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每年一度在貴陽召開的大資料產業博覽會越辦越熱鬧,華為、百度、阿里、騰訊、京東等網際網路巨頭均積極參會,甚至蘋果公司也將其中國資料中心放在了貴州。那麼為何國家和巨頭們都青睞西部,這與西部地區特殊的自然環境密切相關。
眾所周知,當今5G和人工智慧成為時代前沿,這些前沿技術對資料的儲存、計算和反饋都要求很高,而這些技術要求和特點正好契合了西部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以大資料產業起步最早的貴州為例。
首先,大資料產業對資料儲存與計算要求很高,需要大量的能耗,雖然這種能耗水平遠低於傳統重工業,但整體上仍屬於能源密集型產業,對能源供應要求很高。說到這裡,大家自然會想到我國的幾項重大工程,如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北煤南運,總結來看,都是能源輸送性工程,可見,我國經濟中心在東部、能源中心在西部,出現了經濟中心與能源中心分離的情況,所以國家不得不採用各種方式進行長距離能源輸送。而貴州地處我國大西南,正是我國水電資源最富集的區域,從能源供應的角度來看,屬於典型的能源集中區,適合大資料產業對電能的強力需求。而且西部廣大區域,在風電、光伏發電等方面也走在全國前列。所以說,西部地區在能源供應和新能源的發展上,都是全國領先的。
大家都知道家用電腦需要散熱,要用到風扇,甚至高階電腦會用到水冷系統,更不用說一個大資料中心,對散熱的要求會更高,如何提高散熱效率就成為了大資料中心的一大關切點。為此,微軟嘗試將伺服器放到海里,其他的嘗試也很多。顯然,最簡單的方法是找一個一年四季都很涼快的地方,那以,以貴州為代表的雲貴高原、以烏蘭察布為代表的內蒙古高原、以寧夏為代表的黃土高原等,均是理想場所。
一般而言,西部地區是我國的落後地區,也是全國工資水平的谷地,坐擁人力成本低的優勢,與東部發達地區相比,同等人力成本支出,可能獲得更優秀的人力資源。這一點,在其他優勢條件的基礎上,也能為西部大資料中心建設加一分。
第四是資料儲存、計算與反饋的異地可能性。資訊化時代,我們能夠以多種方式跨越時空。高鐵、航空等交通方式屬於先進的物理方式,資料的網路傳輸則屬於資訊化方式。在傳統交通基礎設施和現代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完備的情況下,資料的異地儲存、計算與反饋基本上沒有的技術和經濟上的阻力,反而具備更多的成本優勢,這自然使資料異地化成為現實。正是基於此,國家也在推動“東數西算”工程,即透過先進的大容量網路基礎設施實現東部發達地區的資料需求與西部欠發達地區的資料儲存與計算能力充分連線,實現需求與供給的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