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清朝唯一的明立太子,廢立兩次,是誰之過?
我們看過電視劇《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康熙皇帝對太子胤礽兩度廢立,就看電視劇而言,這哥們能力有問題,思想有問題,兄弟有問題,這是電視劇裡我們看到的,其實真實的歷史是這樣的嗎?我們從歷史記載看看這哥們是怎麼樣的人!是不是像電視劇裡那麼不堪?!
1.胤礽,清朝唯一的明立太子,皇上培養的時候,過於溺愛,成了飛揚跋扈孤傲的性格。
從電視劇《康熙王朝》看,索額圖是是胤礽的外公,實際歷史上索額圖是胤礽外公的弟弟。
胤礽生於康熙十三年,是康熙皇帝的第二個兒子,母親赫舍裡難產而死,其赫舍裡是內閣首輔大臣索尼的孫子,有著極其顯赫的家族背景,自然立其母為皇后,胤礽也自然而然立為太子。胤礽安全度過天花期。在清朝以後冊立太子以是否度過天花是一條很重要的依據。接著胤礽接受清朝皇子嚴格的教育,騎射、漢語、滿語、漢語言學,滿漢禮儀。康熙有意識地讓胤礽到戰爭前線,培養他對戰爭的認識,做一個文武兼修的儲君。康熙三十五年,鍛鍊其理政能力,康熙親征葛爾丹,讓其監國理政。
在康熙的培育下,文物兼修,數次監國,表現出一定政治才能,歷代對其有好評。
但是在康熙有意培養的時候更多的是溺愛,康熙不但是一位能文善武的君王,而且是一位仁慈的父親。失政於寬,愛子如溺,這是康熙後半生吏治腐敗,九子奪嫡的根源。也造就胤礽飛揚跋扈之孤傲性格,毆打太監,掌摑大臣(康熙王朝裡胤礽掌摑陳廷敬)。
2.康熙,康熙皇帝是一位對外殺伐果斷,收張有度的英明皇帝。但是對內是一位溫情的父親,仁慈的君主。因此失政於寬,導致吏治腐敗。愛子如溺,導致九子奪嫡。
康熙在位,拓展版圖,穩固江山在清朝起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比如收復臺灣,平三藩,征剿葛爾丹,雅克薩戰爭,對外英明睿智,殺伐果斷。對待大臣比較寬容,致使在清廷有老賴出現,借國庫銀兩用於揮霍,賴著不還之類的,或者許多重要崗位用人失策,導致國庫空虛,吏治腐敗。
對待太子更是嬌慣,本來對於太子的培養初見成效。武略,文學,理政都有長進,但是慣壞了性格,對於公公太監真正意義上的奴才呵斥,毆打這倒不必再說,對於王公大臣,朝廷重臣,任意毆打鞭笞,康熙視而不見。使的胤礽高高在上,蠻橫無理。私生活泛濫,沒有一點文人習氣、君子風度。性格乖張,四面樹敵。在性格可塑之年沒有做好監督之事,康熙為太子被廢埋下伏筆。當康熙若干年後猛回頭,太子已經定型為“不法祖德,不遵朕訓”,最終康熙以及太子嚐到了溺愛的苦果。
當然清廷不但溺愛太子皇子,就連八旗子弟都是這樣的,入關以後都是現吃現喝,導致幾百年後北京出現的提籠遛鳥,玩物喪志的花花公子都是八旗子弟,不會種地,不會狩獵,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蛻化成了徹頭徹尾的行屍走肉。是清朝失去戰鬥力,清末不得已是各地建立民團,這與清初圈地優待八旗密不可分,皇帝是掌管著正黃旗,怪不得到了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北京某些大媽還有正黃旗的優越感。
其實,養太子如同養狗,既要給吃,又要受訓,康熙早年對太子是這樣做的。到了康熙中晚年,對太子疏於管理不在培訓,康熙如同餵狗,一手拿著“皇位”這塊肥肉,讓太子眼饞,一手拿著不痛不癢的零碎食品喂著。養狗養好了忠誠,受主人待見,養不好了傷人,它要奪食,會傷主人,不是主人被咬死,就是主人要把狗遣送或者打死,養太子如同養狗在歷史上都是這樣的,語言有點糙但是道理不糙。
3.在康熙眾多皇子中不乏有佼佼者,太子不提升自己能力品德,被廢不是偶然的。
康熙一共生了35位皇子,由於當時醫療的限制,只存活了24位,胤礽的出生就帶著優越的標籤,其母首輔大臣索尼的孫女,索尼是在皇太極,多爾袞,多鐸,濟爾哈朗,代善,豪格,鰲拜這些王公貴族夾縫中摸爬滾打過來的,有著極高的威望。所以立其母為皇后,立其為太子當之無愧,但是除了出身之外,只有自身努力。才能出類拔萃,穩固地位。可惜他背道而馳。其他皇子具備做太子資質的也有,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十四子胤禵都有資格和能力做太子,就是皇長子胤禔,這哥們雖然有點腦殘,但是對皇位虎視眈眈。不知道頂事不頂事,康熙四十七年因為魘咒皇長子削去爵位。
皇太子胤礽除了生母出身高貴以外。並不比其他皇子優秀多少。比如皇三子,文章錦繡,書法騎射突出,表面和胤礽很好,暗地裡奪嫡努力。皇四子,做事果乾睿智,懂得韜光養晦,但是以做事贏得父親的信任,以另外一種“不爭為爭”方式奪嫡。皇八子,自小聰穎,品學兼優,情商很高,黨羽佈滿朝廷。皇十四子軍功佔了很大優勢。其餘皇七,十二,十三子母親出身低微,不具備實力,皇五子明智,勝出好說,一旦落敗就有殺身之禍,長期做了老好人,不參與奪嫡。皇六子殘疾,也不在爭取,皇十子比較大咧,沒有多少文化的莽夫,皇九子是皇八子粉絲,慫恿皇八子奪嫡,自己一邊加油,不過皇九子是以後死的最難看的一位。
4.胤礽第一次被廢,被廢的理由其實無關大局,只是個人行為上的事,這是康熙和胤礽同時吞下溺愛與被溺愛的苦果。
康熙南巡,胤礽因為身體的原因未能同行,這就給其他皇子進饞言的機會,特別是皇長子趁機說太子過失,一部分是真的,一部分是添油加醋的假的。康熙四十七年,由於父子之間出現了一些裂痕,胤礽的太子之位被廢,並且停止一切太子印信的使用。起因就是太子對康熙營帳探頭探腦,引起康熙懷疑,加之徵剿葛爾丹期間康熙給太子書信,太子不是每次回覆,還有十八阿哥病重,太子表現出麻木不仁的態度,其實擼掉索額圖就是太子被廢徵兆。太子被廢的原因也就是,暴虐,侮辱廷臣,無友愛之心。最主要的可能是勾結朋黨,《清史稿》裡稍微有記載“欲謀大事”指的就是這件事。其實第一次被廢,是溺愛和被溺愛結果造成的,太子的驕橫是康熙一手造成,然後這種驕橫反饋到康熙本人,就受不了了。康熙雖然是父親,當初在太子書信來往中還有矯情的一部分,有人評價他們不是父子通訊,像是戀人通訊,“你不給我寫信了,我也再不給你寫了”,無論如何,這個受害者是太子,造成這個結果的是三方是,皇上,太子,其他皇子。
5.清朝運動會“九子奪嫡”開始,裁判人:愛新覺羅.玄燁,勝出者:四阿哥胤禛。
既然太子被廢,其他皇子機會來了,太子被廢是君臣猜忌,皇子們煽風點火。
參加“九子奪嫡”的人有(名字比較麻煩,就按排行吧),皇長子,皇太子,皇三子,皇四子,皇八子,皇十四子爭奪帝位。皇九子,皇十子是皇八子助力團,皇十三子為皇四子助力團。九子到位。明珠索額圖親戚,以及其它大臣為外圍拉拉隊。
其中有:
大爺黨,明珠,餘國柱等
太子黨,索額圖,格爾芬,凌普等
三爺黨,清流李紱,陳夢雷等
四爺黨,十三阿哥,十六,十七,張廷玉,隆科多,年羹堯,馬奇等等
八爺黨,老九。老十,十四(先八爺黨,後獨立門戶),佟國維,福全,滿都戶,景熙。吳爾佔,常明,徐元夢,張廷樞,秦道然等等(後因斃鷹事件轉而支援十四爺)
比賽一開始,憑家族優勢勝出者金牌獲的者皇太子胤礽,因違規金牌被收回,退出比賽。稍後,上來兩位選手。皇長子和皇三子,皇三子丟擲準備已久的撒手鐧“大阿哥魘咒皇太子”,皇長子因為行為不端,私下作弊出局,本來皇長子志在必得。以長兄哥哥小老子的姿態教訓其他弟弟,誰想被一招打落下馬,削去爵位,去宗人府學習。皇三子這一招不但打落老大,後射力連自己都打落下來,康熙怒斥,早就知道為什麼這會才稟報?你也不是什麼好鳥,徹底否定皇三子的比賽身份,三皇子原以為坐收漁翁之利,不想被第一輪就淘汰。而四阿哥身邊之人告訴四阿哥,“誰首先搬到太子,誰就是大清的敵人”,四阿哥一直“爭是不爭,不爭是爭”的哲學處世態度認真做事,賑災,清賬,追比國庫欠款表現出了一定得能力,不明目張膽奪嫡,這些康熙看到了四阿哥做事決絕果乾,其實這會的康熙的心裡對未來的繼承人心裡有譜,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一直不直接挑明,如果一旦立為太子,成了眾矢之的,大家挖坑。而八阿哥在推舉新太子之時有串聯嫌疑,得票之高,被康熙否定。並且康熙為了穩定局面恢復太子職位。
第二輪比賽,也就是《百官行述》,《百官行述》是太子為了將來登基控制百官的把柄。想不到四阿哥知道這個是,從江南鹽官受理奪回。這一出四阿哥完勝,焚燒了《百官行述》,沒有交給皇上,看似保護太子,其實是搬到太子的一著陰棋,一石三鳥,給康熙解決尬局,上交之後開啟不開啟?開啟之後三百官員的隱私如何處理?真的處理了,朝堂之上可能空無一人,所以康熙心底裡贊成四阿哥燒掉。徹底把太子推向死角,永無翻身道理。八爺黨徹底被動,同時還籠絡了朝廷三百多人的心,從心底裡感激涕零。隨後康熙五十三年“斃鷹”事件之後,康熙把讓自己一輩子感到壓力的八阿哥徹底推開,四爺完美勝出,康熙五十一年,太子在別人挖的坑中徹底與太子職位“無緣”。剩下就是康熙六十一年的故事了。
胤礽從康熙十三年被立,兩度廢立,康熙五十一年被廢軟禁,前後做了三十八年的太子,究其原因,一是康熙太過溺愛,一旦不適合自己的胃口,就輕言廢除。而胤礽雖然表現出一定得政治才能,但是一個位置上出現一些疲勞感,口出一些大不敬之言,“三十多年的太子何時是個頭?”等等。其他皇子挖坑,落井下石無不都是後面的推手。兩次被廢的過程中也沒有人出來為他說話,可見由於性格問題,樹敵之多,樹敵之深。當然當康熙去世之時胤礽也50歲了,如果胤礽接替皇位是不是有所作為另外一說,他沒有胤禛雷厲風行的果敢,估計依舊吏治腐敗,國庫空虛,大清早期就會積貧積弱,或者由於暴戾變得貪殺成性,歷史會是另外一種走向。
胤礽是中國歷史上待機時間最長的一位太子,最終沒有修成正果,行百里者敗於九十,沒有修成正果的原因主要還是自己的原因,其次才是父親和弟兄的原因,當然後來人有許多主流和非主流的評論,
康熙的原因,太過溺愛。
自己的原因,不懂節制。
兄弟的原因,虎視皇位。
道理都有,還有說康熙壽命太長了,還有說弟兄太多了,這都是調侃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