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16日,北京第一輪集中供地出現了9宗地塊底價成交,也有一塊地流標合計成交金額達到了207億。
昨日僅有1家企業報名的副中心、昌平中關村、懷柔雁棲等6宗土地,有5宗土地順利底價成交。順義平各莊、豐臺盧溝橋街道地塊、房山拱辰地塊、順義新城13街區地塊也均因對手今日未報價,分別由旭輝、北京城建、中國建築、保利/金地底價獲取。
僅有一家企業華潤報名的006號首鋼830地塊在今日報價時間截止前未報價,導致該地塊將流標。
2022年首批18宗土地,共吸引22家房企(房企參與宗地不重複計算)及聯合體參與報名,國企和央企依然為主力,此次土拍,聯合體報名明顯少於去年。
除去9宗底價成交地塊,1宗流標地塊外,明日(2月17號)將有8宗土地進行競價。
在明日競拍的8宗土地中,有5宗涉及競現房銷售面積,7宗涉及搖號,有3宗地塊選擇兩者結合,採用“競現房銷售+搖號”的出讓方式。
屬昌平生命科學園地塊獲得報名企業數最多,共有10家房企參與,該地塊起始經營樓面價36157元/㎡,指導價62000元/㎡。另一大熱地塊朝陽崔各莊地塊有8家房企報名,指導價88000元/㎡,起始經營樓面價45997元/㎡。
複雜的競拍規則,體現了北京對土地市場落實“一地一策”的精準管控,依然擋不住房企拿地熱情,說明只要地塊好,大家都會搶。
從土地市場看,分化依然非常明顯,企業出價分佈非常不均衡。房企並未完全走出資金壓力,參與企業數量明顯不如去年第一輪集中供地。
當然,北京2022年第一輪土地市場相比去年後兩輪集中供地明顯復甦,原因也很多。
1:因為開年供地,賣的地今年就可以回款,2月份拿地,基本8-9月份就能形成銷售額,所以房企大部分都積極拿地。
2:經過去年年底的調整,北京樓市整體最近有復甦跡象,二手房成交量開始恢復到1.3-1.5萬套,市場穩定下,開發商也開始增加拿地。
3:從第一輪集中供地專案看,整體土地位置都不錯,部分地塊屬於稀缺地塊,城區朝陽、豐臺、石景山都有多宗地塊,區域內之前市場供應不多。
4:從房企看,華潤、中海等央企依然是拿地大戶,去年在北京拿地不多,去年拿地較多的首開等企業參與減少,所以整體土地市場有復甦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