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只要是學習過中國史,對中國歷史瞭解過多的人自然而然地會認識到這樣一條事實,中國古代的歷史,是一部不斷迴圈上升的歷史。開始是:新的王朝建立—歷經大治改革—王朝因盛而衰—朝代迭送—新王朝統一。歷代迴圈往復,朝代迭送。
中國歷史為何總在輪迴?莫非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早些年的時候,著名學者黃炎培就曾提出過一個發人深省的議題“新中國能否跳出歷史週期律?”在黃老先生的描述中,我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所謂歷史週期律就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這句出自於《左傳》,現代發展與古代歷史相結合,彰顯了黃老先生在此處的精巧應用。
那麼這就出現問題了,我們應該如何理解:“什麼是歷史週期律呢”?
就像之前我們已經聽過了通俗意義上的歷史週期律,但是,從學術的角度看法完全不同。按照易中天先生的說法:“過去人類歷史上全部的政治制度史,是人類轉換依仗力量,依仗調整方案的歷史。”
也就是說,不止歷史週期規律,一切可說上來的歷史都應具有如上特點:依靠某種社會力量,使得經濟領域的不平向政治,社會文化領域橫向演變,導致主體人民共有利益缺失,人民地位下降而使其喪失合法性地位,時代變遷,歷史掌控著為更具有社會利益的執政集團所替代。”
一、人口
我們不難看出,在古代,生產水平低下,社會總產出是十分有限的,而土地的產出則更加有限。在袁隆平老先生和他的神奇水稻沒有現世之前,一塊土地能種出多少糧食,那人民就享有多少糧食。
其它條件不變,土地生產出的糧食和人口是一定的,當糧食不能供應現有人口時,無法生活的人自然起義以謀求生計。於是人口再次減少,人民又穩定了下來。
二、土地兼併
從圖中,我們看到了很有趣的問題。在秦朝之前的朝代,存在週期都比較長,命大多很硬朗。而秦朝之後的朝代,存活時間普遍較短。事實上這個變化並不是從秦朝開始的,土地兼併戰爭在戰國末期就開始打響了。當時社會處於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轉變的大變革時期。為應對土地變化帶來的問題,各國紛紛變法。
其中最聞名的一條就是井田制。該措施在當時推動了社會進步,但對後世歷朝歷代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也正因此,出現了土地兼併。只有一小部分人卻掌握了大部分土地,多數農民無地可種,而大地主們在最後面對著種不完的土地無計可施。
最後雙方一拍即合,自然而然地達成協議,由大地主僱傭農民勞作,為其種地並收取一定數量的地租。
三、氣候
很多人不會把氣候直接與政治聯絡,看到這不禁問,氣候和政治之間會存在什聯絡?只要細心去看必然是有的。1932年,李四光先生曾對中國戰爭進行統計,得出瞭如下結論:我國氣候變化與社會經濟發展對應“冷一暖揚”的特點。
這道理理解起來很簡單,當氣候溫暖溼潤利於豐收時,政治也走向興盛發達。氣候的影響十分廣泛,條件好時糧食增收。而氣候寒冷時糧食減產。往遠了看,北方的遊牧民族因為氣候的原因不得不向南遷移,生命力頑強的遊牧民族對脆弱的農耕文明帶來巨大沖擊,文化不同帶來不同文明,更易使王朝變更。
四、政治體制
政治體制更多是指的是易固化腐敗的官僚體制。這種體制因為發展歷程十分長,幾句話很難講清楚。我們知道中國古代最早的官職是“世卿世祿制”,這個官職的缺陷顯而易見。首先它固化了階層,使得人民矛盾越來越深,再然後,在中國傳統文化講究門當戶對的情況下,這種體制鼓吹近親結婚,給社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為應對這種局面,漢武帝時期推行“察舉制”,改變了選拔人才方法。一是察,皇帝察覺到人才,因而被僱用;二是舉,地方長官舉薦人才,上報皇帝,由皇帝進行考察繼而被僱用。但這種制度的缺陷也顯而易見,直到後來推行九品中正制,將人分成不同的品級,中正負責評定人才。
一番改革下來科舉制應運而生。明朝的滅亡不止於海患,在一定程度上是政治中的兩大集團相互傾軋。實際上的問題也不是文官集團或太監集團怎麼樣了,而是整個官僚系統缺乏有效的監察。官僚集團的不作為,集體腐化,導致帝國統治力的權威降低,連正常運轉都受到阻礙。
最後帶來黃炎培先生在完成討論之後的看法:只有將大政方針付諸於公眾,每個地方的人都能知曉,才可能使地地的人,人人得事,依靠民主來打破這個週期律,怕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