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介紹幾個適合在家做飯的居家 HIIT 訓練。一是彈力帶原地跑、二是跳繩、三是彈力帶上臺階、四是自重側弓步、五是站姿肘擊膝、六是抱拳側踢、七是彈力帶縱跳、八是彈力帶波比跳、九是彈力帶沙發深蹲跳、十是彈力帶俯臥撐、十一是伏地登山。
每一種運動都帶有詳細正確的動作解析,包教包會。
彈力帶原地跑
跑步,是大家最熟悉的運動方式了,但是有人問了,跑步也能在家進行嗎?是不是要先買跑步機呢,還是說在家原地跑就夠了?原地跑和正常跑步,有什麼不一樣嗎?
關於買跑步機,對於大多數人來講,我還是建議先打住這個念頭為好。我看過太多人,一旦心血來潮決定要健身,就會選擇先買一臺跑步機,時間久了,倒也不是說沒用,好歹還能放放書、晾晾衣服啥的。
另外,跑步機少則數千元,多則幾萬元,又超級佔地方,實在算不上是經濟實惠的運動器械(放跑步機的一平方米房價也得幾萬元吧,作為晾衣架、書架什麼的,就更不實惠了)。
所以在家跑步,建議還是選擇原地跑吧。
不過,原地跑也就是原地高抬腿,又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原地高抬腿,實際上並不是跑步。
我們知道,跑步包含了兩個方向的阻力,一個垂直向下,一個則是向後。所以我們跑步時,其實是在對抗阻力向前跑,既需要用到抬腿向上的大腿前側肌肉,也需要用到推進身體向前的臀部和大腿後側肌肉。
而原地高抬腿呢?阻力只有向下的一個方向,所以就只能看作向上跑的動作。在原地高抬腿中,你沒有辦法訓練到更想訓練的臀部和腿後側,而只練了本身就已經足夠粗壯的大腿前側和髂腰肌等。
想要原地跑更接近跑步,並刺激到臀部和腿後側,這時候加一個彈力帶就很有用啦。
彈力帶可以給我們一個額外的向後阻力,更好地模擬了真實跑步的阻力模式,讓你不僅能大量燃脂,還能向前衝,能更好地訓練臀部肌群,身體自然也越跑越好啦。
另外,對於體重基數比較大的朋友,高位彈力帶+腰帶的組合,也可以減輕你跑步時的負荷,幫你吸收衝擊。
而對於希望自己能更高效燃脂或者提升運動表現的人呢,則可以考慮使用低位彈力帶+腰帶增加你跑步時的阻力,這樣訓練效果也更佳。
跳繩
居家訓練中,跳繩可以說是最方便簡單的專案之一了,拿起一根繩子就可以開跳,而且燃脂能力也超級強。
與快走、跑步、慢騎腳踏車相比,跳繩能夠消耗更多能量。速率越快,消耗越多。
一項實驗找了一群平均體重 53 公斤的女生,對比了她們在進行不同運動專案時的熱量消耗。結果發現,即使是每分鐘 70 次的慢速跳繩,每小時也可以消耗 476 千卡熱量,比中速跑步燃脂更高,而中速和高速跳繩,燃脂效率就更高了(如果是男性或者體重更重者,消耗的熱量還會相應增加更多) [12-13] 。
然而,跳繩有一個問題,由於動作主要就是跳起落地,算是一項高衝擊輸入的運動,很多人擔心它會對關節軟骨等產生各種損害。
事實上,對於正常體重的人而言,只要能掌握正確的跳繩姿勢,跳繩就是一項非常安全的運動,完全不必擔心太多!
安全、少衝擊的跳繩姿勢,關鍵在於動作過程中,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都保持彎曲,這樣在落地時,吸收衝擊的就不是你的關節,而是你想訓練的肌群了!
具體來說,你要做到:
1.跳躍時腳尖著地,落地輕且淺;
2.膝蓋微微彎曲,下落時吸收緩衝,富有彈性;
3.上身微前探,用臀部和股二頭肌肌群吸收最後一道衝擊力。
當然,如果你本身體重就比較重,或者關節原本就不算太好,那傳統跳繩無論如何都會對關節產生一定的影響。
建議你採用無繩跳繩+高位彈力帶的組合,高位彈力帶+腰帶可以減輕你的身體負重,更好地吸收體重帶來的衝擊。
而對於覺得跳繩太輕鬆,想要加強難度以加速燃脂的人,只需要採用低位彈力帶+無繩跳繩就可以了。對於羽毛球、網球、搏擊等需要腳步快速、靈活移動的運動,這種訓練方式也都有效哦。
彈力帶上臺階
前面我們介紹了以蹦跳為主的原地跑和跳繩,雖然只要姿勢正確+高位減衝擊,這兩個動作就是很安全的,不過估計還是有同學會擔心對膝蓋有損。
那麼這時候,上臺階、爬樓梯這種對膝蓋衝擊小,熱量消耗非常可觀,還可以高效翹臀的動作,就是你的不二之選了!
即使是勻速正常上樓,其消耗的熱量也可以達到靜息消耗的 9.6 倍。以 65 公斤的男性和 55 公斤的女性為例,男性半小時的勻速中等步頻爬樓梯可以消耗 243 千卡熱量,7.5 千米/小時的跑步才能消耗 233.8 千卡熱量,女性爬樓梯與慢跑則分別消耗 214.5 千卡和 180.3 千卡熱量。
從上圖可知,無論男女,爬樓梯都比跑步更加消耗能量。
65 公斤男性,半小時消耗 243 千卡熱量,一個小時消耗 486 千卡熱量;55 公斤女性,半小時消耗 214.5 千卡熱量,一小時消耗 429 千卡熱量。如果你體重更重的話,消耗的熱量還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