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農村沒有城市生活便利,但農村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可以挖野菜改善伙食,可以採摘草藥用來治病,這些都源於農村豐富的植物種類。在這些豐富的植物中有一些是有毒的,有人就因為不知道其帶毒誤食或者接觸而中毒,下面筆者就把6種在農村常見但是帶毒的植物給大家介紹下,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植物的帶毒部位會不同,農民遇到後一定要注意。
1、麻風樹
麻風樹原產於美洲的熱帶地區,由於其可以用來榨油具有較高的商業種植價值,現在在全球的熱帶地區都有種植,在我國主要是海南、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區有種植。
前不久,海南當地媒體還點名了麻風樹,呼籲大家不要自採自食麻風果,因為麻風果有劇毒,只需要2-3粒的量就能讓成年人中毒,7-8粒就是成年人的致死量。其毒性比我們熟知的蓖麻籽的毒性還要強。不僅是麻風果有毒,麻風樹全身都是毒,其他部位的毒性物質主要集中在植株表皮受損後流出的白色汁液中。生活在南方熱帶地區的農民一定要注意遠離麻風樹,更不能食用麻風果以免中毒。
2、蓖麻
蓖麻應該是多數農民都熟悉的植物了,尤其是現在六七十歲的老人在小時候都有過採摘蓖麻籽的經歷。記得小時候會在夜晚的時候將剝了皮的蓖麻籽點著照亮玩,蓖麻籽的主要利用價值就是含有豐富的油脂,而且其提煉出來的油脂加工成的潤滑油在汽車、航空等工業領域可以發揮重要價值。
雖說蓖麻籽的毒性沒有麻風果那麼強,2-7粒蓖麻籽能讓4-7歲的小孩中毒甚至死亡,20粒蓖麻籽能讓成年人中毒,但是仍然要提醒大家不要嘗試食用蓖麻籽以免中毒。
3、黃花菜
看到這個名字,應該很多農民會比較納悶,黃花菜不是長江的蔬菜嗎,怎麼也有毒呢?是的,黃花菜也有毒,新鮮的黃花菜中含有秋水仙鹼,秋水仙鹼進入人體後會被氧化成二秋水仙鹼,導致中毒,這就是為什麼多數時候我們吃的黃花菜都是曬乾之後的,而極少有鮮食黃花菜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成年人一次性食入50-100g新鮮的黃花菜就會表現為中毒症狀。所以吃黃花菜最好不要吃新鮮的黃花菜,如果要吃新鮮的那一定要用開水燙焯一下,這樣秋水仙鹼就會溶解到水中,經過加熱就會分解失去毒性。將黃花菜曬乾再食用也是為了去除其中秋水仙鹼的毒性。
4、貓眼草
貓眼草是因為花的苞葉上會有一個小圓籽而得名。這種植物在我國的北方地區比較常見,山坡、草地、路旁、地沿等處都可以見到。
在一些農村地區,貓眼草也被稱為“瞎眼花”,老人常說這種花不能碰,碰了之後會眼瞎,實際並沒有那麼嚴重,主要是花莖折斷後流出的白色汁液,如果接觸到眼睛等比較脆弱的黏膜確實會引起灼燒感。不過如果貓眼花食入過多會引起胃部不適、腹瀉、眩暈等中毒症狀。
在野外如果遇到這種花遠遠看一下還是可以的,一定注意不要碰它,尤其是折斷後流出的白色汁液更是要小心不要弄到眼睛、口腔之中。
5、葎草
葎草的別名很多,拉拉秧、拉拉藤,拉狗蛋指的都是葎草,拉狗蛋這個名字非常形象,因為葎草的莖、枝和葉上都有倒鉤刺,葉片表面粗糙,邊緣具有鋸齒,如果公狗從葎草上走過,葎草上的倒鉤刺就會把狗的蛋蛋給拉到。
確切得說葎草本身並沒有毒,但是被它莖枝上的倒鉤刺拉到之後的那種又疼又癢的感覺就像中毒了一樣。再加上葎草生長最茂盛的夏季又是人類穿衣服最少的季節,上山下地幹農活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拉到,在野外碰到如果不是為了入藥或者當作青綠飼料餵豬、喂兔子的話一定要遠離。
6、曼陀羅
因為各種武俠小說、電視劇、電影的流行,曼陀羅花早已名聲在外,曼陀羅花就是傳說中的蒙汗藥等毒藥的一個重要成份。
曼陀羅有毒的部分是種子、漿果,如果誤食會表現為口乾、聲音嘶啞、面板乾燥、呼吸加深、發熱、潮紅等症狀,中毒嚴重的甚至會進入昏睡、痙攣、發紺,更嚴重的甚至會引起死亡。種子中提取的種子油可以用來加工殺蟲劑和殺菌劑,可見其種子的毒性之強。
雖說曼陀羅花朵非常漂亮,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但是依然建議在野外遇到後要遠離,尤其是要告訴小朋友不能誤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