008年因病逝世,享年88歲。晚年的他雖已卸任職位,卻依舊記掛著祖國的發展和人民的幸福。老一輩的革命家們,為國奮鬥一生,至死方休,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