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對酒的認知是從武松打虎故事開始的。小時候大人給點零花錢,都拿到小人書鋪子裡看娃娃書去了,當看到《水滸》裡的武松喝了十八碗酒在景陽岡上打死老虎的故事後,除了佩服心目中的大英雄武松外,更覺得這個酒也太神奇了。
隨著讀書越來越多,發現這個酒在歷史程序中竟然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見證著刀光劍影和滄海桑田。從皇帝到庶民,從英雄豪傑到文人墨客,無論正史還是野史,流傳下來的典故故事多如牛毛,最出名的當屬曹操宴請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漢高祖劉邦當亭長時,在押送囚徒去驪山路上借酒勁斬白蛇;以及宋朝開國皇帝杯酒釋兵權等等。

而四大名著更是把酒文化發揮到了極致:
《三國演義》裡,曹操高唱“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關羽策馬出營“溫酒斬華雄”;暗藏殺機的“青梅煮酒論英雄”。
《西遊記》裡,豬八戒酒後調戲嫦娥被貶下界;沙和尚酒後打碎琉璃盞被貶下界;孫悟空藉著酒勁任性妄為大鬧天空,結果被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
《紅樓夢》裡對喝酒雅緻講究,吟詩、射覆、划拳、行酒令、傳花、佔花名,花樣很多,光在二十回裡就出現“酒”字達580多次。
《水滸傳》裡演繹的則是英雄好漢們的豪放不羈,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喝酒喝出了家喻戶曉的武松打虎故事,喝出了魯智深醉酒大鬧五臺山、武松醉打蔣門神的故事。
四大名著簡直就是集酒文化之大成,把喝酒展現的淋漓盡致。
喝酒還讓文人墨客留下了瀚如煙海的不朽詩篇,使得唐詩宋詞光耀千年。詩人洛夫曾經說過:要是把唐詩拿去壓榨,至少會淌出半斤酒來。
李白斗酒詩百篇靈感迸發“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酒中飲的是放浪不羈,孤高自傲。
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酒中飲的是悲歡離合,明月相思。
王維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酒中飲的是依依不捨,殷勤祝願。
……。

以上林林總總,皆展現了我國酒文化的博大精深。美酒貫穿歷史,而飲酒的境界卻各有不同,愚對此做了個歸納,英雄豪傑喝的是豪氣、霸氣;詩人雅士喝的是仙氣、雅氣;帝王政客喝的是痞氣、奸氣。如果專門為此著書立說,估計會超過資治通鑑。
畢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愚真正接觸到酒是在插隊下鄉的時候。那年天旱,跟著生產隊社員去褒惠渠抽水、田間划水,一直幹到半夜,四五月份的天氣咋暖還寒,都穿著薄衣單衫,一個個凍的渾身直起雞皮疙瘩。這時隊長好像早有準備似的,拿出兩瓶城固大麴讓大家喝,愚端著碗嚐了一口,頓時辣的喉嚨冒火。不過兩口酒下肚之後,頓感全身血脈噴張,一下子熱乎起來。這才體會到武松當年喝酒的奇妙之處。

進單位工作後也在參加婚宴和逢年過節時喝點酒,但那都是淺嘗輒止,並沒有提起太大興趣。後來給領導開小車,剛好趕上吃喝風,成天陪著領導四處應酬,接觸的酒一多,便逐漸認識了許多名酒,知道了酒還有醬香型、濃香型、清香型、鳳香型等十二種香型,以及釀造酒和勾兌酒的區分。慢慢的也能分辨出其中的優劣來。
閒暇無事回到家裡偶爾弄點花生米小酒淺酌慢飲,那種神仙快意非文字所能描述,幾杯酒下肚頓生感悟,方知古人為何稱其為瓊漿玉液,並總結出那麼多關於酒的成語和警句:酒囊飯袋,花天酒地,借酒澆愁,美酒佳餚,燈紅酒緑,“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今朝有酒今朝醉”……。
那些年代,吃喝風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狂奔不止。領導們的應酬越來越多,喝酒的機會也多了起來。一次開車送領導去某大廠辦事,中午酒席招待,有副廠長及幾位中層作陪。酒過三巡,那位副廠長仗著人多勢眾,輪番與我們這位領導勸酒,眼看領導招架不住,愚趕緊挺身而出代喝(那個時候不查酒駕)。沒想到惹惱了那位副廠長,與我連幹三杯後,居然要把酒盅換成茶杯來喝。估計那位副廠長平時驕橫慣了,哪容得一個車伕的不恭。愚也是年輕氣盛,不知天高地厚,遂與之槓了起來,最後都喝得爛醉如泥。還是這個廠子派司機把我們送回來的 。回單位後才知道,領導此去是有求於人的,結果被我的好心差點搞砸,領導雖然沒有怪罪於我,但人要有自知之明,在這個講身份的社會里,我無疑是破壞了規矩。之後經見多了,方知酒場學問之大完全超乎常人的想象。
我們這是一個省管直屬小單位,經常開車送領導去省城辦事,一般多是爭取行政經費、升遷謀職拉關係的,因此宴請上級領導的時候比較多。每次都是事先訂好包間,提前到達。席間座次也很講究,被請的主要領導安排在一般進門正對的位置,緊挨著的是單位領導,然後按客主官階高低分坐左右,真有點梁山泊排座次的味道。而離門口較近的位置,基本都是留給跑腿的,方便跑進跑出應對不同情況。酒宴一開始先由單位領導來一段開場白,不外恭迎領導百忙之中光臨的逢迎話。然後端起酒杯敬酒,前三杯都是舉杯共飲,還必須喝乾,斟酒的人自是按座次逐一倒酒。酒過三巡,才開始臨場發揮。這個時候基本都是一對一,主要領導之間碰過杯後,下面的人才開始敬酒,這就跟吃菜的禮儀一樣,為了表示尊重,上菜後,一定要領導先動筷子,才能開始。接下來按官階高低輪流給被請的領導們敬酒。敬酒也很講究,必須右手持杯左手託底,酒杯要略低於對方酒杯,雙手敬酒以示尊敬。另外,下級給上級敬酒只能單獨進行,不可一次敬多人,那是領導的敬酒方式,做錯了有越俎代庖的嫌疑,會被認為不禮貌。
其次,這種場合一要控制好喝酒的量,不能貪多;二要把握好喝酒的節奏,不能貪快,分寸拿捏到位,恰到好處。讓被請的領導一定要喝的舒爽、滿意,這個宴請才算成功了。

愚曾經與一個在市政府開小車的朋友聊過,他說和領匯出去都是單獨給司機安排酒桌,從來沒有和當官的坐過一席,更別說陪領導喝酒了,等級森嚴可見一般
感謝單位領導隆恩,每逢飯局基本都帶著司機與其同桌共飲。愚曾經在西安飯莊參加過一次高規格的酒宴,包間的豪華程度自不待說,每位賓主背後都配有一位端著酒壺的小姐,舉止端莊優雅,喝一點斟一次,殷勤周到,但鄙人實在消受不起,弄的人如芒在刺,渾身不自在。但見領導們卻是春風滿面,談笑風生。商家們真是使盡渾身解數來賺公家的錢啊。
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下,酒已經失去了佳釀美味、提神逸興的本來屬性。官場升遷、求職辦事、商品交易都離不開酒的勾兌潤滑。想要升官,第一步就是牽線搭橋,只要能請來主管領導喝上一場酒,事情基本就有了眉目。想做成一筆生意,更離不開酒。有人說,酒只要喝好了,生意八成能搞定。甚至一些公司還專門招聘喝酒人才。愚曾經看過一箇中篇小說《市場上的皇帝》,講一個公司招聘了一位特別能喝酒的銷售員,兩三斤酒都不在話下,每天陪著客戶喝幾場酒,從來沒有醉過,據說尿的尿裡酒精含量就有三四十度。
當年流行過一個喝酒的段子“常與領導喝酒,升職是遲早的事;常與商人喝酒,發財是遲早的事,常與客戶喝酒,拿下合同是遲早的事”。於是乎,為了讓人把酒喝好,酒桌上又派生出許多新的酒文化,諸如講黃段子,編順口溜,一套一套的勸酒詞。像“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感情只要鐵,哪怕胃出血”;還有像官場調侃的段子,能喝八兩喝一斤,這樣的幹部最放心;能喝一斤喝八兩,這樣的幹部要培養;能喝白酒喝啤酒,這樣的幹部要調走……真是五花八門,不一而足。
吃喝風最終在反腐浪潮中剎了車。一些生意興隆的酒店瞬間萎靡不振,準備大幹一場的古月酒店和由地區招待所改造而來的漢藝酒店一時間都陷入了困境。
愚何尚不是這場吃喝風的受害者,在拼酒的過程中,在享受“人生有酒須盡歡,莫讓酒樽空對月”的陶醉裡,疾患也伴隨而至,一次胃出血讓愚徹底與酒斷絕了關係。退休後加上偶爾開車,已經是滴酒不沾了。儘管一些場合老友們極力相勸,甚至用“男人不喝酒,白在世上走。美酒你不沾,活的像太監。”之類羞辱調侃勸酒,愚也不為所動,胃是自己的,罪是自己抗,又何必逞一時之狂,畢竟不是當年那個與副廠長發飆的年齡了。
酒雖是個好東西,但老夫已經與之無緣矣!
圖片取之網路,如有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