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論做人還是做事,眼光要長遠,要有預見性。
聰明人看得懂,精明人看得準,高明人看得遠。
沒有遠見的人只能看到眼前,而有遠見的人會看到將來可能存在的機會並積極做好準備,要知道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人生路總是佈滿荊棘,先見之明可以幫助你趨利避害,尋找機會,減少路上的阻礙。
先見之明是一種智慧,有先見之明的人能夠見微知著,透過蛛絲馬跡推斷出事物發展的大致方向。
劉備求賢若渴,三顧諸葛亮於草廬之中,二人進行了一番對話,這也就是有名的“隆中對”。在與劉備的對話中,諸葛亮分析了天下形勢,給劉備指出了一條“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之路。
隆中對策的故事還衍生出了一個歇後語:諸葛亮隆中對策——有先見之明。
自知之明是修養
人貴有自知之明,世界上沒有全能型的人才,每個人都有長處與短處。做人要有自知之明,只有認清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成功。
《老子》中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知之明是一種修養。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低,也別高估自己。
做人有自知之明,做事才能量力而行。
陳壽在《三國志》中用一句話概括諸葛亮領兵北伐,“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北伐失利雖不能歸咎於諸葛亮一人,但陳壽認為諸葛亮對此有很大責任。
據《漢晉春秋》記載,諸葛亮也曾說“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賊,而不能破賊為賊所破者,則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
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只有爭取了解自己,才能揚長避短,才能對自己的人生進行正確定位。
知人之明是成熟樊遲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樊遲又問“什麼是智”?孔子說:“知人”。
知人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蘇軾曾說“欲立非常之功者,必有知人之明”,在日常生活中,知人之明有助於幫助我們在茫茫人潮中找到心靈相契的朋友。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要準確瞭解一個人,應該從細節、小處入手,時間會告訴你誰是你真正可以信賴的人。
知人之明是一種成熟,是經驗的積累。有知人之明的人不會僅憑別人的一面之詞、自己的一面之緣就對他人下判斷。
諸葛亮寫過一篇文章《知人性》,文中提出“知人七法”。
諸葛亮一生識人的最大收穫恐怕就是劉備。劉備生性良善,“郡民劉平素輕先主,恥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語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
為請諸葛亮出山,劉備不惜三顧茅廬,一再邀請。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正是看到了劉備的這份良善,諸葛亮才甘為其驅使。
人生就是一條長長的隧道,也許途中你會遇到暫時的黑暗,記得帶上三盞明燈上路,以先見之明、自知之明、知人之明照亮前進方向,走好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