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對肝癌分子訊號通路和腫瘤微環境研究的不斷深入,靶向治療在晚期肝癌的治療方面已表現出明顯優勢並佔據重要地位。在此背景下,作為《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2022版)》的補充,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蔡建強教授牽頭組織的《肝癌靶向治療專家共識》日前正式釋出,該共識亦發表在肝癌領域權威期刊LiverCancer上,獲得國際認可。
據介紹,本次“共識”,以結合全球高質量證據、全面彙集肝癌靶向治療精粹,立足中國人群特點、打造中國特色共識,MDT多學科參與、制定最優治療策略三大特點為突出優勢,針對新型分子靶向藥物的合理使用,包括劑量、聯合策略、在不同期別肝癌與多學科手段的聯合、不良反應管理以及療效評估和晚期HCC治療的預測等方面,協助指導臨床醫生對肝癌靶向治療進行決策,奠定中國肝癌靶向治療水平的高起點。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周愛萍教授介紹,靶向治療仍是晚期HCC系統治療的基本策略。目前國際上共有7個肝癌的靶向藥物獲批,有5個在中國獲批,其中2個為本土研發藥物。目前,一線靶向單藥治療以索拉非尼、侖伐替尼和多納非尼為主(推薦等級和證據水平為1級),索拉非尼失敗後的二線治療推薦包括瑞戈非尼和阿帕替尼(證據水平為1級)。而侖伐替尼失敗後尚未確立最佳的二線靶向策略。進入免疫治療時代,靶向藥物聯合免疫已經成為一線治療的優選,貝伐珠單抗聯合阿特珠單抗或貝伐珠單抗(類似物)聯合信迪利單抗(PD-1)作為Ⅰ級推薦(專家共識3,證據水平1級)。其他策略,包括瑞戈非尼、侖伐替尼、阿帕替尼等靶向藥物聯合PD-1單抗的組合研究結果亦取得了類似療效。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趙宏教授在分析靶向治療在肝癌術後輔助和肝移植術後的應用要點時指出,對於低危復發患者,《共識》不推薦根治術後行靶向輔助治療。而對於高危復發患者,《共識》推薦根治術後使用索拉非尼或侖伐替尼進行輔助治療。多項研究證實,高危復發患者根治術後索拉非尼靶向治療顯著降低復發風險、延長生存。此外,瑞戈非尼聯合免疫治療晚期肝癌ORR達到31%。對於肝移植術後復發的患者,《共識》推薦靶向藥物如索拉非尼、瑞戈非尼等聯合區域性治療,並推薦以西羅莫司為基礎方案作為優選的免疫抑制方案。
本次《共識》還從區域性消融聯合靶向治療、外照射放療聯合靶向治療、TACE聯合靶向治療等三個方面給出靶向聯合區域性治療的專家意見。主要包括:對於早期HCC患者,《共識》不推薦區域性消融後行輔助分子靶向治療;對於不可手術的BCLCB期或C期且無肝外轉移患者,《共識》推薦可考慮放療後序貫索拉非尼;對於肝癌寡轉移的患者,《共識》推薦新增SBRT(專家共識11);對於肝功能良好的患者,共識推薦TACE聯合靶向治療。此外,對於肝癌合併門靜脈癌栓的晚期患者,肝動脈持續灌注化療(HAIC)聯合分子靶向藥物優於單純使用分子靶向藥物。
《共識》強調,臨床醫生需要在充分評估患者個體化情況的基礎之上,選擇適合患者的綜合治療策略,將靶向藥物的療效最大化。(經濟日報記者 吳佳佳)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