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元的種類繁多,版式千變萬化,這裡給你們整理了一些的民國銅元,快看看你們手裡有沒有!
袁世凱像背嘉禾共和紀念十文銅幣
(小面型)
▲直徑28.2mm
重6.7克
背面嘉禾的紋樣在民國時期已經是古錢裡最常見的紋樣,但是這是民國初期的銅幣,具有很深遠的歷史意義,加之它是由武昌造幣廠鑄造,鑄額非常的稀少,現在能儲存完好的真品更是相當少見。
2016年拍賣成交價:20700元。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雙旗連葉十文
▲直徑28mm
重6.65克
因為背面有一圈樹葉沿逆時針方向繞成環狀,區別於一般的雙旗幣,所以俗稱“連葉版雙旗幣”,由安慶造幣廠鑄造。雖然存世量很大,但這個銅幣的打造非常精美,壓力充足,因此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市場價在20元~200元。
中華民國雙旗幣當十銅元
▲直徑28mm
重6.35克
雙旗幣的誕生,是在中華國民政府宣佈成立之後。雙旗幣是當時主要流通的貨幣,雖然存世量很大,但品相好的還是很有收藏價值的。市場價在20元~100元。
民國八年徐世昌像背開國雙旗十文銅幣
▲直徑28mm
民國七年,徐世昌由段祺瑞之安福國會推選為大總統。倪嗣沖為了討好徐世昌,下令安徽造幣廠生產印有徐世昌像的開國紀念銅幣。從民國七年到十年先後一共造了三版,存世量都十分稀少。
1912年河南伍百文銅幣試鑄樣幣
▲直徑45.1mm
重33.7克
民國時期,河南歷任主政者都競相鑄造大錢牟利,以致通貨膨脹,民不聊生。隨後,在省政府的許可下,銅元局採取增加幣值的辦法,試製了當伍百文面額的樣幣,但是後面因顧慮輿論指責,未發行。
這是中國銅元中面值最大、形體最厚重者,被泉界公認為銅元大珍。但數量特別稀少,目前存世僅十餘枚。
1928年河南當百文雙旗銅元黃銅試鑄樣幣
▲直徑40mm
重24.5克
1927年5月,河南戰事告一段落之後,馮玉祥任河南省主席。為了兌付紙幣,他下令河南銅元局開鑄當百銅幣。
圖示樣幣鑄造規整,儲存完美,目前僅見此枚,馬定祥舊藏,徵集自海外資深藏家,狀態完美,可遇而不可求。
民國二十二年山東省造銅元二十文
▲直徑28.2mm
重6.7克
這枚幣的設計非常精美,存世量很少。
圖中這枚幣是銅元中的名譽品之一,此拍品NGC評定為MS64,是目前已知存世品相最好的,略帶原光,完全未使用,十分難得。成交價為30萬2400元。
民國二十五年廣東省造五羊圖銅幣樣幣
簡稱“廣東五羊幣”,以五羊圖的巧思間接代表廣東政權,具有濃郁的地域風格,設計獨特,製作精美,圖案佈局與主題構思之巧妙,堪稱民國銅元之最。
因不合當時政府推行的幣制,發行後不久就被收回,數量尤為稀少,特別受藏友的喜愛。
當然還是要說一句,銅元的價值與品種、品相等因素都是息息相關的,普通銅元也就15到50元,品相越好,自然越值錢。
這些銅元,你手裡有嗎?歡迎大家在留言區分享你所收藏的民國銅元。
說明:本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收購,本平臺注重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