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房價是否會跌?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解答,所以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一起來回憶一下日本1991年的房地產泡沫,因此可以說,1991年也是日本經濟走向下坡路的重要轉折點。
日本房價破裂之後,日本經濟受到了衝擊,GDP原地踏步30年,稱為“失去的30年”。
可能有人會問;日本政府當年為何不穩房價,而要主動去刺破?
當時作為戰敗國的日本,在經濟上獲得美國的大力扶持,並依靠進出口貿易、強勁的製造業和領先的高科技,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頂尖級發達國家,經濟規模一度位居世界第二位置,達到美國的70%。國富民強讓當時的日本人民族自信心滿滿,認為假以時日,經濟超越美國指日可待。
在此我們暫且不論日本為何要刺破房地產泡沫,也不去尋找日本刺破房地產泡沫的因素所在。
我們再來看國內各地出臺的“限跌令”相關政策;明確新建商品房銷售價格不得低於備案價85%!
也就是說各地政府要穩住房價相當於穩住底線!不能跌!禁止跌!
儘管各地鎮府出臺相關政策,如購房補貼、放寬公積金貸款政策、放鬆落戶政策等等……
其中購房補貼就包括三胎政策購房優惠等,目前,惠州、肇慶、瀘州、合肥、昆明、玉林、珠海、保定、湖州、亳州、瀘州等12座城市均有不同力度的購房補貼政策。補貼覆蓋面包括人才、農民工、新市民等,措施包括放寬落戶限制,爭相吸納人口,為樓市注入新鮮活力。
但根據中指資料顯示,2022年春節期間,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較去年春節相比下降51%,成交規模繼續回落。
2022年1月份,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及二手住宅價格環比持續下跌。其中,全國百城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6179元每平方米,環比下跌0.01%,價格環比已出現三連跌;百城二手住宅平均價格為15987元每平方米,環比下跌0.08%,價格環比已出現四連跌。
而就在2016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此後,與房地產相關的部門陸續出臺了與之相配套的政策,涉及到房企融資、購房者信貸等方面。
2020年12月8日至10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對房地產業發展作出部署,重申“房住不炒”,並且要求“加強預期引導,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併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援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
也就是說政府調控措施實行後,房價也有下跌的趨勢,再加上銀行貸款利率上浮等各種因素,而根據央行釋出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國96%的城市家庭都是擁有住房的,約58%的家庭擁有一套住房,31%的家庭擁有兩套住房,10.5%的家庭擁有三套及以上的住房。
中央工作經濟會議再次重申“房住不炒”這一政策出臺,也就遏制了一大批炒房客,當然了,房價下跌只是相對而言,如果你剛需住戶,就秉承著買到就賺到的理念,什麼時候都可以出手購買。
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七八線的小縣城,房價還在上漲,你們知道為什麼嗎?歡迎評論區討論……奮青在此恭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