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藍字“國際迴圈”關注我們,
然後點右上角“…”選單,選擇“”
近日國際卒中大會公佈的一項來自澳大利亞的小型研究(兒童大血管閉塞性卒中:未經干預的不良結局),發現對於大血管閉塞性(LVO)卒中兒童,與接受機械血栓切除術(mechanical thrombectomy, MT)的兒童相比,未進行MT的兒童卒中三個月後出現中重度殘疾的可能性更高。
儘管隨著年齡的增長,卒中風險會增加,但卒中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
這項澳大利亞研究以重度卒中兒童為研究物件。成人中大血管血栓的治療可能涉及機械清除血栓,也稱為血管內治療或機械血栓切除術。儘管已知機械清除血栓可改善成人卒中預後,但之前的研究並未包括兒童。本研究比較了接受手術的兒童和未接受手術的兒童的卒中後殘疾,以探討機械清除血栓是否可能對重度卒中的兒童有益。
研究彙總了2010-2019年期間,新南威爾士州四個中心(三個兒科醫院和一個治療青少年的成人醫院)17歲以下人群的所有缺血性卒中入院情況。如表1所示,有166名兒童接受卒中治療,平均年齡6歲,65%是男孩。將近四分之一的兒童(39人)為LVO,與成人的發病率相似。LVO患者比非LVO患者大幾歲(中位數8歲vs 4歲,P= 0.007)。兩組中男孩均佔大多數。13名LVO兒童接受了MT,另外的26名沒有。評估3個月時、6個月時的改良Rankin量表評分。
表1.2010-2019年新南威爾士州兒童(<17歲)人口統計和LVO發生率
與其他兩組相比,未接受MT的26名LVO兒童身體殘疾程度更高,根據兒科改良Rankin量表,73.1%為中重度殘疾(圖1)。與接受EVT的13名LVO患者相比,未治療組在3個月(OR=3.75,P=0.042)和6個月(OR=6.07,P=0.010)的結果都更差。
圖1.3個月時的改良Rankin量表評分(按大血管閉塞狀態分層)
圖2.最終評估時改良Rankin量表評分(按大血管閉塞狀態分層)
研究者說
澳大利亞悉尼韋斯特米德兒童醫院Kartik Bhatia博士說:“我們對兒童中LVO竟然如此普遍,以及接受MT與未接受MT的兒童的殘疾程度比較結果感到驚訝。現在我們瞭解這些未接受血管內治療的兒童的康復情況有多差,因此更加證明對LVO兒童進行血栓切除等治療方案的合理性。”
經過更多的時間和康復,接受血栓切除術的兒科LVO患者在最後一次mRS評估中的表現幾乎與非LVO兒童一樣好。研究還發現,82%的LVO兒童符合成人血栓切除試驗的標準,年齡除外。
Bhatia博士:“我們的衛生系統也需要改進,以便患有重度卒中的兒童能夠更容易地接受血栓切除。面對未經治療的LVO組如此糟糕的結果,我認為應該強烈考慮為兒童進行血栓切除術,就像我們為成年人提供的一樣。我們應該加強現有的兒童卒中治療指南。”
新澤西州庫珀醫學院的Tudor Jovin博士認為,年齡將是LVO預後的重要決定因素,因為年輕患者應該比成年人有更好的側支迴圈和可塑性。他在新聞釋出會上評論說,兒童和成人之間的自然史「沒有太大差異」,這是這項研究的「巨大洞見」,我們甚至沒有考慮認知影響和其他對兒童發展顯然很重要的事情。
由於這是一項回顧性研究,它依靠醫療記錄來確定殘疾程度,並且沒有標準的選擇治療患者的過程,可能影響研究結果。回顧性研究為混淆和偏見留下了空間。Bhatia說,鑑於EVT對成人的益處已得到證實,在兒科進行隨機試驗既不道德也不可行。Jovin也同意在這種情況下生成隨機資料是困難的,他指出已經有中心用EVT治療兒童和成人卒中患者。
新聞釋出會主持人、赫爾曼紀念醫院Louise McCullough博士說:“很明顯,血栓切除術對兒童和成人一樣有效,我們需要資源來為兒童建立一個網路,讓兒童有機會獲得這種挽救生命和改變疾病的療法。”Bhatia表示,新南威爾士州現在已經有兒童血栓切除術的轉診途徑,他預測區域護理網路在未來5~10年內將更加鞏固。
提 示
兒童和成人的卒中症狀相似,儘早發現卒中預警訊號,把握黃金救治時間非常重要。
國際上將“FAST”口訣作為判斷卒中的預警訊號——
F即Face(臉):臉部一側可能發生面癱,患者無法微笑,嘴巴或眼睛下垂。
A即Arm(手臂):疑似卒中患者無法順利舉起單手或雙手,或者單手或雙手無力、麻木而動彈不得。
S即Speech(說話):患者無法流利對答,或說話含糊不清,儘管處於清醒狀態,也無法說話。
T即Time(時間):如果發現上述三條中的一條或多條症狀,應第一時間撥打“120”,儘快前往有卒中中心的醫院或神經內科進行救治。
(來源:《國際迴圈》編輯部)
版
權
聲
明
凡原創文章版權屬《國際迴圈》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之內容須在醒目位置處註明“轉自《國際迴圈》”