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遷都各有各的原因:明成祖朱棣從南京遷都北京是出於“天子守國門”的理念加強北方邊防體系的行為。俄國彼得大帝從莫斯科遷都聖彼得堡是為了在一個更靠近歐洲核心地區的出海港口推行西化改革。日本明治政府從京都遷都東京是為了在新都推行擺脫封建制度束縛的新政策。1918年蘇俄政府從彼得格勒遷都莫斯科是為了預防德軍入侵。1960年巴西從里約熱內盧遷都巴西利亞是為了加快中部內陸地區的開發。巴基斯坦從卡拉奇遷都伊斯蘭堡則是綜合考慮國防和經濟多方面的原因。
上文提到的中國、俄國、日本、巴西、巴基斯坦等國在遷都時都經過長時間的籌備,然而緬甸政府卻在2005年11月6日突然下令遷都到仰光北方400公里的彬馬那市,第二年緬甸又將彬馬那市的名字改為內比都市。“內比都”一詞在緬甸語中本身就是“京都、都城”的意思。緬甸官方對首都改名一事的解釋是:“彬馬那原本就是個小城鎮。新首都不可能沿用此名。同時考慮到緬甸有著悠久的傳統文化應加以大力弘揚。把新首都命名為‘內比都’在體現緬甸文化的同時也顯得更大氣”。
在此之前緬甸政府就沒對內展開過遷都的準備工作,也絲毫沒對外界透露過任何有關遷都的訊息,所以當緬甸遷都一事成為既成事實時令國際社會普遍感覺到事出突然。緬甸原來的首都仰光作為緬甸最大的城市在東南亞乃至全世界都有相當的知名度;相比之下坐落在勃固山脈與本弄山脈之間錫塘河谷的狹長地帶中的內比都荒涼封閉。內比都究竟荒涼到什麼程度呢?這裡沒有手機電話服務,也沒有國際航班服務。時至今日作為首都的內比都仍是不到一百萬人口的緬甸第三大城市。
這和有761萬人口、商業興旺、文化昌盛的第一大城市仰光可沒法比。表面上內比都作為緬甸第三大城市被確定為首都似乎也不足為奇,可實際上內比都這個第三大城市的地位在相當程度上是定都後憑藉首都優勢形成的。在2005年以前的彬馬那其實就是一個不為人知的小城鎮而已。事實上內比都相對落後的基礎設施使其根本看不出有作為一國之都應當具備的蓬勃生氣。2005年緬甸遷都時只有軍隊高層才有機會乘坐軍機飛抵只有基本設施的機場,而普通人從仰光出發則必須經歷8至10小時。
他們只有兩條車道的“高速公路”勞頓顛簸後才能轉入有八條車道的首都高速公路。儘管內比都的街道顯得寬敞整齊,然而當地街上卻沒幾輛車行駛,所以當地也幾乎見不到交通訊號燈。內比都的街上甚至都見不到幾個小販——完全見不到其他亞洲城市的街道那種繁華熱鬧的景象。緬甸為什麼會在事前毫無徵兆的情況下把首都從富庶繁華的仰光遷往名不見經傳的內比都呢?緬甸遷都內比都表面上看似是“心血來潮”,然而這背後其實有著複雜而深刻的原因。
在瞭解緬甸何以從仰光遷都內比都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當年仰光是如何成為緬甸首都的。緬甸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歷史上驃族、孟族、撣族、緬族等民族先後活躍在如今緬甸的土地上,直到公元1044年緬甸才形成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王朝——蒲甘王朝。蒲甘王朝的都城是位於伊洛瓦底江西岸與親敦江匯合處的蒲甘城(在如今的曼德勒西南145公里處)。1287年蒲甘王朝被蒙古統治者忽必烈率領的元朝大軍所征服,此後緬甸隸屬於中國元、明兩代的緬中行省、緬甸宣慰司等機構管轄。
直到公元1531年緬甸才形成了歷史上第二個統一王朝——東籲王朝。東籲王朝一開始的都城是位於仰光以北260公里的東籲城,東籲王朝後期遷都到曼德拉以南數千米外的伊洛瓦底江中下游的阿瓦城。1752年東籲王朝的首都阿瓦被孟族人佔領後緬族將領雍籍牙以貢榜為基地重新統一了緬甸。雍籍牙王朝早期定都於貢榜(故又名貢榜王朝),後來雍籍牙王朝把都城從貢榜遷到了如今的曼德勒。雍籍牙儘管把都城定在了曼德勒,但仰光城的輝煌也是由他一手締造的。
蒲甘、阿瓦、曼德勒這幾座緬甸早期都城都位於緬甸北部的內陸地區。這幾座早期都城歷史悠久、物產豐富、人煙稠密、地勢險要,是緬甸開發較早的地區,交通也頗為便利,而且位於緬族聚居區的核心地帶,所以十分符合建都的條件。位於伊洛瓦底江入海口處的仰光在緬甸的早期歷史上只是一個名為奧加拉巴的小漁村而已。11世紀時在這個小漁村的基礎上逐漸發展出了一個名為大光的小城鎮。雍籍牙佔領大光後曾登臨當地的瑞大光寶塔(今仰光大寶塔)頂禮膜拜。
雍籍牙為祈求消弭兵災永保和平就把緬語中的“yan”和“koun”結合起來將大光改名為仰光。“yan”和“koun”在緬語中分別指“敵人”和“走出去”,因此這兩個詞合在一起有“結束戰爭”之意。地處伊洛瓦底江口的仰光發展航運事業頗為有利,所以很快就成為了緬甸第一大商港。1826年第一次英緬戰爭結束後英國人佔領了仰光。1885年第三次英緬戰爭後英國佔領了緬甸全境。英國殖民時期仰光成為了英屬緬甸的首都。英國殖民政府選擇仰光作為統治中心是兼具防禦和貿易考量做出的決策。
雍籍牙王朝時期仰光已成為緬甸第一大商港,到了英國殖民時期又成為了整個緬甸的行政中心。仰光在經歷雍籍牙王朝和英國殖民時期的漫長髮展之後已成為緬甸最大最繁榮的城市。1948年緬甸獨立以後作為最大城市的仰光被確定為首都。在經歷長期的發展之後仰光也和世界上其他一些大城市一樣因過度膨脹而產生了交通擁堵、環境汙染等大城市病。仰光其實更適合作為單純的經濟中心,而不是同時作為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把政治中心從仰光遷走有助於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大城市病。
仰光在雍籍牙王朝時期就是更多承擔經濟職能的商港。在歷史上仰光並不是緬甸的傳統古都,而是直到英國殖民時期才被確立為緬甸的首都。仰光之於緬甸就像上海之於中國:儘管是全國最大、經濟最發達的城市,然而缺乏作為一國之都應當具備的人文歷史底蘊。在一些緬甸民族主義者心中仰光作為首都本身就是英國殖民的產物,所以仰光不是最適合體現緬甸傳統歷史文化的城市。當然這些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實並不是緬甸遷都最根本的原因。
畢竟仰光在緬甸獨立後還當了57年的首都。除了一小部分民族主義情緒極為強烈的人之外絕大多數緬甸人在半個世紀的時間裡都不覺得定都仰光有何不妥。仰光集中了全國大多數富豪和商業公司,仰光所在的伊諾瓦底三角洲也是緬甸重要的產糧區。直到緬甸遷都14年後仰光仍位列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254名。可以說在貧窮的緬甸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像仰光這樣發達的城市。再則緬甸遷都並不是從仰光遷回傳統意義上的古都曼德勒,而是遷都到了彬馬那這樣一個原來在地圖上都不好找的小城鎮。
由此可見緬甸官方所謂的緩解大城市病、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也許的確是遷都的原因之一,但這些實際上都不是最終促使緬甸政府下定遷都決心的最根本原因。其實仰光真正最大的問題可能還是在地理位置上實在是太過於靠南了。緬甸中北部內陸地區的經濟始終發展不起來其實跟仰光位置太靠南是有直接關係的:在2005年以前仰光同時是緬甸的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所以整個緬甸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像仰光一樣繁榮的城市,然而地處緬甸南部的仰光離中北部內陸腹地實在太遠了。
因此仰光的發展並沒能帶動輻射到中北部內陸腹地的經濟發展。比經濟問題更令緬甸政府擔心的可能還是政治問題。緬甸在經濟上是貧窮的,在政治上則是分裂的:長期以來軍方與民選政府的矛盾、中央政府與地方民族武裝的矛盾始終是困擾緬甸政局的兩大難題。在過去的幾十年間緬甸陸續湧現出大大小小數十支少數民族武裝力量:撣邦民族軍、撣邦聯合革命軍、撣邦聯軍、佤邦聯合軍、果敢同盟軍、克欽獨立軍、克欽新民主軍、克倫民族解放軍、克耶解放軍、德昂民族解放軍......
緬甸有多少個民族幾乎就意味著有多少支民族武裝。如果緬甸定都於南方的仰光對控制緬北少數民族武裝是不利的。相比之下新首都位於緬甸國家版圖的中心部位,因此無論在經濟上還是政治上都有較強的輻射能力。遷都更利於緬甸政府加強對中北部國土和少數民族的控制。這其實和當初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有異曲同工之處:朱棣遷都北京是為了加強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力量,而緬甸遷都是為加強對緬北少數民族武裝的控制。事實上定都於南方的仰光對緬甸政府並不安全。
地處三角洲平原的仰光向來物產豐饒而商業繁榮,所以經濟發展水平在緬甸算得上首屈一指。然而正是仰光地處沿海開闊平原的地形導致其成為了一座在戰時無險可守的城市。同時仰光還處於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的地震帶上,因此在歷史上頻頻受到地震、海嘯等地質災害侵襲。1930年的大地震、大海嘯一度導致仰光遭到毀滅性破壞,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再次導致仰光損失慘重。在這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緬甸從南部沿海的仰光遷都中北部內陸腹地也就不足為奇了。
問題是要遷都中北部內陸腹地不代表一定要選擇如今的內比都啊。正如上文所說當時還叫彬馬那的這座城市是一個地圖上都不大好找的荒涼小城鎮,相比之下同樣位於中北部內陸腹地的曼德勒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古都。緬甸遷都並沒選擇有著悠久深厚的人文歷史底蘊的曼德勒,而是選擇在一個地圖上都不大好找的地方平地造出一個新首都。2005年緬甸軍政府正受到美國等西方國家廣泛的制裁壓力,同時緬甸內部又有民盟等政治勢力與軍政府之間的矛盾也愈演愈烈。
仰光作為民盟大本營在政治氣氛上對軍政府是不利的。緬甸軍政府之所以把首都從仰光遷走既是為加強對緬北少數民族武裝的控制,同時也是為了躲避民盟以及支援民盟的西方國家的威脅壓力。作為緬甸傳統古都的曼德勒同樣也是民盟佔優勢的地方,那麼從仰光遷都曼德勒在軍政府眼中豈不就成了剛出虎口又入狼窩?因此緬甸軍政府決定索性在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彬馬那另建新都。另建新都既能加強對中北部地區和少數民族的控制,又能幫助軍政府擺脫民盟等政治勢力的糾纏。
唯一的問題就是新首都各種基礎設施似乎完全配不上一國之都的地位。緬甸政府先是給彬馬那改成了內比都這個看起來更高階大氣的名字以增強新首都在國際上的知名度,接著透過一系列開發建設將其打造成為了上百萬人口的緬甸第三大城市。可十多年過去後新首都比起仰光和曼德勒仍有相當的差距:街上幾乎見不到汽車和商販。內比都可能是全世界唯一沒手機網路訊號覆蓋的首都,也是全世界唯一沒開通國際航班的首都。各國駐緬甸大使館也仍留在仰光,內比都的首都功能其實更多隻是對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