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做孩子讀書的引路人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孩子己上初三了。“望子成龍,望女成風”這是普天下父母共同的心願,我當然也不例外。可我們究竟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愛上閱讀,這恐怕是很多父母絞盡腦汁苦苦尋覓的答案。作為家長的我們該如何教育好孩子愛上閱讀,其實也是一門很難的課程。
首先、做好讀書第一步,大量識字。
劉軒小的時候,我教他識字,採用的是趣味識字法,不是坐在家中識字,而是扛起兒子到大街上,大街上牌匾是最好的識字教材,由淺入深,逐個字指讀,隨時隨地地認字。在遊戲中輕輕鬆鬆就認識了很多字。再有就是陪他看書指讀。劉軒三、四歲時就已經能獨立閱讀了。這第一步的邁出宜早不宜遲。越早越好。
其次、陪伴,必不可少。
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用足夠的時間去陪件他們,在學習生活中作他們的表率,絕對不能在孩子面前說一套,而做的時候又是另一套。不強迫施壓孩子,不和別的小孩做對比,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都是上帝派下來給每個家庭的天使。我們要求孩子做事情要認真,我們家長更要認真負責,正確的引導絕對不是強迫。
當我看書的時候,劉軒自然而然也會在旁邊看書。我很喜歡看三國,孩子也會對這個感興趣,與我一起閱讀。當遇到問題不通時,就會主動與你交流。
再有陪孩子逛書店和圖書館是必修課,那裡是孩子閱讀的天堂,在書店可以心無旁騖地讀書,那裡的環境氛圍影響人、薰陶人。我和劉軒總是戀戀不捨地離開書店,有時甚至過了吃飯的時間而渾然不覺。通遼市的書店和圖書館不必說了,早已逛遍了。到其他省市,每到一地必去書店。比如2017年我們去瀋陽,就逛了半天書店,劉軒還買了一套《刺客列傳》。
第三、對孩子閱讀的內容把關。
1、根據年齡段選擇適合的書籍來讀。劉軒小的時候,我給他選了知名刊物《米老鼠》。一直延續到現在還在訂閱。其中的故事很有趣。
2、同一題材,要先易後難。比如神話,我先讓他讀中國神話,再度希臘神話和北歐神話。
3、根據孩子的興趣來讀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兒子喜歡讀科幻類和魔幻系列的書籍,劉慈欣的《三體》系列、《流浪地球》,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系列、《哈利波特》系列。
4、有目的地讀書。比如八年級上冊歷史學到紅軍長征一課時,我為他買來王樹增的作品《長征》,對長征有一個系統瞭解。
5、注重傳統文化教育,小學時,三百千都背過。上初中以來,劉軒每天讀《古文觀止》中的一篇文章。
6、英語語閱讀方面。我選擇讓劉軒讀《書蟲》。這套書的有定是分年齡段,根據不同水平安排英語文章,有樂趣,有收穫。
第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1、在我們的讀書生活中,最令我們高興的是我們見到了兒童文學大師曹文軒。2015年7月26日上午,兒童文學大師曹文軒受邀來通遼市新華書店籤售。我們一家三口參加了籤售會。
2、我還不失時機地鼓勵劉軒參加讀書活動,比如:讀書節、圖書義賣、圖書籤售。在活動中,增進了父子、母子之間的感情,交流更容易了。
3、2016年年初劉軒參加全國星星火炬演講比賽獲銀獎。
4、2018年暑假我與劉軒到陝西延安參觀,開學學到長征一課時,劉軒理解得很好,把書本知識與實踐結合,記得更牢。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與實踐相結合才能學到真正的知識,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因為書能讓我們分享更多快樂、更多知識,家長要做孩子讀書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