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受焦炭行業的景氣度升高,焦炭維持在較高價格水位,致使美錦能源前三季度業績大漲,預計全年25-30億,取27億,對應PE25倍;
焦化主業:1、供給格局最佳化,配合新基建的需求,致使行業高景氣,量價齊升釋放業績彈性。公司焦化在產產能715 萬噸/年,權益產能647.5 萬噸/年,A 顧氏公司規模僅次於陝西黑貓。2、新型焦化專案華盛化工現已全部投產,能生產出屬於稀缺品種的頂裝焦炭,不僅售價高於普通焦炭,而且生產成本得到有效減少。3、公司新建內蒙古專案和唐鋼美錦二期專案,在建產能達730 萬噸/年,建成之後焦化總產能達1445 萬噸/年,處於行業絕對領先位置;4、同時具有焦油、粗苯、煤氣、高純氫等多項副產品供應能力。
風險:煤炭價格上漲。
新能源業務:
1、制氫環節,公司焦爐煤氣理論上可提取氫氣6.4 萬噸/年,低廉的價格充滿競爭力,同時牽手北京冬奧會供應企業北京環宇京輝;加氫環節,公司目前有8 座控股的在運加氫站,十四五期間規劃建設100座。
2、燃料電池零部件環節,公司參股國鴻氫能、鴻基創能,深度佈局電堆、膜電極等關鍵領域,在技術和規模方面均有領先優勢。
3、燃料電池整車環節,公司控股飛馳汽車,飛馳汽車擁有多款氫燃料電池車在國內外落地執行,國內市佔率約15%,且公司擬拆分其至創業板上市,進一步擴張業務;此外公司提前卡位核心區域,在山西、山東、長三角、京津冀、能源金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6 大地區持續佈局擴張業務。
風險:氫能發展緩慢;分拆上市不及預期;整車發展不及資源更好的其他巨頭。
超級電容業務:活性炭技術突破,有望實現國產替代。超級電容器是一種具有廣泛應用空間的儲能器件,核心組成部分是電極材料——電容炭,國內主要依賴進口。公司早在2016 年前就開始與山西煤化所合作研發電容炭,並在2019 年實現高品質電容炭的生產線落地,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可替代進口,2020 公司啟動了電容炭的1000 噸/年的產業化工作,未來有望實現國產替代,貢獻業績。
從單純焦炭業績來開,預計21年27億,22年29億,23年40億;新能源方面:飛馳22年2000臺,23年5000臺;鴻基創能2022年投產。
風險:質押過高。
個人看到2023年1000億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