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透過影像資料回看了70世界盃幾場巴西的比賽,其中反覆看了小組賽巴西對陣英格蘭,決賽巴西對陣義大利的比賽。此前在很多評論中看到了球迷們對這支巴西隊以及貝利球技的看法,大家的觀點可謂褒貶不一。
關於70巴西,有人認為那是史上第一強隊,有人認為那支球隊很水,74德國或者荷蘭就可以血虐他們。關於貝利,有人認為貝利的球技拿到現在也是頂級,也有人認為貝利拿到現在水平不如穆裡奇。
個人覺得,這裡面很多的觀點或存在片面性,或是因為沒有看過比賽錄影,只是透過資料或者動圖略微瞭解一二憑自己想象做出的推測。本人就想透過自己眼睛看到的,和自己的分析認知結合在一起,發表自己的看法。
在討論70巴西之前,首先要說明幾個問題,以前很多人都有一些誤區。第一,很多人認為過去的南美聯賽水平比歐洲聯賽高,理由是貝利時代的桑托斯隊去歐洲訪問,吊打當時的歐冠冠軍。即便到了80年代,南美最強的俱樂部與歐洲最強的俱樂部對抗也是略佔優勢。很多人有誤區的根源就是看到了一個事實,只看到事實卻沒有深度去分析事實背後的原因。曾經我就有一個疑惑,既然南美聯賽的水平比歐洲高,為何70年代肯佩斯不留在阿根廷而去歐洲?為何80年代濟科到了職業生涯末期都要去歐洲?當我查閱了66和70世界盃幾支歐洲參賽隊的名單以及當時桑托斯的名單後,找到了答案!並非南美聯賽水平高於歐洲,而是因為南美國家隊半數成員都集中在最強的俱樂部(當時的桑托斯擁有多達8名巴西國腳),歐洲國家隊成員卻分散在六七支俱樂部,每個俱樂部只有兩三名國家隊主力!那歐冠冠軍當然踢不過南美俱樂部冠軍了。從97-98賽季開始,歐洲最強聯賽的2-4名被允許參加歐冠,才使得歐冠商業價值大大提升。這樣就出現了頂級俱樂部大肆從中下游球隊挖走他們最優秀球星的現象,使得歐洲俱樂部強者更強,弱者更弱,兩極分化嚴重。所以,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待過去的足球是很不明智也不客觀的。
第二,要區分一個球員在俱樂部和世界盃比賽中的技術水平。我看過5場貝利的世界盃錄影,3場加林查的世界盃錄影,他倆在俱樂部可謂過人如麻(有集錦和動圖能看到),在世界盃的盤帶和過人能力肉眼可見下降了好幾個檔次。雖然60年代和90年代或者當下的足球有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有一點不會變,世界盃的防守強度對抗強度遠高於俱樂部。比如98大羅,06卡卡,後來的梅西,都是在俱樂部一條龍進球可以做出長時間集錦的人,到了世界盃淘汰賽拿球的從容度都要下降很多。
下面來說說70這支巴西,先上主力陣容。(4-2-4)
門將:菲利克斯
後衛:埃瓦爾多,皮亞薩,布里託,阿爾貝託
中場:科洛多阿多,熱爾松
前鋒:裡維利諾,託斯唐,貝利,雅伊爾津霍
這支巴西可謂星光熠熠,光說當時大名鼎鼎的超級巨星就有一大半,除了貝利以外,另外幾名前鋒裡維利諾,託斯唐,雅伊爾津霍都有極強的個人能力,尤其雅伊爾津霍是至今為止唯一一名單屆世界盃每場都有進球的球員。中場熱爾松和右後衛阿爾貝託也是歷史級的巨星。
不過,從比賽內容來看,不得不說,這支巴西的統治力相對比分的優勢來說要小一點。巴西小組賽的對手衛冕冠軍英格蘭,我仔細看了一下年齡結構和人員配置,基本上沿用了66奪冠的班底,而那支英格蘭隊大部分球員年齡集中在1937年到1941年出生,可以想象到,66年他們剛好處於巔峰,70年都已老去。(包括上屆決賽多次用盤帶將貝肯鮑爾戲耍於股掌之間的核心查爾頓也是37年的)即便是這樣一支實力下滑嚴重的英格蘭,在比賽第20分鐘到35分鐘這段時間都在壓著巴西打,最終巴西憑藉雅伊爾津霍的進球才艱難取勝。
很多人認為70巴西無敵,還有一個原因是決賽4:1大比分勝義大利,如果看過這場比賽的全部過程,之前的感覺進一步加深。因為義大利在半決賽經歷了與西德的血戰,已然是強弩之末。僅僅4天后就要迎來決賽的義大利,無疑在體能上吃了巨大的虧。其實仔細看這場球,義大利崩盤也出現在比賽65分鐘以後,體能實在跟不上了。但在前65分鐘,義大利絲毫沒有落下風,還有進球反超的機會。
透過比賽分析,巴西之所以沒有體現出強大的壓迫感,並非球員的實力不行,單論個人能力,巴西差不多有6個人是當時同位置上世界最強的。(貝利,雅伊爾津霍,託斯唐,裡維利諾,熱爾松,阿爾貝託)而場面如此糾結的根源在於落後的戰術理念,英格蘭在66年就開始實行442打法,義大利的第一代鏈式防線在70世界盃已經有了雛形,而巴西還停留在4個前鋒站在對方禁區等球靠個人能力和小範圍配合撕扯。巴西從後場到前場基本上靠中場熱爾松和右邊後衛的阿爾貝託持球推進(阿爾貝託之所以歷史留名,一來因為決賽打入團隊配合進球,二來他的出現使得邊後衛有了插上像邊鋒一樣助攻的概念),只有兩名中場使得巴西前後場嚴重脫節被對手擠壓成啞鈴狀,貝利、託斯唐、雅伊爾津霍等人與中場之間距離過大,使得對手透過中場進攻到腹地毫不費力。所以基本上可以肯定,70這支巴西與74決賽那兩支戰術水平大大提升的球隊踢,是沒有任何機會的。甚至如果義大利半決賽終場前沒有被西德扳平比分而90分鐘內就能取勝的話,決賽與巴西的勝負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透過這幾場比賽,個人認為這支巴西戰術上最關鍵的球員是熱爾松,防守的時候需要他攔截,由守轉攻基本上每一次都需要他來持球推進或完成傳遞。其次是阿爾貝託,在邊路的直上直下撐起了右翼走廊,他的助攻踢法具有時代開創意義。在4名前鋒中,貝利在禁區內的頭球搶點能力非常強,可透過頭球完成射門和擺渡。託斯唐擁有全隊中最強的盤帶能力,對英格蘭那場比賽正是他在禁區線來回晃動強行找到機會完成精準的傳中,才有了後面的進球。裡維利諾也擁有出色的腳法和盤帶。雅伊爾津霍具有精湛的射術和盤帶,往往可以在得到機會後完成致命一擊,這也是他成為唯一一個單屆世界盃每場比賽都有進球球員的原因吧。
再來說一下貝利的球技,透過這5場錄影,本人對貝利的球技有了大概的認知。必須要說,看全場和看集錦是兩回事。個人的看法是:貝利的球技在當時是頂級,拿到現在還是有很大差距。貝利擁有逆天的彈跳和強大的頭球能力,與180以下的對手爭頭球幾乎沒輸過。但盤帶、控球、傳球、大局觀等方面在整個足球歷史上是排不到前幾名的。因為58年-66年錄影都是黑白的,本次就從70年的比賽找幾張圖來看看。
小組賽對英格蘭,貝利力壓對方後衛頭球攻門,班克斯做出精彩撲救。
這兩張圖只是兩個比較經典的畫面,在比賽中貝利也多次利用出色的彈跳力壓對手爭到高球。除了頭球和彈跳以外,貝利的身體對抗能力也非常好。62對墨西哥貝利有一次連過3人的進球,期間因為控球不夠細膩,已經數次失去了對球的控制險些被對手斷球,但硬是憑藉強壯的身體把對手撞開將球踢進。
類似這種情況在比賽中經常發生,貝利接球,停球老遠,好不容易控制住,想盤帶突破卻被對手給搶斷,很多時候都不需要第二個人來協防。
所以在盤帶和控球的能力上,貝利跟巴西的幾位後輩,大羅和小羅是有明顯差距的。
在傳球方面,如果從資料來說,貝利在世界盃官方助攻數是7次。(有個頭條作者說是9次,不過嚴格按照規則來算有一次是射門打在門將身上隊友補射,一次是頭球被對手解圍失誤到隊友腳下,應該不能算助攻數。還有一次傳給雅伊爾津霍,後者連過三人進球是否該算作貝利的助攻有爭議)
不過貝利的助攻基本上都是弱助攻,都是他的一腳簡單傳球,隊友突破或射門進球,含金量較低。何為強助攻?舉個例子:大羅98對丹麥助攻貝貝託,小羅02對英格蘭助攻裡瓦爾多。這兩次助攻都是助攻者被多人包夾,或長途奔襲後將球傳給射門者,後者只需要完成進球即可。
從此球來看,貝利在小範圍與隊友配合是非常嫻熟的,在面對3名英格蘭後衛時,在對手上搶之前將球傳給右側的雅伊爾津霍,由後者一腳抽射破門。但透過這些比賽錄影來看,貝利沒有上帝視野的傳球,對比賽的閱讀能力和大局的掌控也沒有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那如果說到貝利踢球的觀賞性如何,那是肯定非常強的!個人認為貝利在他參加所有的世界盃比賽中,最精彩的瞬間並非58年決賽的進球,更不是70決賽的頭球破門,而是70半決賽對烏拉圭的一次人球分過。這球真的體現了桑巴足球的靈動,非常有想象力,把烏拉圭門將晃暈以後推射空門,只可惜沒有進,否則這球可以排世界盃歷史進球的前十名。
回到主題,再評價一下70巴西的實力定位:弱於74西德與荷蘭,但調整一下戰術應該不至於被血虐。評價貝利綜合球技:腳下技術不如巴西的幾位頂級後來者,頭球和身體素質超強,綜合實力在同時代是很突出的。如果有現在的訓練條件,仍然可以成為頂級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