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抗美援朝,卻不知道我們偉大的祖國也曾抗美援越過。
其實我也是。
我之所以能知道這段歷史,還是因為閨蜜的爸爸,一位曾上過越南戰場抗美援越的老兵。
歷時13個月的戰鬥,他一天一篇,記下400篇“戰地日記”。
因著年事漸高,他才取出這本壓箱底之作,鄭重地轉交給他的小女兒,希望她妥善保管,且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而原本一段封存的歷史,這才重見天日。
他是1965年新婚不久後參軍入伍的,當時在6307部隊擔任高炮二炮手。1968年,又加入由四個高炮營組建的高炮團,奔赴越南戰場。
而在這場戰鬥中,作為高炮的二炮手,他負責起炮和發射,卻不想在激烈的戰爭中右手食指被撇斷。為了不影響戰鬥,他將食指一把摁上去,繼續開炮。
但從此,他的右手落下終身殘疾。
不過,身殘志堅。
即便如此,解甲歸田後的他也沒有麻煩政府和社會,修田築壩,將五個兒女撫養長大。
因為同他小女兒是閨蜜的關係,我有幸拜讀過他的戰地日記。
當看到“1968年元月9號,是我終生難忘的日子!肩負著祖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重託,我們在今天下午5點40分踏上了“友誼橋”,踏上了越南的國土,來履行我們應盡的國際主義的義務......”這樣的一段時,我的心靈真得被滌盪、昇華了。
這就是那時的年輕人啊!沒有一絲兒女情長,沒有一絲貪生怕死之戀,有的是懷揣國家、世界的偉大情懷,這是多麼祟高的精神品格啊!
初上戰場的他,為每一次勝利歡呼雀躍,也為戰友們的犧牲而傷心不捨痛恨侵略、痛恨敵人。
“我們剛踏入越南的第二天,就迎來兩架偵察敵機。立即迎頭痛擊,打掉一架,打傷一架,這大大地鼓舞了我們計程車氣。”
“第一場戰鬥就取得了全勝,高炮團歡呼雀躍。然而美軍的報復計劃隨之而來。第二天,美軍48架飛機組成的轟炸團出現在我們營區上空,進行了報復式的狂轟亂炸。在這次轟炸中,我們團損失慘重,有一個連傷亡過半。”
“我的兩個戰友,一個叫卜萬義,一個叫尤聖玉,就犧牲在了我面前。他們都跟我差不多大,同一年入伍,平時一起生活,一起玩笑。但親眼看到他們犧牲,我第一次知道了什麼是生離死別?”
……
合上這本日記,也合上一段硝煙瀰漫的歷史,如今的他只是一個普通的老人,平靜地生活在他的家鄉,那個叫馬埂的小山村,悠閒自在的安享著晚年。
每天午飯後,都會早早去與他的老夥伴們打牌玩鬥地主,因為遲了就會沒有位置,只能看別人打。
他的名字叫:程榮輝,江蘇省鎮江市句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