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石油戰爭(一):石油崛起的助推器

19世紀末,英國海軍的一組統計資料更能說明石油比煤炭的優勢:燃煤蒸汽機需要4~9小時才能達到最大速度,而汽油內燃機只需5分鐘;同噸位的船,需要500人工作5天,但加滿油只需要12人工作12小時;要得到同樣的功率,執行燃油發動機的工作量僅為燃煤發動機的1/3,按重量計算,油耗僅為1/4煤。綜合計算,如果船隊以石油為動力,補給後的活動半徑是煤炭動力船隊的4倍。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國開始了以石油為核心的軍事革命。當時英國海軍40%的艦艇已經使用石油作為燃料。此外,英軍戰時一共裝備了10.5萬輛卡車和41000架飛機;戰爭爆發前的1914年法國只有卡車110輛、拖拉機60輛、飛機132架,而在1918年,卡車7萬輛,飛機1.2萬架。戰爭後期,美英法在西線平均每天消耗12000桶石油。法國將軍福熙在1917年對總理克萊蒙梭說:“如果不能及時供應石油,我軍將立即癱瘓,這將迫使我們在對盟軍不利的條件下和解。”

石油戰爭(一):石油崛起的助推器

對於石油來說,一戰就像一個助推火箭,將它直接推上了能源的寶座。“一戰”結束後,石油成為決定軍隊技術水平的根本因素,關係到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軍事工業的發展,進一步讓石油成為這個工業體系的王者。戰爭是產業體系的破壞者,但如果發生在“對”的時間,也將是產業升級的最佳“協調者”。和平時期,技術升級往往面臨老產業摧毀的問題,而戰爭恰恰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直接手段。這同樣適用於當時的蘇聯。布林什維克黨的高層領導人敏銳地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內戰平息後,俄羅斯從1921年開始推動國家戰後重建。當時,列寧多次強調石油在新工業體系中的重要性。他在會議的講話中提到:“在俄羅斯的各種能源中,石油佔據著特別的優勢地位,這是由其開發和運輸的便利性決定的,石油的發展開始取代煤炭的發展,許多經濟學家堅信,在我們到達電力時代之前的過渡時期將是石油時代。”

石油戰爭(一):石油崛起的助推器

“煤、油”之爭背後的隱患

沒想到在蘇聯釋出的一份計劃中,石油只佔10%~11%,遠低於煤炭的比例,這個計劃其實是對未來俄羅斯工業體系的長期規劃,其中石油的比例顯然和列寧之前的不一樣,在20世紀20時代,以油代煤已成為大勢所趨,這樣的發展規劃早已嚴重不符合與時俱進。根本原因其實是前蘇聯以國家行政權力直接主導經濟執行。與西方國家的自由市場經濟相比,這種模式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所謂的市場調控,說白了,就是一種“撞南牆”的“回頭”模式,必然會導致會導致資源浪費,當時的蘇聯模式正好可以避免這個問題;在分配領域,蘇聯模式最大程度地保護了基層工人的權益,這也是為什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一直在向西方國家發起進攻;而在發展規劃方面,蘇聯模式更適合建立長期規劃,因為經濟執行以行政命令為主,而非短期賬面收入,很多潛力巨大但短期看不見的投資,要靠這個模式來推動。蘇聯那個時候,不得不面對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石油工業的發展必然會壓縮煤炭工業,這會影響到煤炭行業的利益,1923年在蘇維埃政權最動盪的年代,各行各業的煤礦工人罷工最多。那一年,罷工達到一年155次,共有77189人參加。有句話叫“哭鬧的孩子有奶吃”,這句話其實處處都適用。此外,許多蘇共幹部也是革命時期的煤工領袖——因為煤工是第二大數量,所以按比例計算。這裡出身的官員自然不少。領軍人物均出身於煤炭行業,地位領先於石油行業;如果當時煤炭行業的比重下降,就意味著會有一批領導幹部和他們的親信的實際力量可能會減弱。在這樣的權力結構下,斯大林時代的蘇聯最高領導人最終選擇讓出身於煤炭行業的斯達漢諾夫樹立成為當時工業建設的偶像;與煤炭行業相比,蘇聯石油行業的工人數量要少得多,除了規模不等的問題,石油開採不需要那麼多人。蘇聯開採石油的成本通常只有煤炭的1/4,而他們工作的油田又分佈在莫斯科的高加索地區,對蘇共高層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這種情況下,連列寧和斯大林也不得不妥協。1924年列寧去世後,斯大林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在斯大林的領導下,蘇聯加快了工業化程序,制定了新的發展計劃。與列寧一樣,斯大林對未來的能源格局有著清晰的認識。斯大林特別強調:“誰在石油工業上佔有優勢,誰就在未來的戰爭中佔據主動。”然而,以油代煤的進展仍然緩慢——即使是斯大林也無法杜絕蘇共幹部的官僚主義。

石油戰爭(一):石油崛起的助推器

蘇聯工業倒轉

一方面,蘇聯的石油工業在政治上一如既往地受到煤炭工業的擠壓;另一方面,石油行業本身也存在“人”的問題。那時候,他們通常的應對方式就是找部門裡一個不順眼、排斥在所有人之外的人,給他貼上“破壞者”的標籤,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這個人身上。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群“破壞者”出現。在大清洗期間,這些人將面臨流放甚至處決。在這種趨勢下,石油工業也是不可避免的,這導致蘇聯石油工業在此期間流失了大量的技術人員和工程師——這些人往往沒有太多的政治話語權。“人”的問題對石油行業的影響遠不止於此。當時,蘇聯真正的成熟產油區主要是巴庫油田和格魯茲尼油田。官方為了儘可能多地填報虛報數字,對這兩個油田進行掠奪性開採——在最短的時間內,只開採最容易開採的油層,一旦用盡,井不再被開採。後續深入開發,但馬上換位置進行下一輪挖礦。到1937,煤炭仍佔47.5%,石油僅佔16.1%,其餘為泥炭和木材。這種情況最終激怒了斯大林,石油行業的主要領導幹部幾乎都落入了一個鍋裡——全部被捕。但現實是無法改變的。“石油公司應該放棄它的地位。它不再是蘇聯的主要能源。在能源總需求中,石油需求也將減少。之後,煤炭在蘇聯能源構成中的比重不降反升,近一半的能源消耗是由煤炭完成的,而此時其他主要工業國家都在大力推進自己的石油工業,而在石油工業建立新的工業體系的基礎上,即使是像英國和德國這樣本身不生產石油的國家,也不惜提高自己的國防和安全成本,不遺餘力地推動“石油替代”。此時,蘇聯的整個工業體系處於“倒車”狀態。

石油戰爭(一):石油崛起的助推器

二戰”讓蘇聯的石油工業崛起

是二戰真正讓斯大林得到的戰爭走出能源問題的困境。“煤油戰爭”取得了巨大勝利,但斯大林並沒有放棄既定的政策。在斯大林的大力推動下,石油勘探部門一直在蘇聯腹地尋找新油田,希望增加石油產量,提升蘇聯能源。結構的變化。當時,勘探隊將勘探區設在伏爾加河流域和烏拉爾河流域。在蘇共十八大上,終於通過了“在伏爾加河和烏拉爾河之間建立新的石油基地——第二巴庫”。彼時,儘管利益集團阻撓,不合作,新油田的勘探開發仍從容不迫地進行著。為了表達對新油田的厚望,蘇共高層將伏爾加-烏拉爾地區的新油田稱為第二巴庫——最終在這裡勘探到的產油區70萬平方公里。當然,前景是一回事,現實是另一回事。到1940年,第二巴庫只發現了十幾個小油田,產量只有1800萬噸,佔5.8%,蘇聯71.4%油仍然由巴庫提供。一方面,伏爾加-烏拉爾產油區仍處於起步階段;另一方面,雖然這裡的石油儲量很大——獐子夷油田是在1937年發現的。這裡的主要油層埋藏在較深的泥盆系地層中——巴庫油田的油層主要分佈在較淺的石炭系地層中,這裡的油品質量密度高、粘度高、含硫量高。考慮到成本,短期收益並不顯著,所以在當時資金不足的情況下,顯然不可能優先發展第二巴庫。最終,真正解決這個問題的人是希特勒。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隨著德軍南下,亞塞拜然在1942年一度被德國佔領。因此,蘇聯不得不採取築城清田的戰略。所有儀器裝置都被轉移到伏爾加-烏拉爾地區,在撤離前巴庫油區的所有設施都被炸燬,以防止德國人利用這裡的石油資源,此舉只是大大加強了前兩個巴庫的威力。在各種資源最為匱乏的戰時,蘇聯工程師仍在這裡進行勘探和採礦作業。1944年第二巴庫發現木哈諾夫,儲量2.2億噸。截至1945,新油區產量較1942增加52%。此外,這場戰爭還一舉解決了前面反覆提到的蘇聯“煤油戰爭”。從物質上看,蘇聯之所以能夠打贏衛國戰爭,除了幅員遼闊提供的戰略縱深外,還有賴於在資源特別是石油資源上對德國人的壓倒性優勢。就這樣,戰爭徹底調整了蘇聯的能源產業結構,石油工業開始在蘇聯真正崛起。

石油戰爭(一):石油崛起的助推器

分類: 財經
時間: 2022-02-16

相關文章

新市古鎮:印象最深的是這裡的石橋,還有古蹟背後的人與故事

新市古鎮:印象最深的是這裡的石橋,還有古蹟背後的人與故事
來到新市古鎮,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裡的石橋. 這裡留存著很多條古舊的老橋,都是矮矮的那種樣子,跨窄河.重實用.這些石橋的形狀大多相似,背後的故事卻各有各的不同.我們先來撿幾個聊一聊. 新市古鎮的橋,以 ...

第一視角拍攝神舟載人航天飛船返回艙!航天英雄回家過中秋了

第一視角拍攝神舟載人航天飛船返回艙!航天英雄回家過中秋了
激動又感動,激動的是祖國萬歲,感動的是英雄回家!回家過中秋!! 返回艙近照 飛機沒近距離見聶海勝 條幅 敬獻哈達,蒙古舞最高禮節 接英雄回家 起飛 起飛瞬間 起飛 搜救人員合影

1950年楊得志返回株洲,得知父親和親人離世後,直言:兒子大不孝

1950年楊得志返回株洲,得知父親和親人離世後,直言:兒子大不孝
前言 圖|楊得志接待南陽橋鄉親 1950年1月,在戰場上摸爬滾打20年多年的開國上將楊得志,返回到了自己魂牽夢縈的家鄉--湖南株洲. 自從參加革命後,楊得志便再也沒有回到家鄉,這次,楊得志終於能夠有時 ...

「草根消費調查“地產篇”」不一樣的“金九銀十”:購房者不急了,房企壓力也有點大
點藍字關注,不迷路~ 今年的"金九銀十"註定會很不同. "金九銀十"本來是房地產市場的收穫季節,但隨著多數城市的樓市調控不斷升級,一個"降" ...

42家房企上半年淨利潤增逾兩成
Wind資料顯示,截至8月25日晚19時,A股42家房企披露了2021年半年報,合計實現營業收入5759.78億元,同比增長32.4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75.86億元,同比增長20.1 ...

神舟十二號成功返航!為何中國飛船成功率100%?航天人付出良多

神舟十二號成功返航!為何中國飛船成功率100%?航天人付出良多
2021年9月17號,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降落在東風著陸場.看著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安全走出返回艙的身影,此時此刻的羅叔,內心十分不平靜.如果你也和羅叔一樣的話,請在評論區回覆,歡迎回家,同時 ...

這一批房企,走到了懸崖邊上

這一批房企,走到了懸崖邊上
近期幾個重大事件,隱約透露危險訊號,弄得人心惶惶. 甚至頗有一種房地產要W的意味. 房企的至暗時刻,來了. 恆大,終究還是走到了懸崖上. 8月19日,恆大集團接受了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的約談. 要求恆大 ...

人口老齡化下的養老地產發展前景(上)

人口老齡化下的養老地產發展前景(上)
國際上對於傳統老齡化社會定義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齡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10%以上,此區域即進入了老齡化社會.當前最新的老齡化社會定義標準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以上老齡人口占總人口比例 ...

銀行股集體大跌!萬億招行一度重挫12%,地產衝擊傳聞不斷,風險真有那麼大?#熱點覆盤#
泥沙俱下! 9月20日,港股市場遭受重挫.截至當日收盤,恆指跌去822點,跌幅高達3.29%,其中恆生地產指數狂跌6.7%.分析人士認為,恆大事件持續發酵可能是一個導火索,一些關於香港地產商的傳聞也在 ...

想要多賣家電,年輕營銷人要向三類人群學習

想要多賣家電,年輕營銷人要向三類人群學習
看到.想到.還得做到.這年頭想要賣好家電.多賣家電,眾多年輕一代的家電營銷人們,更多還需要放下面子,多問幾句.多想幾點.多走幾步.多做幾點.其中,要向三類人群學習經驗,找到突破口. 常偉||撰稿 對於 ...

4,300,000人辭職!美國史上最大辭職潮!那邊,1040萬職位空缺?

4,300,000人辭職!美國史上最大辭職潮!那邊,1040萬職位空缺?
根據美國勞工部週二10月12日公佈的最新資料,今年八月有近430萬人主動辭職,這突破了自2000年有統計以來的歷史紀錄,甚至超越了今年疫情最嚴重時期的辭職規模. 而另一方面,全美職位的空缺竟高達104 ...

神舟十二號飛船返回,美軍導彈偵察機闖入南海,不放過偷窺的機會

神舟十二號飛船返回,美軍導彈偵察機闖入南海,不放過偷窺的機會
美國空軍在琉球嘉手納基地部署有RC-135S導彈觀測偵察機,在9月份已經多次展開抵近偵察行動,活動區域包括南海.東海和黃海,期間還有在深夜展開偵察行動的紀錄.根據航空管制資訊,美國空軍在9月17日出動 ...

不要讓人覺得你好欺負,老實人要掌握的幾個心機

不要讓人覺得你好欺負,老實人要掌握的幾個心機
在老實人的骨子裡面就是安於現狀,就是不想與人爭與人鬥,所以大家就得出了一個結論,老實人吃虧在現實當中,如果老實人按照老實人的做法,真的是會吃大虧的,要想改變這種狀況怎麼辦呢?在這裡奉勸各位老師要學會下 ...

因冤屈兵變事件,孫立人被軟禁33年,卻把4個子女都養成棟樑之材

因冤屈兵變事件,孫立人被軟禁33年,卻把4個子女都養成棟樑之材
時勢造英雄,亂世出將星. 古往今來,戰火紛飛的年代總會湧現出一批能征善戰的猛將. 在中國動盪的抗日戰爭時期,孫立人就是沙場點兵的大帥之才. 1955年,此時的中國剛剛結束戰亂不久,新中國正沐浴著新時代 ...

讓人感到舒服,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

讓人感到舒服,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
曾國藩曾言: "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 人說出來的話,就像一個釘子釘在牆上,雖然能取下釘子,但痕跡無法消除. 古語有云: "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 ...

尊重自己是一種修養,欣賞人長是一種胸懷,知過能改是一種勇氣

尊重自己是一種修養,欣賞人長是一種胸懷,知過能改是一種勇氣
尊重自己是一種修養,欣賞人長是一種胸懷,知過能改是一種勇氣 --經史淺讀之<論語>第七節 寒窗十年,終歸步入社會,走出象牙塔的生活,不再是那麼單純,有的過得有滋有味,有的過得渾渾噩噩,能把 ...

人要善於剋制自己
週末,公司的幾個女同事一起吃飯,聊著聊著,就開始發揮某方面的專長,說這個部門的主管不好,那個部門的主管色眯眯的.就連總經理的兒子,女婿也被平頭論足. 幾個女人七嘴八舌聊著,越說越起勁.正當她們聊到精彩 ...

舒冬:被稱央視暖男,人氣不輸撒貝南,卻是觀眾最不想看到的人?

舒冬:被稱央視暖男,人氣不輸撒貝南,卻是觀眾最不想看到的人?
他被稱為央視暖男,因一檔尋人節目<等著我>圈粉無數. 儘管每期節目出鏡不到1分鐘,可他陽光帥氣的形象還是收穫了超高的人氣. 倪萍曾調侃他"人氣直逼撒貝南",可還是有觀眾 ...

俄羅斯彼爾姆國立大學突發槍擊事件,造成8人死亡6人受傷

俄羅斯彼爾姆國立大學突發槍擊事件,造成8人死亡6人受傷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報道]據"今日俄羅斯"(RT)報道,俄羅斯彼爾姆國立大學當地時間20日發生槍擊事件.RT最新訊息稱,事件已造成8人死亡,另有6人受傷. (RT報道截圖) 報道 ...

影片!俄羅斯彼爾姆國立大學突發槍擊事件,造成8人死亡6人受傷

影片!俄羅斯彼爾姆國立大學突發槍擊事件,造成8人死亡6人受傷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報道]據"今日俄羅斯"(RT)報道,俄羅斯彼爾姆國立大學當地時間20日發生校園槍擊事件 .RT最新訊息稱,事件已造成8人死亡,另有6人受傷. 報道稱,一段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