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松州峽山鎮,鎮上有兩兄弟,老大叫劉一白,弟弟叫劉一諾,兄弟倆個個長得英俊瀟灑。
話說倆兄弟也是命苦,在劉一白十二歲那年,父母因為一場火災雙雙去世,從此兄弟倆相依為命。
俗話說長兄為父,從此劉一白承擔著養家餬口的重任。他每天早早出門打魚,趕集回來還得去田間耕種。
那個時候劉一諾不懂事,只知道貪玩,而且經常惹事;可劉一白從不抱怨,他像父親一樣地包容著弟弟。
後來劉一諾長大了,也變得懂事了,他開始幫哥哥分擔家務活。
雖然日子過得窮,但兄弟倆為人正派,從不做偷雞摸狗之事。
話說當時城中有個叫張凱的富商,年近五旬,膝下無兒無女。雖說富甲一方,但他為富不仁,平日裡飛揚跋扈。
或許是他罪孽深重,導致他中年喪子。後來他身體不行了,想著自己偌大的家產,將來無人繼承,於是他著急了。
後來他和夫人商量後,決定收一個義子作為自己的繼承人。
透過多方打聽和考察,張凱找到劉氏二兄弟,並開門見山地說明來意,想收他們為義子。只要他們同意,待自己百年之後,兄弟二人就能繼承張家萬貫家財,從此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在外人看來,這是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多少人求之不來,可劉氏兄弟拒絕了。因為他們很有骨氣,只想靠著自己的雙手過日子。
很快這件事傳開了,鎮上許多人都說兩兄弟太傻,唾手可得的富貴竟然不要。
面對眾人的質疑,兄弟二人只是淡然一笑。
雖然他們拋棄了富貴,但哥哥劉一白卻找到意中人,劉一諾也有了善解人意的嫂嫂。
原來那會,城中有位教書先生叫秦松,在當地小有名氣,他開了一傢俬塾,靠著傳教授業攢下了不少積蓄。
話說秦松的女兒秦曉慧,長得美貌天仙,而且頗有才華。雖說她年滿8歲,不過由於自身條件優秀,導致對在選夫這塊要求頗高。
在秦松看來,雖然秦家不算名門望族,但他好歹也是個名人。憑著自己的威望,再加上女兒的姿色,他想讓女兒嫁入豪門;然而秦曉慧卻心有所屬。
雖說之前秦曉慧和劉一白素未謀面,但對於劉一白的事蹟,她略有耳聞,尤其被他的擔當和骨氣所吸引。
後來二人先後邂逅幾次,二人竟一見鍾情,並很快私定終身。
秦松得知女兒和劉一白有私情後,他並沒有責備,因為他同樣非常欣賞劉一白。
沒多久,二人結為夫妻。
看著哥嫂幸福恩愛,劉一諾既羨慕又感動。突然間他思緒萬分,想著自己一事無成,於是他決定趁年輕出去闖蕩。
雖然劉一白夫婦反對,但劉一諾執意要出去。
最終劉一白妥協了,不過他要求弟弟每個月按時給家裡寫書信報平安。
轉眼十年過去了,頭兩年劉一諾還經常和哥嫂聯絡,可後來杳無音信。
劉一白擔心弟弟安危,一直想去尋找弟弟,無奈家中煩事諸多,再加上秦氏體弱多病,他實在走不開,但他對弟弟的掛念從未斷過。
話說這十年,劉一諾混得風生水起,他開了一家布莊,由於經營有方,生意很紅火。
自從劉一諾飛黃騰達後,他慢慢地變了,變得和其他生意人一樣貪財勢利,對哥哥也是越來越嫌棄。
本來他打算一輩子不和哥嫂聯絡。因為他小有名氣,如果讓朋友知道他還有一個窮酸落魄的哥哥,豈不是讓人笑話?
直到有天老鄉告訴他,他哥哥身患重病,恐怕時日不多。
得知噩耗後,劉一諾僅僅傷心了一會兒。
猶豫了兩三天,可能是他身上僅存的一點良心,讓他想起哥哥曾經對他的好,於是他推掉生意,快馬加鞭地趕回老家。
此時的劉一白瘦骨嶙峋,躺在床上看著門外,似乎在等一個人。
可惜劉一諾,最終未能見到哥哥最後一面。
後來劉一諾出錢,將哥哥風風光光的大葬。
臨走前,他將300兩銀子交給嫂嫂,讓她好生過日子。
一個月後劉一諾又回來了,原來自從他回到揚州後,幾乎每晚做噩夢,總會夢到哥哥。
想著這些年來對哥哥的愧疚,劉一諾在一位道人的指點下,回鄉祭拜哥哥。
事後劉一諾去探望寡嫂,只見秦氏憔悴不已,顯然還沉醉在喪夫的悲痛之中。
看著小叔子不遠萬里回來,秦氏熱情款待。
那天下午。劉一諾和嫂嫂道別。
他剛走到院子中,突然電閃雷鳴,緊接著大雨傾盆。
劉一諾只好暫時留在嫂嫂家,等待雨停時再離去,可這雨偏偏下個不停。
眼見天色越來越晚,他只能在嫂嫂家過夜。
三更時分雨停了,在床上翻來覆去的劉一諾。一直未能入睡,於是他起床散散心。
走到後院時,他發現嫂嫂竟然在一棵大樹下挖著坑,似乎在藏什麼東西。
劉一諾本想一探究竟,可他想著既然嫂嫂這麼做,自然是不想被人知道,他何必去揭穿呢?
次日早上,劉一諾道別,臨行前他又給秦氏二百兩銀子,說哥哥不在了,而她年輕貌美。只要過了三年守孝期,便可找個好男人嫁了,大可不必為哥哥守寡浪費了大好青春。
春來秋去,又過去五年。
此時的劉一諾做生意被朋友欺騙,十多年打下的江山毀於一旦,如今他又回到從前,變成一個窮光蛋了。
無處容身的劉一諾,靠著沿街乞討,終於回到家長。
此時嫂嫂家大門緊閉。
徘徊了許久,最終他決定離去。
當他轉身離去時,嫂嫂出現了。
想著自己一身邋遢,劉一諾無地自容。
秦氏嫣然一笑,隨後將他領到後院那棵大樹底下,並挖出一個裝滿銀子的鐵盒。
原來當年劉一諾給了秦氏不少銀子,但秦氏沒有花半分,而是將這筆錢偷偷藏到樹底下,以備將來不時之需;如今劉一諾破產了,這筆錢正好派上用場。
此時劉一諾才知嫂嫂的良苦用心。
後來劉一諾用這筆錢東山再起,而他再次創業期間,秦氏出謀劃策,在背後默默支援。
有情人終成眷屬,苦命女人秦氏終於過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