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醫院就診查出近視、遠視或者是散光,如果需要配眼鏡,醫生會告訴你需要透過驗光來確定眼睛的度數,有時候還會建議你先進行散瞳再驗光。但是,網路上也流傳著這樣的說法:散瞳對眼睛有危害,實際上是一種騙局,不做散瞳照樣也能配眼鏡。散瞳究竟有沒有危害,醫生又為什麼會讓患者散瞳呢?
為什麼需要散瞳
我們的眼睛之所以能看遠也能看近,是因為睫狀肌和晶狀體在發揮著調節作用,就像拍照時的對焦一樣幫助我們看清楚景物。在驗光測量眼睛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散光)的時候睫狀肌的調節力會造成一定干擾,很可能查不出真實的度數,影響診斷和治療。
這時候為了排除干擾,醫生就用藥物去讓睫狀肌麻痺,令它暫時“罷工”。藥物在麻痺睫狀肌的同時會放大瞳孔,使用此類藥物也就被稱為“散瞳”。
未成年人睫狀肌調節力更強,更有必要散瞳。成年人初次驗光配鏡也建議散瞳。實際上是否散瞳有較為複雜的標準去評估,不過即使是不需要散瞳的情況下做了散瞳驗光也不會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散瞳是否有危害
散瞳後短時間內瞳孔放大、睫狀肌麻痺,眼睛會出現不舒服症狀,主要包括怕光、看近處不清楚,所以散瞳以後應該避光,並且讓眼睛充分休息,不要近距離用眼。通常過幾天就能恢復正常。
散瞳以後暫時的不舒服症狀不代表散瞳有害健康。可以類比接種疫苗以後身體會出現短時間的不適並且通常很快緩解,而疫苗能夠讓人體內產生抗體,不能說危害健康。
謠言的來由
為什麼有人信誓旦旦地宣傳散瞳有危害?
一類人對散瞳不夠了解而存在誤會,算是情有可原。有網友說做過散瞳以後近視度數越來越高,成為高度近視,其實這和散瞳本身沒有關係,近視本身就有可能不斷髮展。
這樣的邏輯錯誤其實很容易擊破。一方面小時候進行過散瞳的人後來未必都會高度近視,另一方面沒進行過散瞳的人也有可能是高度近視。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某位車禍遇害者生前喝過水,由此能證明喝水是導致車禍的原因嗎?
還有人說“我家某某親戚是醫生也說散瞳不好”,除去造謠的因素不談,醫生之間亦是隔行如隔山,其他科室的醫生可能對散瞳有誤解。但接受過正規教育的眼科醫生是不會說散瞳有危害的,這一點從正規眼科醫學期刊上也可得知,如果散瞳有害成為行業共識,相關研究結論應該發表到學術期刊上讓同行知曉。
另一種宣傳散瞳有害的聲音則讓人不得不懷疑其居心。網路上可以看到一些眼鏡行業的從業者轉發了此類謠言,有理由懷疑眼鏡店沒有條件為顧客散瞳而藉此嚇唬顧客,以免顧客去醫院配眼鏡而影響自己的生意。正常情況下散瞳不會傷害眼睛,而不散瞳配了一副不合適的眼鏡導致眼疲勞、屈光不正加深才是對眼睛巨大的危害。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