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劉蓉 通訊員 鍾婷婷) 春節長假吃喝頻繁,加上大家習慣秋冬進補,人們往往過食肥甘厚膩或油炸食物,就容易出現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牙齦炎、牙周炎等口腔問題。節後,不少醫院口腔科這類患者陡然增多,廈門市中醫院老年病科主治醫師黃靜敏說,這是因為冬季陽氣內斂,較易出現內熱的情況。
這種情況怎麼緩解?她建議,要按照不同體質進行調理。“很多人覺得口腔問題就是‘上火’,自行服用一些清熱瀉火解毒的食物或藥物,這樣雖然能減輕一些疼痛,但反反覆覆不能痊癒,甚至潰瘍加重。其實看似同樣的‘火’,也有不同情況,需要先辨識體質和原因,按不同體質特點,進行治療或調理。”
對於節後口腔潰瘍等問題,黃靜敏提醒:
1。注意清淡飲食,多飲溫水,少食用辛辣、煎炸食品,避免暴飲暴食。可適當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各種水果、蔬菜等;同時注意口腔衛生。
2。注意調整好作息時間,避免熬夜。
3。進行體質辨識,及時調理體質偏頗。
她表示,口腔潰瘍中醫稱為“口瘡”,中醫講“口為脾之竅”,“心開竅於舌”,與口腔、舌頭有關的疾病多與心、脾有關,但又不侷限於心脾,因為腎脈連咽系舌本,兩頰屬於胃腸,因此,口瘡發病又與腎和胃腸有關。病機十九條中言:諸痛癢瘡,皆屬於心(火),火又可分為實火型和虛火型兩大類。
實火型。此型別多見於體質壯實人群,通常喜歡吃燥熱、辛辣食物或經常喝酒,此類人群容易出現“內熱”的情況。尤其是到了冬天,過度進補溫陽補氣類食物,飲食積滯於內,鬱而化火,向上燻蒸口舌導致口瘡發生。此類口瘡顏色鮮紅,瘡面腫大,灼熱疼痛症狀明顯,還常伴有口臭、口乾、便秘、心煩、失眠、舌紅苔黃等表現。治療或調理應以清熱瀉火為主。
虛火型。“現在都市人長期熬夜、吃冷飲、吹空調,日久可導致脾腎虛弱、陰虛火旺、陽虛火炎,這型別的牙齦腫痛或口腔潰瘍常表現為瘡面顏色較淡,疼痛相對較輕,紅腫不明顯,但容易反覆發作,根據不同病機可同時出現比較疲乏、倦怠、怕冷、腰痠、盜汗、失眠、多夢,容易感到口乾,舌頭或紅或比較白,有些舌體胖大,有齒痕等。”治療或調理則應以溫補脾腎、滋陰降火、引火歸原為主。
此外,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現在生活節奏快,飲食不節、作息不規律等多種情況並存,單純實熱、單純虛寒等情況少見,臨床上多見寒熱錯雜並存現象,如上熱下寒、陰虛溼熱、脾虛溼熱等,如無法確定寒熱屬性的患者,切記不可胡亂用藥,以免延誤或加重病情。
推薦食療方
1。屬於實火型的患者可以煲一些苦瓜排骨湯、綠豆粥,或用蓮子心泡茶飲等,起到清熱瀉火解毒的作用。
2。屬於虛火中陰虛火旺的患者,可以用生地、麥冬、玄參、石斛等煲湯,起到清熱滋陰降火的作用。
3。脾腎虛弱、陽虛虛火上炎的患者,則不宜過多食用寒涼之品,可以適當多吃溫補脾腎的食物,如牛肉、羊肉,也可以用熟地、山藥、生薑、芡實、白朮等藥材進行煲湯服用,也有一定療效。
4。對於寒熱並存的患者,可以用羊肉、綠豆、大棗、生薑加水燉湯服用。
另外,一些中醫外治法也可以用來輔助治療,減輕疼痛。
對於實火實熱患者,可以使用耳尖、商陽穴放血療法;
陽虛虛火上炎患者,可以用吳茱萸搗碎過篩,加醋調製,敷於雙側湧泉穴,紗布外包,24小時後取下即可。
【來源:廈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